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劉慧琴的身邊,輕聲說道:
“媳婦,你先別這麼生氣。
聽聽孩子怎麼解釋。”
劉慧琴看到丈夫進來,雖然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仍然是很生氣地說道:
“他能用什麼錢?
家裏連他上學的學費都是東拚西湊的,他哪裏來的錢給小勝買書包和文具?”
李建設沒有立即回答妻子的話,而是蹲下身子,看著跪在地上的大兒子說道:
“旭兒,你告訴 你媽,這錢是哪裏來的?”
李旭抬起頭,看著父親的眼睛說道:
“爸,這是我用山上撿來的藥材換來的錢。
我知道家裏困難,所以我想找點事情做,減輕家裏的負擔。”
李建設聞言,心中不禁感到一陣欣慰。
他知道大兒子一直都很懂事,也很體貼家裏。
但他沒想到,大兒子竟然會瞞著他們去做兼職賺錢。
他看了看妻子,見她仍然是一臉怒氣未消的樣子,於是輕聲說道:
“慧琴,旭兒這是在為家裏分擔負擔,他並沒有做錯什麼。
你應該高興才對。”
劉慧琴聽了丈夫的話,心中的怒氣稍微消散了一些。
她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大兒子,心中也是一陣心疼。
她知道大兒子一直都很懂事,但她也沒想到他會瞞著他們去做兼職。
她歎了口氣,走到李旭的身邊,扶起他說道:
“旭兒,媽媽不是故意要生氣的。
隻是媽媽希望你能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不要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
你知道家裏的條件,我們希望你能有好的未來。”
李旭點了點頭,眼眶有些發紅地說道:
“媽,我知道你們都是為了我好。
我會努力的,既不會影響學習,也會努力賺錢減輕家裏的負擔。”
劉慧琴看著大兒子懂事的樣子,心中的怒氣已經完全消散了。
她抱住李旭,眼中充滿了淚水:
“旭兒,都是媽不好,媽不該這麼生氣。
媽相信你,你一定會做得很好的。”
李建設也走過來,拍了拍大兒子的肩膀說道:
“旭兒,你是個好孩子。
爸爸和媽媽都相信你。但是你要記住,無論做什麼都要以學習為主。
隻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這個年代人們最相信的一句話,也是實現起來最艱難的。
就在他們一家因為李旭的原因釋懷的時候,院子裏來了人。
看著一家人的樣子,李建設便朝著院子裏走,便吩咐道:
“慧琴,你去廚房準備點吃的,我瞅一眼,看看是誰來了。”
“建設,你們家現在既然有錢了,那就把先前從我們家借的錢還一下。
都是親戚,有這種事竟然不知道提前告訴我們一聲。
要不是看見你們家老二上學,我都不知道。”
“就是建設,你們家老大是個讀書的料子,現在可算是出來了。
不過你們家老二看著上學的年級都過了,既然有錢讓他去學校1混日子,我看著不如把我們的錢還一下。”
來人是李建設三叔家的老二兩口子。
老二在他們同輩兄弟中排行老七。
“老七,你這是什麼話?
欠你的錢我肯定給你們還上,你們兩口子在這陰陽怪氣的做什麼?
我李建設什麼時候做過欠錢不還的事情?”
“四哥,你肯定不差我們兩口子這點錢,但是我們這次來可不是隻要我們家的錢。
既然你們家老二都有錢去上學了,那把這些年我們老爺子給你們家借的錢一並還上。
這親戚之間,要是有些錢財上的糾葛,影響以後來往!”
安紅看著李建設的樣子,滿是關心的將她們夫妻的來意給你表達了一下。
“我們家什麼時候欠三叔錢了?”
安紅的話讓李建設有些聽不明白,他們當初因為李旭上學學費管他們借了點,但是就那二十塊錢,他們像是多為難一樣,最後才借給李建設。
當然,他們答應借錢給李建設是許下利息的。
這些年,因為李旭上學、媳婦吃藥,李建設確實借了不少錢。
但是隨著媳婦的病情好轉,慢慢李旭也高中畢業,考上了大學。
現在他們家裏的日子好了,那些原本欠下的外債也還的差不多。
這也是剛才媳婦看見老大給老二買了文具和書包以後生氣的原因。
“四哥,你這麼說就挺沒意思的。
什麼叫你們沒欠我們家老爺子的。
都是親戚,咱們還是沒出五服的親坊。
你這麼說,我可就要拉下臉和你算叨算叨了。”
說這話的安紅也不看自己丈夫一眼,接著席地而坐,拿出裝在兜裏的藍色塑料封皮電話簿。
接著從家裏來到院裏的李旭就看到七嬸吐了口吐沫,接著用手指在嘴裏沾了沾然後就蹲在地上便翻看邊說道:
“今年三月三,老爺子給你們家半斤玉米麵、四月初七,七個窩窩頭、五月十三,兩斤黑麵......”
“李建傑,你給四哥說說,這些算下來多少錢!”
李建傑當即看著地上蹲著的媳婦,把手上的旱煙給包好,用吐沫給黏在一起以後開口道:
“四哥,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既然我媳婦都記下來了,那我就給你們算五十塊錢,一樣按照之前你們借錢的利息還我們家就行。”
“五十加三十,總共八十塊錢!”
安紅這邊已經給了李建設具體的數字。
“八十塊錢?
安紅,你怎麼不去信用社搶錢?”
“嫂子,我們當初可是看在親戚的份上才借給你們錢。
你現在這樣說話,是不是翻臉太快了?”
“你可別叫我嫂子。
我翻臉快?
你怎麼有臉算出來八十塊錢的?
當初上門管你們借二十塊錢,結果你們拖拖拉拉。
最後還要管我們要利息。
現在更是離譜,將我們和三叔的往來也算在你們賬上!”
劉慧琴絲毫不遮掩臉上的嘲諷繼續道:
“既然你們兩口子拿三叔出來算賬,這筆賬也就別光和我們家算了。
李建設,你去把你們家老爺子叫來。
咱們叫上所有的親坊鄰居,我今天倒要看看,他們兩口子這些年對三叔1的這筆賬是怎麼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