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一時輕視我,等著看我被圈禁。
但我不會輕視她。
我可以理解聰明人的腦回路,他們有目的,有手段,有章法,可揣度,可交易。
可是蠢人的行事邏輯是沒有章法,不能以常理捉摸的。
她暫時不會對我下手,卻未必不會對付我在意的人。
我的母親姓宋,文家人人都叫她宋姨娘。
她除了我和我的同母妹妹文珊之外,曾經掉過一個懷了六個月的男胎,之後再無所出。
前世我出嫁後,幼妹文珊意外落水身亡,母親傷痛之下病逝。
她本是江南有名的富商獨女,極通數術,曾替家裏管過鋪子。
如今世麵流行的眼影、散粉等,都是從宋家的芳容閣興出來的。
活頁本,記事本,科舉習題集結為冊,店鋪的會員積分製度,也是她想的點子。
然而當她幼弟出生,她被送進時任知府文偲的後院,給家族鋪路,成了我爹的姨娘。
自我出生所見,她一直鬱鬱寡歡。
偶爾談起從前,略帶悵惘,歎息那個幼稚的,卻滿懷希望的少女,如今已經沒有了改變這個時代的心氣兒,更多時候隻是帶我和妹妹啟蒙讀書。
嫡母教我們這些庶女,以針黹女紅琴棋書畫為要。
但姨娘會教我們讀書理事,不僅限於管家,她稱之為“管理”。
管理一個店鋪,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其中道理皆有相通之處。
她給我的知識和愛護,是我一生最大的財富。
幼妹和母親的死,讓我對文家芥蒂極深,心有疑慮,掌權後以貪汙和附逆的罪名將文家下獄報複。
今生,我一定會保護她們。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們離開文家。
母親聽到門外的動靜,抬眼一看,見我神色不對,拉著我坐下撫著我的背。
「怎麼了,蘊兒?是你和九皇子的婚事出了變故?別擔心,跟媽媽說,沒有什麼是不能解決的。」
前世父親和嫡母叫我過去,我和母親就知道事由,也對我會嫁給九皇子有心理準備。
九皇子素日行事,從人品到能力,身邊人從母妃娘家到後院女人,下人小廝,俱已查得清清楚楚。
「媽,我好想你啊!」
前世我經曆那麼多,最後成為皇後。
可是母親和妹妹已經離世,這個世界上沒有我的親人了。
我報複文家,她們也回不來了。
我們已經分開很多年,我曾經以皇後的身份掌權。
可是在娘親麵前,我還是個小孩子,我知道她永遠會保護我。
她聞言,渾身一震,預料到有一些超出預期的事情發生。
一個母親,對她的孩子,是最熟悉不過的。
等我平靜下來,慢慢說起了前世和今生。
這些事情令人難以置信,無論是重生還是係統,但是母親對我所說的話毫無懷疑,迅速接受了。
性命與權力之爭讓母親振作起來,和我商量應對之策。
文馨是繞不過去的一環。
過不了多久,我們二人就要出嫁,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等我進入太子東宮,交換信息就沒這麼方便,因此我盡可能將前世所知的朝堂信息和文家種種告訴母親。
母親也借這段時間教給我更多知識,關於曆史、政治、更先進的生產力與社會體製。
通過安插在文馨身邊的人手,我得知她的計劃並略作調整。
沒過多久,母親和妹妹外出「遇到意外,墜崖死亡」的消息傳來。
嫡姐看到我得知消息時的傷心絕望,非常得意,並心滿意足。
她給我準備的下場是圈禁,暫時沒有直接對我下手,可她內心的嫉恨需要發泄。
前世幼妹之死是因為偶然聽到了她陷害東宮良媛,卻意外害得太子失去一大助力。倘若這個秘密泄漏,太子饒不了她。
後來我審訊文家,才得知內情。
她害死妹妹後,為了防止母親和我報複,給病中的母親下毒,給我下藥絕育。
今生,她針對她們,一是為了泄憤,二是為了試探我的反應。
見我悲痛難當,顯然並沒有前世的記憶,沒有重生,她就更放心了。
暗中母親和妹妹已經大批人手財富,去了蜀中。
這是我前世曾經經營過的地方,對當地官員和勢力有所了解,在奪嫡中沒有受到什麼波折。
這裏朝廷勢力相對低迷,百姓受到不同部族的統領,生活條件落後。
母親在當地傳播更先進的織機和紡織技術,引起高產稻種和種植技術,訓練一批赤腳醫生,暗中賄賂當地官員,收攏流民孤兒等,實行民兵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