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這個麻煩剛走,新的麻煩就來了,不過不是我的麻煩,是和尚的麻煩,還是他自找的麻煩。
那日陳鬆上奏皇帝未果之後,又三番五次請奏,請求皇帝不要出兵西北,還聯合其他臣子一同上奏,終於激起皇帝的憤怒,下令將陳鬆關押進大牢,擇日問斬。
但偏偏陳鬆在朝廷之中頗有聲望,不少臣子為他求情,還有書生在民間自發寫文章抗議,流言紛紛,鬧得很大。
我聽著這些傳聞,吃著西域進貢來的新鮮水果,想這些人還是不夠了解皇帝,皇帝剛愎自負,不會允許任何人掃他的麵子,定下的事更是不會更改,這樣做隻會讓皇帝更想殺了陳鬆,或許還會一並斬了這些為陳鬆求情的人。
我不明白,活者不好嗎,為什麼要惹皇帝的不快。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道理,他們不懂嗎?
本來我隻想把這事兒當個解悶的樂子看一看,總之與我無關,可當和尚出麵為他們求情時,我坐不住了。
我去了一處閣樓,看見和尚跪在皇帝的書房前,和那些文臣一起。
偏偏有幾個文臣不識趣,嘴裏叫罵著讓和尚回去,不需要和尚為他們求情。
這些文臣向來自恃清高,看不起和尚,覺得是和尚帶著皇帝求佛問道,讓皇帝不務正事。
可與和尚有什麼關係,若是皇帝自己不喜,怎麼會讓和尚一直留在宮中為他講佛。
我看見幾個性子急的人已經上前去推搡和尚,和尚一動不動跪在那裏。
我心中惱火,惱那幾個是非不分的臣子,也惱和尚。
既然這些人不想讓他來,又何必自作多情。
我看著和尚在那裏跪了一個時辰,然後離去,次日再來跪一個時辰,一連幾日,日日如此。
後麵幾日已經沒有別人跪在皇帝書房前,隻有和尚一人。
為了一個不相幹的人,何必如此,我看著和尚,不知道他為何要這樣做,於他而言,此舉沒有任何好處,還會惹得皇帝不快。
和尚身體不好,這樣跪下去吃不消。
在和尚接連跪了五天之後,我去找了皇帝。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可我不想讓和尚接著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