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門親定的是戶部尚書之女,家世匹配,可那姑娘看不上安世子,後來跟個書生私奔了。
雖然人被找了回來,但命也丟了,至於怎麼死的,安容錦沒問過。
這第三門親是他哥自己求來的。
女方是從二品大都護之女,擅長騎馬射箭,性情率真爽朗。
安世子一見鐘情,不顧對方有婚約,要將人強搶回來。
那時安容錦已經是太子妃,她哥看上一個二品官的女兒,她自然是要幫他娶回來的。
當時那姑娘的未婚夫追到京城來,被她困在府中,外人說她看上了張公子,才拆散這對苦命鴛鴦。
安容錦也不辯解,關了那張公子兩個月,最後對方絕食相逼,安容錦才把人放了。
可她沒想到,這位張公子性格剛烈,回去後不堪流言,飲劍自刎了。
而那姑娘得知情郎已死,在上花轎當天自縊了。
可以說,這件事是讓安國公府名譽掃地的關鍵。
“世子年紀不小了,府裏沒有個女主人也不行,郡主不如勸勸國公爺,娶個繼室回來,好操持郡主和世子的親事。”
安容錦認真地思考起來,如果父親娶個繼室回來,這府中確實會規矩很多。
但這個人選可不好選。
她眼下還有許多事要做,替父親挑選妻子這種事,一時半刻也定不下來。
安容錦讓李嬤嬤教自己撥算盤。
她眼盲,但算盤珠子用手也能摸出來,而且她也不需要凡事親力親為,隻是把握大方向即可。
府中下人都知道換了郡主管家,一時間,國公府的氣氛都變了。
喬姨娘性情溫和大方,也不怎麼懲罰下人,讓下人們養出了惰性。
但瑤光郡主可不同,惹她不高興是要丟命的。
安容錦帶著鞭子在府中巡視了一圈,去廚房摔了兩塊碗,去門房砸了一張桌子,還去馬廄拆了一座棚。
據說郡主很生氣。
因為廚房裏半下午燉著十幾盅湯,除了三位主子屋裏的,其餘的竟然是各管事的補湯,吃得比主子還好。
而門房裏,來投拜帖的書生直接被打了出去,
安家泥腿子出身,沾親帶故的親戚朋友都是窮人。
安家發達了,窮親戚來打秋風的也多。
安國公夫人還在時,念著兩分舊情,待客也大方,但喬姨娘可不慣著這些窮親戚,讓門房全都打發走了。
安容錦前世隻認趙家一門親,自然看不上那些打秋風的窮親戚。
但如今她想得明白,家族越大,關係越多,人脈網也就越大。
否則文官們彈劾安國公,朝中連個幫他們說話的人都沒有。
安容錦將門房的小子綁了打板子,又讓人將那書生追回來,問了才知道,原來是老家上京趕考的同鄉。
這樣的人不沾親,門房更不會領進門。
安容錦這才想起,今年的會試很熱鬧,又是舞弊案又是殺人案的,引出了幾位皇子的鬥爭。
安容錦讓人在國子監附近租了一座大院子,專門給老家上京趕考的學子住。
每回大考,京城一房難求,能有個落腳點著實不容易。
這院子能容納上百人,足夠一個縣城的考生住了。
國公府還派了廚子過去做一日三餐,博了一些美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