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你們決定,我都行。”大兒子胡曉木低著頭,訥訥地說。
老頭子按昨晚商量好的,還在解釋:“主要是你弟弟曉塗常年出海在外,你弟媳阿靜不會做飯,我們方便照顧。”
一樣的場景,一樣的人,都在說著一樣的話。
上一世,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和老頭子賣了房子,再把我們省吃儉用攢了一輩子的存折拿出來。
一輩子的心血,我們生怕數錯。戴著老花鏡,我們把那上麵的數字數了又數,算了又算。
無誤後,雙手捧著悉數交到了胡曉塗夫婦手上,讓他們買了兩戶緊挨著的房子。麵積大的給他們,麵積小的我們住。
而胡曉木住單位分的房子,我們再也沒有餘力支持。
“老婆子,快把存折拿出來。”
我恍然回神,看到了一臉期待的胡曉塗夫婦和沉默不語的胡曉木夫婦。
“房子不賣了,家不分了。”
“什麼?”老頭子很驚訝。
“觀念不一樣,住一起容易引發矛盾,咱們盡量自己住,別動棺材本。”我跟老頭子解釋。
“媽,那我們住哪?”小兒媳姚靜急急地說。
“家裏有個老房子。”
“那都幾十年沒住人了”姚靜拔高了音量。
“你們可以找人修一修,再收拾收拾”
“找人修房子不得花錢嗎,我們哪有錢。”姚靜聲音尖利。
印象中,姚靜一直很會說話,從見麵的第一天,都是不叫媽不開口。有一次我們有分歧,她的一句“媽,我錯了,您罵我吧,哪有孩子做錯事不挨罵。”讓我感動了很久。
現在,我們不再給錢了,姚靜立刻便忍不住了嗎。
我沒回話,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安靜。
“我有存款,”小兒子胡曉塗打破了尷尬的氣氛,“我們住老房子。”他一錘定音。
我看著胡曉塗,心裏難過。
從小他就表現的孝順又懂事,他是心機深沉,裝的嗎?還是結婚後耳濡目染,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