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物證(上)
要說起關於河東失盜案的案情,其實一點兒也不複雜。
最初是吐蕃三王子領軍來犯,這也不知是年下的第幾回了。你還別說,這次河東邊軍防得極為硬核,幾個回合下來半根羊毛都未曾讓吐蕃薅到。三王子攻了大半年未討得任何便宜,軍事漸漸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心疼砸出去的軍餉,不甘心就此撤兵,如此折返回去勢必要被兄弟們彈劾。於是一怒之下命人將得了疫症的死屍用投石器丟進城裏,而後才揚長而去。
這下苦了河東的百姓,那疫症人傳人著實凶險得緊。一傳十、十傳百,死傷竟直逼當年遼北大疫。
太守一夜愁白了頭,將女兒連夜送回三川連襟家不算,更是將疫情八百裏上書朝廷。
天子仁厚,立即撥白銀五十萬兩並糧食藥材等優加振濟,以解河東的燃眉之急。太府寺親自督辦,分配的糧餉浩浩蕩蕩駛出三川城幾十裏之外。然而,天公不作美,連日大雨車馬難行,雨停之後物資更加不易運輸。一路艱難終於抵達三川,車隊停泊在城外驛站整頓。
誰知進城之前,又出了幺蛾子!
一個馬車夫不小心將車駕翻倒,滾落在地皆是碎石!
馬車夫大驚,急忙稟報隨行的金吾衛。金吾衛將信將疑得掀開車蓋,不敢置信得發現車廂內也滿是碎石!
隨後,一輛一輛車被依次掀開,竟然無一例外!
五十萬兩白銀、並糧食藥材,全部不翼而飛!
大隊人馬千裏迢迢,運了個寂寞。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追至驛站,押辦的太府寺右藏已在房內自殺謝罪!
他留下一封遺書指道,太府寺卿葉長清私自扣押了糧餉,還命他將糧餉都換成碎石。他受命而為,但內心愧疚難當,隻得一死了之。
遺書大白於天下,真凶被打入大牢。河東得不到救治的百姓浮屍千裏,滿朝皆驚。
“接著便是天後下旨,大人您將葉長清緝拿歸案。”楊金放下案情文書道。
陸離折回至簽押房,宿在衙內的楊金聞訊匆匆趕來,二人乘夜將案情的關鍵重新梳理一遍。
陸離屈指敲了敲桌麵,開口道,“河東送來的人證物證俱全,此案簡單得出奇。”
“回稟大人,不止如此,此案的人證是死證。”楊金道,“吳清跟隨葉長清多年,從一名八品小卒一路到如今的太府寺右藏,葉長清的拔擢功不可沒。吳清也確實知恩善報,於公事之上成績斐然。吳清和葉長清的這一層亦師亦友的關係,令死證更加難以推翻。”
被多年的老部下以死諫告發,加上大疫難愈,葉長清的貪汙之罪聽起來有點兒人神共憤。
“是誰第一個發現的屍首?”陸離問道。
楊金翻開證言簿子,指著其中一處供詞道,“大人請看,第一個發現屍體的,是金吾衛的伍長欒江。當日是他領著人,核驗了馬車夫上報的碎石;而後也是他領著人,一連發現整整五十車的石頭;最後還是他領著人,跑回驛站找吳清查問,推開門便看見吳清已在房中死了多時。”
“倒是真巧。”陸離眸中閃過一絲疑慮,道,“這麼說,當時看見屍體和遺書的並不止一人?”
“正是,不少人都看見了。”楊金回,“筆跡經查證無疑,死證確鑿。”
“如何確定吳清是自戕?”陸離追問道。
“驗屍報告上是這麼寫的。”楊金皺眉道,“但河東方麵已將屍首火化,運來三川的隻有吳清的骨灰。說是天氣濕熱,屍身容易腐壞,也怕染了當地疫症,為安全起見驗屍之後便將屍體在原地火化了。”
陸離眼中冷光爍然,沉吟道,“如此說來,驗屍報告倒是未必可信。”
楊金點了點頭,道,“稟大人,這一點的確很值得懷疑,河東擅自將屍體焚燒,像是在掩飾什麼似的。”
陸離“嗯”了一聲,不置可否。
“這個吳清家中人口幾許?為人如何?”陸離又問。
“吳清家中人口簡單。他父母早亡,考取了功名之後,便帶著原配夫人從遼西遷來三川。二人膝下誕有一子,叫吳瑕,年方十歲。同僚皆言吳清做事認真,常為了公務廢寢忘食。休沐日不歸家也是常事,是個克己奉公,凡事一絲不苟到執拗的脾性。”
“怪不得能做到右藏。”陸離摸了摸下巴道。
右藏助太府寺卿掌管皇家內庫,內庫之中收藏金玉、珠寶、銅鐵、骨角、齒毛、彩畫數不勝數,每日更有龐雜龐大瑣碎的細賬要結算清理,若非精細嚴謹的性格,確實無法管好這一大攤子事。
“為何單派他押辦這趟差事?”陸離再問。
太府寺押辦向來一押一陪,何況河東物資巨大。
“吳清是河東人。”楊金回,“葉長清的供詞中言道,這趟差本該和左藏同去的。但左藏家中老母突然病了,又因劉清熟悉河東地形,故而單領了這趟公差。”
“又是湊巧。”陸離沉吟道。
但偏生他陸離是個不信巧合之人。
“誰也沒想到路上竟出了這趟子事,人沒回得來。”楊金歎道,“同僚都道吳清和夫人明氏平素不愛交際,有私事喊他多半推拒家中有事,倒是遇上公務為難時他還樂意助人些。夫妻倆人皆信佛,平日不大出門,多陪著兒子在家中讀書習字,初一、十五會帶上兒子去廟裏吃齋禮佛。”
見陸離不吭聲,楊金撫著長須繼續道,“鄰人道明氏懦弱老實,昨日她來認領骨灰,我冷眼看著,她隻是流淚不止,老刀讓她回家等消息,她也隻是唯唯諾諾。若換了旁人,夫君猝死不見屍首,未必肯了的。”
陸離沉默了一會兒,沉聲道,“去查明氏家中還有些什麼人,再沿著平素他們去哪個寺禮佛查過去,看能不能找到蛛絲馬跡。”
楊金應是。他知道大人在斟酌案情,其實他覺得哪裏不對,但究竟是哪裏有問題也一時說不清楚。吳清之死,隱隱透著古怪,細細琢磨仿佛走入一團迷霧之中,一眼望不清盡頭。
楊金抬目看向陸離,“莫非,大人是懷疑吳清自戕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