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院子外圍的人越多,張杏花越來勁兒,哭得那叫一個可憐,不知道的還以為劉家出了多大的事。
不遠處的徐三旺和李秀娥兩口子聽見動靜,也跟著擠上前來。
張杏花哭喪似的樣子,看得李秀娥直皺眉。
聽著周圍人的議論,李秀娥很快弄清了前因後果,她沒好氣瞪著張杏花道:“這點破事也值得哭一場?”
“二毛娘是啥樣人,咱們這些人都知道,她那性子軟得跟麵團似的,讓她做惡事她也做不出來,我看是你們兩口子做了啥事,惹二毛娘生氣了吧。”
徐家的女兒徐春丫跟劉百靈玩得好,李秀娥心疼劉百靈老被張杏花欺負,私底下不知數落了鬱知秋多少回。
說她護不住自己的孩子,沒出息。
鬱知秋在臨水村住了這麼多年,村中婦人多少知道她的性子。
李秀娥說完,在場的婦人紛紛表示讚同,目光不善地盯著張杏花議論起來。
“二毛娘那麼好的脾氣都會生氣,可見大成他媳婦犯的錯不小。”
“那可不咋的,二毛娘多疼大成,一顆心全偏到大成身上去了,要是隻是小事,二毛娘哪舍得大成挨餓。”
“要說大成那孩子啊,從前看著還行,沒想到也是個娶了媳婦忘了娘的貨色,二毛娘雖不是他親娘,對他可比親兒子還上心。”
“嘁,親生的還有不孝順的,更何況不是親生的,就看大成日後講不講良心,他要是還有良心,就該把二毛娘當親娘孝順,養恩不比生恩小。”
“唉,那誰說得準,我家二小子小時候多乖的孩子,現在不也被媳婦迷了心,見天在家裏鬧著要分家。”
..................
幾個婦人七嘴八舌地說著,起初還知道顧及當事人,盡量壓著聲音說,說到後頭一個個嗓門比張杏花方才哭鬧時還大。
劉大成被周圍人說得麵紅耳赤,他以為村民會為他打抱不平,誰料大夥竟都站在鬱知秋那邊,這樣的場景是他沒有想到過的。
旁人的議論叫劉大成有些站不住,他伸手去拉張杏花,想讓她算了。
張杏花不想就這樣算了,一把甩開劉大成的手,紅著眼叫嚷:“你拉我幹啥?這口氣我咽不下去,劉大成,我又沒說錯。”
“娘就是偏心,百靈一個丫頭片子還有炒雞蛋吃,你呢?在地裏做一天活就得一鍋刷鍋水?外人都說娘對你好,誰知道你心裏的苦楚?”
“娘就是因為你不是她親生的,不把你放在心上才把你當牛馬使喚,你要是她親生的,她舍得這麼對你?”
“你想想娘啥時候使喚過二毛和三河?別人家這麼大的小子早懂事了,家裏家外的活樣樣都能幹,還有那更能幹的,十七八歲能撐起一個家。”
“你再看看二毛和三河兩個,一個去幫別人家做事,一個成天見不著人隻知道瞎晃,也就是你傻,會信娘偏疼你的假話。”
做戲做全套,張杏花今日鐵了心想把鬱知秋偏心的事做實。
她把劉二毛兄妹三人挨個數落了一通,一個也沒落下,把劉大成說得跟苦命小白菜似的,聽得李秀娥等人嘴角直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