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我為心刃我為心刃
木葉一塊磚

1

我是七品典籍,不日擢升六品司籍。

然而一場慶功宴,斷送我的女官之路。

新封的鎮國大將軍不要金銀財寶,也不要數十名如花美眷,他指著站在公主身後的我,求陛下賞賜。

所有人都以為這將是一樁佳話。

然而,大婚當日,他卻當眾宣稱這是他的納妾之喜。

今日,是我與李堅庭的成親之日。

迎親隊伍,吹吹打打,熱鬧非常。

整個京城的人幾乎都來圍觀了,他們或站在街道兩側,或登高樓遠望……

然而我卻沒有半分歡喜。

隻因這門婚事,並非雙方自願,而是陛下賜婚。

我不願嫁人,而他隻想納我為妾羞辱我。

出門之時,母親哭成了淚人。父親讓我收斂性子,孝順公婆,將來為弟弟謀個出路。

然而吉時已到,李堅庭卻遲遲未到,來的隻有他手下副將。

「將軍還有要事,特命末將來接夫人。」

他隻有這一句話,戲謔地看著我。

其實上不上花轎都無所謂,此次過後,我便會淪為京城笑柄。

若不上,抗旨不遵,家人性命難保。

有人嘲笑我是不是貌醜無鹽,嚇跑了將軍。

有人同情我不被夫君喜愛,日後日子難過。

也有人覺得李將軍太狂,陛下賜婚,竟然敢這般怠慢。隻是這聲音很快被其他壓了下去。

我無視所有的人,也無視了新娘子腳不落地的規矩,自己走上了花轎。

「走吧。」

今日之辱,我早有預料,也知不過才開了個頭,若是這點我都受不住,還談什麼反抗命運。

畢竟,半年前,他凱旋,在陛下特設的慶功宴上就已經當眾羞辱我為他軍中帳下逃脫的營妓。

若非皇後娘娘出麵,點明我為六品女官。

若非我九歲那年參與童子試,在陛下麵前露了臉。

此刻早已成為了將軍府一個低賤的妾室,哪還有資格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大鬧?

2

其實,我也並非這麼堅強,賜婚之後,我一直渾渾噩噩,想過一死了之。

我從出生開始便一直在掙脫他人強加在我身上的枷鎖。

我三歲開蒙,六歲便能熟背【孟子】、【論語】和【孝經】,八歲熟讀【六經】, 之後通過國子監、中書測試,九歲時天子親試,亦能鎮定自若,下筆立成。

可等我歸家後,父親知道我隻得了個「孺人」的命婦封號並未授官時,便直接沉了下了臉,斷言女子讀書無用。

之後,李堅庭的妹妹李歸荑參加童子試,卻被朝中大臣批判。父親聽聞後直接責罵我引導不良風氣,傷風敗俗。

自那日起,他不許我再碰史書、律法之類的書,日日居著我在家抄寫【女戒】和【列女傳】。

但是,轉頭他卻悉心教導庶弟,甚至拿我的賞銀給庶弟請名師。

哪怕弟弟根本不是讀書的料。

那些我五六歲便能倒背如流的東西,弟弟七八歲了卻隻能模模糊糊辨認出幾個字。

可就算這樣,父親依舊耐心教導,從未放棄,寧願家中節衣縮食也要培養他。

母親總是說:「別怨你父親,他隻是太想重振柳家了。你出生前,高僧批命,你生而不凡,日後能名垂千古。你父親便認定這胎是男孩,可你出生後,卻是個女孩。」

可是,又有誰規定女子便不能有大作為,不能光耀門楣,名垂千古了?

我答應的娘娘的邀請,入宮為女官,拚命想搏一個出路。

但直至那日,我才發覺,我爬得再高又如何,再有才學又如何。

身為女子,終究不會被身為男子的陛下重用。在被他以為的國之棟梁羞辱後,我甚至沒有說不的權利。

陛下明明已經看出我與李堅庭有仇怨,卻依然選擇賜婚。

他從未考慮過,我在家族敗落,又失女官的身份後嫁過去會過什麼樣的日子。

說到底,身為女子,再怎麼優秀,最終也隻得淪為男子的附庸。

明明我九歲便已通過了童子科,然而卻因身為女子而不被授予官職,僅得了一個孺人的封號。

我時常在想,若我生為男子,是否便不會如此。

可每每思及此處,又覺萬分不公。

我身為女子在世上本就無錯,錯的是這吃人的世道,吞沒了無數桀驁不遜沉淪的女子靈魂。

3

我已站在高台之上,想以死明誌。

突然出現的娘娘卻點醒了我。

她沒有阻攔我,隻是道:「你若想跳,本宮絕不攔你。這樓不高,你跳下去不會死,隻會半身不遂。眼下聖旨未下,陛下也不會讓一個半身殘廢的女子嫁給鎮國大將軍。你隻能歸家或者為妾。」

「你父親不會留你,你的弟弟更不會管你,隻有你的母親會為你流淚。」

與她雙眸對視時,我清晰地看到了她眼中的狠與恨。

我突然回神。

原來,娘娘也是被皇權壓迫的女子。

隻是,她比我更為堅強。

「你若嫁與他為正妻,想弄死他全家還不容易?謀逆罪夠不夠,以你之才,偽造證據並不難。屆時株連九族,連他門口乞討的乞丐都不放過。」

誰能想到那個母儀天下,為天下人稱讚的皇後竟能想出這般陰損的法子呢?

我糾正道:「乞丐不在九族之列。」

皇後不以為意:「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娘娘告訴我,她年少被還是睿王的皇帝選為正妃時就想這麼幹了。

可惜那個時候她有所顧慮。

那個時候她的哥哥還沒有戰死沙場,嫂嫂剛懷孕,弟弟也沒有腿瘸,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他們都是極好的人。

若是早知今日,她必定會早早行動。

反正都是要死,還不如痛痛快快大幹一場。

她說:「阿霽,你是我特許進宮的,我希望你好好活著,活著就一切皆有可能。」

她從袖中掏出一封任命文書。

若是早幾日,我看見這文書定然欣喜萬分。

但現在,卻隻有悲涼。

我知道娘娘已經竭盡全力為我打算了。

可我終究不忿。

「娘娘,您的才能,您的心胸,好過陛下千萬倍,若是您能……」

「住嘴。」娘娘嗬斥了我,卻並沒有斥責我大逆不道。

她指了指女官文書,聲音雖輕卻是不容置疑:「這不是念想,阿霽你明白嗎?」

我自然明白。

隻是有些話,不能明說。

4

陛下年輕時因意外卷入朝中紛爭,被先皇發配守皇陵。

後宅的妾室散得散,死的死,都不願意和他去皇陵那種苦寒之地,隻有剛生產的皇後帶著還在繈褓中的昭陽公主陪著他去了。

五年後,京城的皇子為爭奪皇位死的死,瘋的瘋,剩下的正常皇子最大的不過十歲。若是小皇子繼位,便要設攝政王,這王位隻有一個,但誰都想去爭一爭。

朝廷被鬧得烏煙瘴氣,最後沒希望的那批人直接把這盤亂棋給掀了:都別爭了,皇陵中還有個成年皇子呢。

皇陵條件艱苦,陛下去時便生了一場大病,沒有及時治療,之後就落下了病根。即位之後,妃子納了不少,卻再也沒有妃嬪生下一兒半女,膝下隻有昭陽公主一人。

陛下雖然寵愛昭陽公主,卻不見得會願意讓她當皇太女。

不然,他也不會暗中打壓皇後母族。

陛下即位不過十二年,現在還有誰記得滿門忠烈,戰功赫赫,被敵國稱讚為大旻軍魂的霍家?

現在的李堅庭連給當初的霍家提鞋都不配。

然而現在,提到霍家,所有人都會說:是不是那個明明是武將出身,卻掛一個文官散官沒有職位的瘸子霍國公啊。

失去了霍家,大旻將才凋零,無人可用。

所以,三年前,北涼來犯,一連攻破兩城,朝中竟然無人敢請戰。

直到一位姓李的校尉出現在陛下眼前,直接請戰。並在之後的演習中一連大敗數位將軍。

陛下看到了希望,直接封其為二品鎮國大將軍,率大軍出征。

這人就是李堅庭。

之後三年,鎮國大將軍在西北屢戰屢勝,不僅將入侵的北夷人趕出中原,還一路打進了他們的北涼王庭,活捉了北涼王世子。

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我也沒想到,李堅庭雖在科考上沒什麼才華,在行兵打仗上卻真有幾分本事。

「非也。」

娘娘看出我的落寞,道:「關於李堅庭,有些事情你需要明白。」

「他的戰功,並非全球都是他所得,而是強占他人的。」

聽到這句話,我竟一點也不意外。

畢竟,李堅庭從小就這樣,嫉賢妒能,霸道蠻橫。

說一句卑鄙無恥的小人都是抬舉他了。

所以,不是我固執己見,而是陛下看錯了人,他所謂的國之棟梁,也不過是國之蛀蟲。

誰能想到,所謂的戰神,都是靠奪取他人軍功換來的呢。

陛下未必就真的一無所知。

不動他,一是李堅庭背後有人。

二是為了淡化他曾對霍家卸磨殺驢,放出李堅挺這個活招牌吸引真正的人才從軍。

在真正的將才還未培養起來之前,隻要李堅庭不造反,怎樣張狂跋扈,陛下都會為他找補。

那我們就讓他提前造反,讓陛下不得不對他出手。

5

抵達李家時我便察覺氣氛不對。

透過縫隙看去,便見數十名與我生得有幾分相似的女子齊齊穿著大紅嫁衣,排成排站在堂中。

李堅庭站在一旁,對著來賓口口聲聲說今日是他的納妾之喜。

明明白白打柳家和我的臉。

就算陛下賜婚又如何,我在他心中依舊是妾。

我掀起蓋頭,看著那些被注視,被打量,瑟瑟發抖的女子。

這些女子大多為普通人家的良家女子。有些被父母親族賣過來,有些是被強行擄走的。

時間緊迫,她們沒有受過訓練,匆匆被換上喜服送過來,也根本不會預料到還會出現這種場景。

雖然早就收到了娘娘在宮外的勢力送過來的消息,看到這一幕,我還是忍不住閉了眼。

何至於此。

我直接下轎,命人準備車馬將那些願意歸家的女子帶走。

當朝規定,夫君納妾需要主母同意,我雖為拜堂,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主母了。

李堅庭若是因此不想娶我,也可以。

抗旨之罪,就怕他李家承受不起。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