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接下來就是幹活。
劫道,不是時時刻刻都有的,而且也不是次次都能滿載而歸,山寨三百三十一,不,現在是三百三十二口人,一天的花費可不少。
劉承安需要利用好每一份人力和資源,才能讓山寨的眾人吃飽飯。
這不,剛吃完飯,劉承安就帶著山寨眾人來到大堂編織籮筐。
別的山寨大堂,是用來招待和商談事宜的,劉承安的山寨大堂,是用來編織籮筐的,有時候接到大單子,山寨大堂還會被當成貨倉使用。
晚上悶熱的時候,也會有不少人來這裏打地鋪睡覺,這裏空曠,把窗戶打開,讓晚風吹進來,就好像春姑娘在輕輕給你吹氣,渾身舒暢。
“寨主,你這次救了個什麼人回來?”劉大娘把碗筷洗幹淨,就跑著來找劉承安。
剛剛劉承安讓她增加一人份的午餐和煮份魚湯的時候,劉大娘還沒有察覺不妥,畢竟之前劉承安每救一人回來,都會讓她這樣做。
劉大娘也隻以為劉承安又救回來了一個婦幼。
但當看著繪春拿著一套亮麗的衣裙去後廚打水清洗的時候,劉大娘發現這次劉承安救的人不簡單。
劉大娘年輕的時候去過大戶人家那裏當過幫工,接觸過一些名貴的布料,現在看見繪春手上的那套衣裙,劉大娘發現這布料比自己年輕的時候接觸過的名貴布料都要好。
繪春手上的這套衣裙,絕對不低於三百兩白銀!
一千文錢等於一兩白銀,一個饅頭二文錢,一個壯漢一餐大概需要三個饅頭,一天兩餐計算,一個壯漢一天大概需要花費十二文錢。
三百兩白銀,就是三十萬文錢,省點用,足夠山寨三百三十口人生活三到四個月!
“怎麼了?”看著風風火火的劉大娘,劉承安疑惑的問道。
劉大娘是劉承安第一批救回來的難民,因為有幫廚經驗,山寨的吃食都是劉大娘負責的。
“寨主,你知道你救的那個娘子的衣服值多少錢嗎?”看著一臉疑惑的劉承安,劉大娘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三百兩白銀!至少值三百兩白銀!”
“能穿上這衣服的人,肯定是大戶人家的娘子,寨主你快把人家娘子送回去,不然她家裏人知道你把人家的娘子往山賊窩帶,怕是會引起誤會。”
“今天來搜山的軍兵不會是來找這位娘子的吧?”說著說著的劉大娘想起早上的軍兵,煥然大悟。
“劉大娘,你別瞎操心,寨主既然能把人帶回來,就肯定有辦法,而且別忘了,我們是山賊,雖然是不做壞事的山賊,但弄個壓寨夫人什麼的,也很正常吧。”聽到劉大娘在說李清幼的事情,陳二狗也湊過來說道。
“我聽繪春說了,寨主這次帶回來的娘子是個大美人,天仙似的,給寨主做壓寨夫人正好。”
“我記得寨主今年十八歲,也該讓寨主成家立室了,不能老讓寨主為我們操心,我們也應該為寨主想下。”和劉大娘怕李清幼的身份給劉承安帶來麻煩不同,陳二狗想的是,直接把人扣下來,給劉承安當壓寨夫人。
陳二狗知道世道黑暗,劉承安既然選擇當山賊,就要承受山賊這個身份帶來的負麵影響。
沒人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山賊的,即使這個山賊沒有做過壞事,也救濟了很多難民,但山賊就是山賊!
陳二狗當然知道劉大娘擔心什麼,無非就是怕李清幼家裏人以為是自己這些山賊綁架了李清幼,讓官府派兵來剿滅自己這夥山賊。
大戶人家和普通商隊不同,大戶人家在當地的號召力強,如果有人惹怒他們,他們是會不擇手段報複的,而商隊,隻要不是太惡劣的情況,最多就是報個官。
“對對對!二狗說得對,直接把人扣下來給寨主當壓寨夫人。”聽到陳二狗和劉大娘在討論劉承安成家立室的事情,其他人也坐不住了,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寨主心善博學,我們這些鄉野村婦肯定配不上寨主,把那些世家千金綁過來給寨主當壓寨夫人。”
“......”
看著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要去綁一百個千金小姐給自己當壓寨夫人,劉承安直接無語了,越說越離譜。
“咳咳,差不多就行了,我救回來的娘子叫清幽娘子,你們別亂說,她是被歹人追殺,逃到這裏的,養好傷就走,不會有什麼後續問題。”輕咳兩聲,劉承安阻止了眾人說要去綁架公主給自己當壓寨夫人的想法。
“快點回去幹活,一會還要交貨的。”瞪了一眼起壞頭的陳二狗,劉承安不滿地道。
“馬上,馬上回去。”感受到劉承安惡狠狠的眼神,陳二狗立即收聲,跑回自己的位置繼續編織籮筐。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編織籮筐。
“那俺也回去洗衣服了。”見似乎惹劉承安不高興了,劉大娘也不再說什麼,弱弱地說一句,就往後廚走去。
“不過寨主,我覺得二狗說得沒錯,你今天也十八了,是要考慮成家立室的事情,你們去劫道,如果看見漂亮的娘子,真的可以劫回來當壓寨夫人。”劉大娘在出門口的時候,停了下來,轉身大聲對劉承安喊道,喊完,就立即跑走,不給劉承安任何說話的機會。
“......”劉承安一陣無語。
“你們繼續編織吧,我去倉庫裝車,加上存貨,應該夠了。”對眾人說了句,劉承安就逃跑似的,跑離了山寨大堂,隻留下大聲歡笑的眾人。
呃!
樂極生悲,雖然自己是被取樂的那個,但生悲這個詞完美的落在了劉承安身上。
劉承安一跑出山寨大堂,就看見李清幼站在大堂外麵,臉色有點微紅,顯然是聽到眾人的話語。
“清幽娘子別介意,他們就是胡說八道的。”尷尬的繞了繞頭,劉承安巴巴的說出了兩句話。
“嗯,我知道。”李清幼輕輕應了一聲,便轉身跟著劉承安一起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