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小周真懂事。”蘆父到蘆西身邊,牽過女兒的手,很滿意地讓女兒坐到自己身邊。
蘆父時不時問一問蘆西工作上的事情,順便帶著問周東的情況。
蘆西對周東的工作能力讚不絕口,特別強調周東所在的管研中心,猶如一顆耀眼的新星,備受領導的青睞和肯定。
在春節的長假期間,蘆西選擇留在家中陪伴父母共度佳節,而周東則在管研中心忙碌,不是埋頭於實驗,便是專心致誌地複習考研。
盡管兩人沒再見麵,他們仍會偶爾通過電話交流,彼此鼓勵,每天都不忘堅持學習。
周東在大年三十晚上,還給父母打了個電話,拜了個年,並且告知父母已經和馬婧雲分手了,也找了新的女朋友。
周母問周東“為什麼和馬婧雲分手,有沒有做了什麼對不起人家的事情?”
周東如實回答了母親的問題,“是馬婧雲主動要求和我分手的,我始終對她真誠以待,沒有做任何對不起她的事情,媽,蘆西是我的同事,我們在工作中 共同經曆了許多,包括一起做實驗、出差,在這些相處的時光裏,我逐漸發現她不僅人好,而且好學、工作能力也非常出眾。我發現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我越來越喜歡她了,是我主動追求的她,也是好不容易才追上的......”
“東東,男孩子應當有責任心。之前馬婧雲和你在一起,經常會打電話問候我們,既然是馬婧雲要和你分手,那你把欠人家的錢都還清,還有欠她的人情,能還就還了,好聚好散。媽想告訴你的是,喜歡一個女孩,就要對她負責,蘆西這姑娘聽著就是個踏實孩子,你要和人家處對象,就好好處,不能辜負了人家,也不能欺負了人家,知道了嗎?”
“媽,您放心吧,我會對她好的,有機會我帶她回家見見你們。”
“好,回來到時候提早告訴我,我給你們準備好吃的。”
掛斷電話後,周東腦海中浮現出年三十拜訪蘆西父母時,馬婧雲突如其來的介入和她那番令人難堪的話語。盡管內心五味雜陳,他卻選擇了沉默,未當場揭露她的謊言,也算還了她的情分,也成全了她想要發泄的報複心理。
他決定這是最後一次隱忍馬婧雲,也是馬婧雲最後一次幹涉他的生活。
若她仍執意針對蘆西,周東誓將挺身而出,堅決保護蘆西,不再對馬婧雲的挑釁保持沉默或忍讓。
在家裏認真學習的蘆西,不曾知道周東內心的誓言。
看到蘆西那股學習的勁頭,蘆父和蘆母也不禁感慨萬千。他們認為,在周東的積極影響下,蘆西正變得越來越優秀。
隨著春節假期的圓滿結束,其他人或許還沉浸在不願上班的情緒中,而蘆西卻像一隻渴望飛翔的小鳥,迫不及待地想要飛向工作單位。
在管研中心的大門口,快樂的蘆西遇見了不快樂的張月伴。
好奇的張月伴問蘆西,“你怎麼能這麼快樂地來上班?這可是長假之後......你是怎麼做到的?”
“因為能見到我的男朋友了。”蘆西搖頭晃腦去車棚放車子,張月伴嗅到了八卦的味道,跟在蘆西身後。
“什麼情況?他過年不是去你家見你父母了嗎?為什麼長假沒有見麵?”張月伴皺眉,開始分析,“我還想著你爸媽見到周東,直接就要催婚了,出問題了?”
“你根本想象不到,馬婧雲年三十中午來我家登門拜訪,她就是想讓周東在我爸媽麵前留下個壞印象。”蘆西歎息著,恨不能再回到大年三十當天,不在家過年,直接去外麵餐廳訂上一桌年夜飯。
“什麼?”張月伴張大嘴巴,難以置信地看著蘆西,“馬婧雲去你家說了什麼?能讓你爸媽對周東直接有意見了?”
“她說,周東追不上她,反倒來追我了,讓我小心一些,別被周東騙了!”蘆西攤開手特別無語的樣子。
“她這是什麼意思?明明是她追的周東,而後又輕率地分手,現在看到你們在一起,又意圖造謠?”,張月伴稍作分析,眼珠一轉,似乎靈光一閃,隨即對蘆西肯定地說道,“她一定是心有不甘。”
“不甘?”蘆西難以置信地看著張月伴,“為什麼還會不甘?她找了新男朋友,要是心有不甘為什麼要和周東分手?”
張月伴緩緩伸出左手,沉聲道:“左手,想要金錢與物質。”
隨後,她輕輕舉起右手,眼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右手,想緊握著愛情的甜蜜。她是既要又要的人......”
“什麼意思?”蘆西被張月伴說得有些暈,“我一直以為,就是她總想和我比較,從小就不對付,這前男友變成我現男友,她就是想嘲笑我......”
“你的想法未免過於單純了。” 張月伴因常與馬婧雲這類人打交道,故而能輕易洞察她的心理狀態,分析起來遊刃有餘。
或許,在蘆西的腦海中,進行實驗與分析實驗數據相較於揣摩如馬婧雲這樣的人的心思來說,更為得心應手。
“我強烈建議你加速進程,盡快與周東確立穩定的關係,確保這種關係堅不可摧,以至於馬婧雲無法從中作梗。因為一旦她感到不滿足,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其他方麵的欲 望得不到滿足,她很可能會製造麻煩,影響到你和周東的關係。所以,為了避免她帶來的麻煩,你還得盡快行動。”
張月伴說得神乎其神,讓蘆西放在了心上。
隨著晨曦的初露,剛到辦公室,蘆西還沒來得及整理手頭的工作,就被通知召開全員大會。
一場關乎未來發展的重要會議悄然拉開序幕。
在管研中心的大會議室裏,會議的主題鮮明而重大——秦都管線的全新挑戰,這一項目不僅承載著管研中心的技術創新的使命,更預示著能源輸送領域的新一輪變革。
畢泰嵩,以他一貫的穩健與遠見,親自組織並主持了這次會議,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知的渴望與必勝的信心。
會議室內,氣氛既緊張又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