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一嬸子指點我:“你們小兩口日子過好了。可別忘了爸媽,他們把兒子養大可不容易,就指望他了。”
我點頭應是:“怎麼會忘呢,這不,我們回來的時候還給公公帶了他最愛的茶葉和酒。”
“對了媽,按照以前我都會給你買幾身衣服,那不是幾百就是上千。”
“但是去年嘛,你跟三嬸說我連個衣服都沒給你買過,還是小姑子孝順給你買了。”
假裝為難我最在行了:“我尋思著你一向節儉,我要是買你肯定說我亂花錢。今年就不給你買了,反正小姑子她肯定會給你買的。”
從結婚第一年開始我為了表示禮數,每年多少都買了幾套衣服給她。
結果去年三嬸來串門的時候,婆婆穿著我買的衣服炫耀是她閨女給她買的,我這個做媳婦的都沒給她花半個子兒。
村裏房子的隔音不好,我當即衝出衛生間笑著問:“媽,你這身也要千來塊了,竟然是小妹給你買的呀。”
婆婆見我出來詫異了下眉頭不皺地直接說:“是啊。”
3
當著親戚的麵我給她那一次麵子,但從那以後我什麼都不買了,花那錢不如我們一家子攢著出去玩。
不過三嬸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看破不說破,隻有婆婆強撐著她有個孝順女兒的人設。
親戚裏誰不知道小姑子到結婚連去趟超市都要跟婆婆拿錢更別說婚後總抱怨錢不夠來找婆婆要生活費。
她怎麼可能會拿上千塊給婆婆買衣服。
婆婆也是知道女兒的德行,這會兒怕沒有麵子還是打哈哈地說:“那當然。”
我轉頭問幾個嬸子,附近有沒有做大掃除的阿姨,我給三倍的錢。
還沒等她們接話,婆婆先喝道:“就那點活,還需要叫阿姨。”
我說:“哎呀,媽,這一年沒回來房間都積灰了,我之前給你打的叫阿姨大掃除的錢要是不夠可以和我說呀,實在不用省下一個房間的錢。”
“你不知道,我打開房門我還以為進了狗窩。”
房間除了基本的家具外還有一堆雜物八成是她放的。
好事的嬸子插了一嘴:“你家不是你婆婆自己打掃的嗎,沒有叫阿姨。”
這會兒在場的人都心領神會,婆婆吞了這錢。
婆婆說:“我身強力壯花那勞什子錢幹啥,不過最後幹不動了才想留著等你回來再搞。”
“反正你現在回來剛好去。”
我用無視打斷她的話,有個嬸子就兼職做這個,馬上接了我的活。
幾個小時阿姨打掃地幹幹淨淨拿了錢走,我才把行李搬進來。
我整理要換的衣服,婆婆直接推開房門拿著一袋子。
“曉曉,小妹已經搬好行李住下,這是她買的衣服說是給你這個嫂子的。”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難以置信地打開袋子。
好家夥,別說沒標簽,衣服皺巴巴明顯穿過有的還沾著汙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