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2

阿姐死於一個月前。

慶豐十五年十月初四那個夜晚,注定是個動蕩不安的夜晚。

廝殺聲是從後半夜開始的。皇城方向,廷署方向,城門處,都有混戰,各方都有火光燃起。

那天父親神情凝重,已經看出皇帝昏迷後,兩位皇子往須彌山寺廟的祈福不是真的祈福,而是一場殺局。

“兩位皇子,恐怕今夜之後,隻有一位能夠下山了!”

“古往今來,掌權者想訓練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總要先給他豎起一個陪練。”

“隻是,誰是陪練,誰才是接班人,就要看帝王之心了。”

父親勒令國公府鎖緊大門,加強巡視,閉門不出。而我心中一直隱隱不安。

不知道外麵會是怎樣的血雨腥風。

阿姐應該不會被波及到吧?

局勢不明,又擔心顧府和阿姐的安危,我們一夜未睡。

那一夜,國公府的府門也偶被砸響,不知是哪方勢力,均被府中護衛抵擋了去,總算有驚無險。

到了天將明,廝殺聲漸消,國公府的大門卻又一次被敲響。

來的竟然是阿姐的貼身丫鬟蓮心。

我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急急令人打開門放她進府。

蓮心哭喊著撲進院子:“國公爺,二小姐,大小姐昨夜淩晨便帶著白杆軍去了須彌山,你們快去救她吧!”

我的頭“嗡”的一下子,什麼都聽不到了。

父親還在急急的問蓮心話,我已經衝進馬廄,解了一匹馬,瘋了一般朝須彌山趕。

我那時雖然怕極了,卻還存著僥幸心理,想著阿姐武藝非凡,也許能活下來也說不定。

直到我看到由山腳就開始的屍山血海。

那夜的須彌山,就是人間煉獄。

不會的,還有顧羨,有白杆軍,阿姐不應該有事的。

我不顧一切向山上狂奔,終於遠遠看到一抹銀色站在半山腰。

那是阿姐的銀色戰甲。

我腳下滑了一下,撲到在地上,下巴磕在石子上,火辣辣的,但是我好像感覺不到了。

阿姐的腳邊,躺滿了白杆軍的將士,他們都一動不動。

我連滾帶爬向上攀,口中不知道喊的是什麼,終於爬到了阿姐身邊。

待看清楚,我定在那裏,一動不能動。

阿姐不是站在那裏。

一根巨大的破城弩穿過她的胸口釘在地上,把她撐在了屍山上。她垂著頭,慣用的那杆銀槍已經變成了褐色,躺在她手邊。

阿姐,已經戰死了。

在孟太後麵前,我執拗地不肯落下淚。

她歎了口氣,輕聲問我:“你阿姐那樣的人品,哀家相信你也不會差。皇上需要一個性情堅韌的皇後,你可願意?!”

皇後麼?

當年,我阿姐本來也是要做皇子妃的,結果卻義無反顧愛上了顧羨。

那次琉璃宴之後阿姐變得有些消沉。她深知,世家大族結兩姓之好從不因小兒女情事。

趙氏不是阿姐一個人的趙氏,甚至不是我們趙國公府一家的趙氏。

與趙氏一樣,顧氏也是百年大族。顧氏起於江浙,曆朝曆代皆有子弟出仕,而如今,顧氏家主顧帆宗也就是顧羨的父親位列九卿,後宮的麗妃娘娘更是顧羨的親姑姑。

大慶朝共有三位皇子。姚皇後的二皇子和麗妃的三皇子皆已成年,而孟貴妃的四皇子也已經十四。皇帝已過不惑,卻一直未立太子。

顧氏,是綁在三皇子船上的一杆旗。

奪嫡之爭,最忌的便是過早站隊。曆朝曆代,因為站錯隊而元氣大傷甚至滅族的例子,尤充於耳。

皇帝近兩年性情難以琢磨,君心難測,若此刻與顧氏聯姻,便幾乎等同於宣告趙氏站隊了三皇子,這在趙氏族內是不可能認可的。

父親一向將我們姐妹當做男子教養,加上他與母親鶼鰈情深,更是希望我們姐妹二人能尋得知心人,而不是為家族利益聯姻。那段日子因知曉了阿姐的心意,連頭發好像都變白了幾根。

我那時曾忍不住問阿姐:“中意一個人,是會動心到連家族、親人都能舍棄的麼?”

阿姐攬著我的肩膀,笑得好難過:“我不會為了追求愛情舍棄家人,但若是他也為我在努力,我不能做那個叛徒的。”

“桐姐兒,我從前隻以為‘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是沒見識的閨中小女兒情態,我的世界應該在那大漠裏,在沙場上。如今方知,無論你讀過多少書,見識過多少風景,若沒有心意相通的那一人分享,晚霞也會失去它原本的顏色的。”

阿姐看中的郎君沒有辜負她。

顧羨親自來護國公府提親了。

我父親見他時是皺眉的:“提親應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顧公子自行上門,莫不是顧廷尉並不讚同你的所為?”

那天我拉著阿姐躲在後堂偷偷地看顧羨,果然不辜負“南顧北沈”的美名。他微鞠著躬,腰背卻筆直:“晚輩今日上門,絕沒有輕視趙大娘子或護國公府之意,相反,晚輩正是因為珍視大娘子,才提前登門問詢,同時也是來表明心意。”

他頓了頓,抬眼看了看後堂:“晚輩對大娘子一見傾心,不論家族,不因廟堂,隻因她是她,而我,也永遠是我。晚輩向國公承諾:大娘子永不涉儲位之爭!”

父親很久沒有說話,最終隻擺擺手,令管家送走了顧公子。他站起身的一刹那,我忽然覺得,父親好像不再像小時候我印象中,那麼偉岸了。

三日後,顧家正式遣了媒人來提親。

父親那時並沒有馬上答應,卻也沒有拒絕,隻是以仔細考慮的名義,將媒人客氣地送出了府。

媒人走後第二日,父親開了趙氏祠堂。

“趙氏阿楠,不順父母,不聽教誨,今依族訓逐出革胙,再無來往,唯...唯死後,可歸宗!”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