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家後,宋榮啟很快辦好了兩件事。
第一件是為我改姓。
把張蕪改成了宋蕪。
手續辦完後,母親拿著嶄新的戶口本對我說:“阿蕪回來了,我們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我看著戶口本上的名字嘴角劃過嘲諷,根本沒有人問過我是不是喜歡“蕪”這個名字,就自作主張地把它保留了下來。
當年趙燕帶我去派出所上戶口,民警詢問我的名字,她沒有聽清,以為讓填什麼信息,直接說了個“無”。
民警以為我單名一個“蕪”字,自此我才算有了名字。
誰會喜歡這樣的名字?
荒蕪荒涼,無人在乎。
正如我的人生。
第二件事就是轉學。
把我從原來的末流高中轉到了宋珍珍現在的私立中學。
知道了這個消息,宋珍珍眼中閃過厭惡,但很快就換上了開心的神色。
“太好了姐姐,你原來成績不好也沒關係,我會幫你的。”
父母二人臉上也露出一絲嫌棄,他們事先了解過我在原來高中的成績。
父親皺著眉頭,不住地教育我:“阿蕪,學習上還是要多向你妹妹請教,一直倒數像什麼樣子。”
宋珍珍害羞地拉著他的衣擺撒嬌:“我也沒有那麼優秀啦,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母親慈愛地摸了摸宋珍珍的頭:“怎麼不優秀,家裏的獎狀都快放不下了。”
看著三人其樂融融的模樣,我不禁想起了曾經的自己。
那還是小學的時候,我拿著考試第一名老師獎勵的小紅花興高采烈地回到家。
滿心歡喜地以為可以得到父母的誇獎,沒想到看見的卻是醉酒的父親和狂躁的母親。
那一天,我挨了短短人生中最重的一頓打。
“誰讓你考第一的?你憑什麼?”
“你以為你是誰?”
母親尖銳的聲音伴隨了我整個學生時期。
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打擊讓我明白了,原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喜歡優秀的小孩。
最起碼我的父母不是。
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考過第一。
可是,那不代表我不能。
第一天開學,作為班主任的數學老師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我就開始發卷子。
當堂小測,美名其曰檢查一下大家寒假的學習情況。
下課鈴響,班主任帶著卷子離開了教室,留下一屋哀嚎。
“珍珍,最後一題你做出來了嗎?”一個臉圓圓的女生轉向宋珍珍的方向。
宋珍珍皺眉抱怨:“沒有,那道題超綱了,我試了好幾個方法還是不行。”
“那已經很好了,我根本沒來得及看最後一題。”另一旁的男生露出崇拜的目光。
看得出,宋珍珍在班級裏人緣不錯。
宋珍珍沒有理會身邊人的恭維,反而是笑著看向我:“姐姐,你考得怎麼樣?”
那男生顯然早知道了我的身份,輕哼一聲,不屑地開口:“一個成天混在酒吧裏的人,能考成什麼樣?估計也就蒙了選擇題吧。”
宋珍珍十分善解人意:“不會做也沒關係的,我可以幫你補習。”
“也就你心善,高三的時間多寶貴,還要帶著這個拖油瓶。”男生馬上附和,看著我的目光像在看一件垃圾。
“珍珍的成績一直都是年級前十,還經常代表學校參加競賽,這可不是某些人靠著血緣就能攀得上的。”
班級裏不知情的同學紛紛看了過來,因他的話露出驚訝與懷疑的神色。
宋珍珍垂眸掩下得意,語氣溫柔:“我犧牲一點沒關係的,最重要的還是姐姐。”
我不慌不忙地收拾完了自己的書桌,才慢悠悠地說了一個數字:“67。”
沒有見到我氣急敗壞的模樣,宋珍珍很不甘心:“什麼?”
我抬頭看向她的眼睛,勾起嘴角:“最後一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