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商隊因為這次的貨物特殊性,在聽聞小溪山的路似乎被人修好了,這才從小溪山這邊出發。
這樣可以減少幾百裏路的損耗。
而走這條路唯一的問題就是在小溪山上盤踞的山賊。
除去一些小商行,沒有能力在出發前收集商路的情報,大商行都會派人盡可能收集路上可能遇到問題的地方,以減低商隊受到的損失。
這次因為時間太緊,戚家商隊才會在收到幾個小商隊提供的情報下,臨時更換商路。
情報很少,隻知道有夥山賊修了條路可以讓商隊過去,但山賊的具體規模和行事風格都不清楚。
為此,戚管事還將原本五十人編製的護衛隊增加到一百人,騎兵隊的雜毛馬也換成了戚家商行飼養在長安城的十匹精品良駒,當然,這精品良駒是借調出來給騎兵隊用。
一匹精品良駒一千兩白銀,十匹就是一萬兩白銀,走一次商都賺不了這麼多錢,怎麼可能配給騎兵隊用?
但臨時借調一次半次還是可以的,而且還是要有合理的借調理由。
“戚少峰是幹什麼吃的?小溪山的山賊不就是一夥流民組成的山賊嗎?直接把他們殺了不就好了?還談什麼買路財?”
騎兵隊在縣平鎮收集到的小溪山情報,作為商隊負責人,戚管事也是知道的,但也正因為知道,這會戚管事才會這麼生氣。
為了應對劉承安他們這夥山賊,戚管事足足增加了一倍護衛隊人數,還把戚家商行飼養在長安城的十匹精品良駒借調出來給騎兵隊用。
可謂是大炮打蚊子。
但現在投入了這麼多人力物力,戚少峰還要自己去和劉承安他們談買路財的事情,戚管事真想一巴掌把戚少峰拍死。
“走,跟我上去看看。”把報信的騎兵隊成員撇下,戚管事直接對護衛隊隊長喊道。
兩人騎著兩匹雜毛馬便往小溪山奔騰而去,但就算他們拚命揮動馬鞭,他們也足足用了近半盞茶時間才來到小溪山山腳。
在他們到達小溪山山腳,騎兵隊小弟也隨行而至,精品馬和雜毛馬對比,精品馬就是這麼任性,讓你們先走又如何?我隨時可以追上來。
“劉寨主,我們戚家商隊路過貴寨地境,不知道能否行個方便,讓我們過去?”
發須半白的戚管事雖然一肚子火氣,但也知道戚少峰不會無緣無故喊自己上來溝通買路財的事情,肯定是因為遇到硬茬子,戚少峰他們沒把握全殲劉承安他們,或者會對己方造成大損失,才會喊自己過來。
事已至此,戚管事心中再不怠,在劉承安麵前也隻能把所有心思深藏心裏,臉上笑意盈盈的和劉承安說道,在說的同時,也把一張一百兩白銀的銀票遞給旁邊的騎兵隊小弟,讓他拿給劉承安。
“這是一百兩白銀,孝敬劉寨主的。”
接過騎兵小弟遞過來的銀票,劉承安笑了。
“戚管事,我們不是攔路打劫,隻是你們要走的這條路是我們山寨采竹修建的,你們車隊有多少輛車,想必你自己也清楚,你們走上這麼一趟,你們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我們修的路就廢了。”
把銀票又遞回給騎兵小弟,劉承安繼續道:“所以走我們這條路,普通人一人一文錢,車十文錢,小商隊人五文,車三十文。”
“而戚管事你們的商隊規模不小吧?你們的人可以是一人五文,但車就要一兩白銀一輛。”
“當然,我們不強逼的,我們這條路是私路,需要收取過路財,官道是免費的,貴商行可以免費通行。”指了指旁邊的糞泥路,劉承安鼓動戚管事走那邊。
“......”
能走,我還能和你廢話?
傳信的騎兵小弟在過來的時候,也大概和戚管事說了下事情經過,還是之前的二選一問題。
有好路不走,走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的糞泥路,是腦子秀逗了?
“劉寨主,你也說了,小商隊的車輛才三十文錢一輛,你看我們的車輛是否可以便宜點?”
心裏已經把劉承安罵到狗血淋頭,但戚管事臉上還是笑盈盈的。
“戚管事,不是我想多收,你想想,小商隊一次能來多少輛車?他們走一次,最多也就把路踩凹一點,但你們多少車?走一次,我這路的路基都要毀了,相當於我們要出現修整一條路出來,費用當然不同,而且人員方麵,我們也沒加價。”
後世的先進經驗,劉承安運用得爐火純青,在說道理方麵,人老成精的戚管事也不可能是劉承安的對手。
“所以為了減少貴商隊的支出成本,我們是建議你們走旁邊的免費官道的。”
再次指向旁邊的糞泥路,劉承安殺人誅心的說道:“在我們新建這條條路之前,附近的村民走的都是這條路,我們修的這條路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還給他們提供多一個選擇。”
“戚管事,你們走是不走我們這條路?”
“這!“
戚管事終於知道剛剛戚少峰的感受,打,造成的損失,肯定大過給的過路費,單單騎兵隊的一匹精品良駒的價值,就足以讓整個商隊走上幾次這條收費的小溪山竹林碎石路。
還沒有計算上其他的人員損失和貨物損失。
在利弊如此明顯的情況下,戚管事肯定不會讓自己的護衛隊、騎兵隊和劉承安他們發生武力衝突,得不償失。
但不給過路財,就要走免費的官道,這條路縻爛多年,土基都是軟的,怎麼可能承受得了自己上百輛驢車的碾壓?
時間的損失和可能發生的風險,也讓這戚管事熄滅了走這條路的心思。
為了節約這點買路財,損失了任何一輛車的貨物損失,虧的還是自己!
“唉,劉寨主,你贏了,我們一共四百八十二人和一百七十八輛驢車,你看看要交多少過路財?”
戚管事放棄了,與其在這裏浪費時間,還不如盡快交錢走人。
一百兩白銀自己都肯給出去了,還差再給多一點?
做生意,雖然是分毫必爭,但某些錢銀隻要不是太過份,該給的還是要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