自那以後,鬆陽愈發器重我。
我們沒有開展報複行動,而是臥薪嘗膽,等待時機。
鬆陽的母妃是將門出身,她親舅舅便是鎮南大將軍。因此我們得了許多兵書,日日研讀,細細推演。
皇子們都大了,便生了旁的心思。朝中局勢晦暗不明。大皇子早些日子便因私聯官員,惹得皇帝抄了那官的家,禁了大皇子的足。
得知消息時,我和鬆陽正在學習兵法。
“將多兵眾。不可為敵,以殺其勢,使其自累”
皇上兒子多,再怎麼輪也輪不到她這個公主。如果我們此時造勢,隻會讓他人得利。
我和鬆陽的目標也不在朝堂。
天下百姓眾多,滿朝文武加起來才幾人?
我便替公主維持在民間的形象,為平民百姓施粥,為病重之人看病,為無家可歸者修繕房屋,幫助受冤屈者申冤。
平民間的瑣事遠比朝堂複雜無奈,但每一件小事我都做得很好。
漸漸地,公主的名聲在京城周圍的百姓中傳開了。
日子看似平靜。可是,朝堂的詭譎風雲,又豈是一朝一夕間可以平定的。
中秋節,是幸福團圓的日子,我陪公主參加皇家宮宴。
彼時,三皇子正在給皇上皇後獻禮,由他親自譜曲作詞,樂師奏曲演唱一首樂曲,那歌詞的文采略差了些,但極為諂媚,哄得陛下娘娘很開心。
就在這闔家歡樂之時,一旁的五皇子卻冷不丁地冒出一句
“明明都是父皇母後的孩子,怎麼三哥卻愛使些討人歡心的手段呢。”
若是從前,大家都會覺得兩人兄友弟恭,開一些玩笑樂子罷了。
可三皇子今天卻一反常態,冷冷地瞥了一眼五皇子說“你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啊,隻是感歎。明明是親兄弟,怎麼我就不似皇兄通透,會哄父皇開心呢。”
這話說得夾槍帶棒,三皇子已然拉下了臉。但在帝後麵前,他不好發作。
片刻後,三皇子似想到了什麼,舉杯向五皇子敬酒。
“五弟,你我二人兄弟情深,不必如此客套。今天的酒格外烈了些,皇兄敬你一杯。”
他說這話時,“敬”字卻咬得很重。把五皇子的臉也咬得陰沉下來。
“皇兄大我一些,我做弟弟的怎麼當得起,應當是我敬皇兄。”
二人推杯換盞,很快便有了醉意。於是雙雙離席去醒酒了。
宮宴照常進行,宴會無聊,我有些坐不住。正準備提議鬆陽撤退。有趣的事便來了。
侍女急匆匆地前來稟報,宮裏不能快步,她卻跑得很急。
“不好啦!!三殿下和五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