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乞丐知道殷煦要問什麼,又磕了個頭,回道:“回王爺話,年紀小的孩子被拐來,他們並不急著折割,都是等長大一些,才被帶回去斷肢。
小的長的瘦弱,所以才一直沒有被他們帶回去,不過也快了,小的不想變成那樣的怪物,這才千方百計逃了出來。”
殷煦點點頭,對小乞丐的話並不懷疑。
“即然你是從那跑出來的,一定知道他們的老巢在哪吧!”
“小的知道!”
殷煦沉默不語,手指在桌案上規律的敲擊。
小乞丐見殷煦半晌不作聲,怕他改了主意,不想管這檔子事,趕緊繼續道:“奉先郡有個崔大善人,他家宅門外常年支著一個灶,熬粥給我們這些小乞丐吃。
外人不知道,還以為他真是個大善人。新入丐幫的小孩,都要被帶去崔府,逼著我們看是怎麼斷手斷腳的,如果我們敢逃跑,就跟他們一樣的下場。”
聽小乞丐說完,殷煦不僅疑惑:“你們都知道這崔家的真麵目,難道他們就不怕有人告發麼?
要知道,這種重罪一但發現,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旁人自然不知,隻有幫裏一些有資曆的長老才知道。”
殷煦淡然一笑:“那你是如何得知的呢?”
小乞丐麵不改色,鎮定自若得答道:“小的天生長了個好鼻子,對味道很敏感,記得崔宅附近的味道,後來憑著記憶找回去的。”
殷煦聽了點點頭,若有所思的盯著小乞丐看了一會兒。
這時,軍帳的簾門被打開,一個一身鎧甲,滿臉絡腮胡子,膀大腰圓的壯漢進門來。
原是一臉喜色進來,後發現氣氛有些怪異,壓下興奮,拱手對殷煦道:“晏王殿下,您的碧驄駒找到了。”
“哦,扈統領啊!你來得正好!”
殷煦衝扈邕(hù yōng)揚手示意他免禮,斂了斂神情,又繼續道:“抓回來的那個老頭子還在麼?”
“末將把他關在馬棚裏了,王爺要見他?”
殷煦擺擺手,道:“本王聽說軍營裏有些審人的手段?本王今天想見識見識,不知扈統領肯不肯露一手?”
扈邕皺了眉,想了想拱手問道:“不知道王爺想問些什麼?”
“那就看扈統領能讓他吐出來些什麼了?”
扈邕領命出了大帳,卻還是一頭霧水,叫人喊來最先找到晏王的紅臉參將寇忠,問:“晏王抓回來的那個老頭子是怎麼回事?”
這紅臉參將寇忠是當朝左丞相寇嫻的族侄。
可能有人要問,這左丞相怎麼起了個女人的名啊?
那是因為這位機敏聰慧的丞相大人出生的時候,隻有三斤八兩,瘦得跟個大耗子似的,他母親怕他活不下來,就聽老人說的,給起個女孩兒名,好養活。
這些暫且不說,接著說寇忠。
寇忠從小在鄉下長大,成天間上房揭瓦,下井撈魚,沒有一日不闖禍的,爹娘沒辦法,想到京城有位做大官的族叔,就想著把寇忠送到京城裏,跟著這位族叔學些規矩,最好再讀些書,識些字。
開始,寇忠剛到丞相府,的確規矩了些日子,可日子一長,本性就露出來了。
吃飯吧唧嘴,睡覺不洗腳這都是些小事,拿著相府門口的石獅子跟人比舉重,這誰受得了啊!
寇嫻下朝回來,正遇見寇忠跟人比力氣呢,嚇得趕緊讓他把石獅子放好,難怪這小子一頓飯能吃一盆米飯!
寇嫻也教過寇忠幾天書,可隻要一讀書,這小子兩眼皮就直打架,最後,實在沒轍,寇嫻就想著,不如把他送到軍營裏去吧!
沒想到歪打正著,這小子憑著一身力氣,在軍營裏混得風聲水起,才一年多就在京西巡防營裏當上了個副參將。
寇忠撓撓頭,想了想道:“當時光顧著趕緊護送王爺回行營了,沒顧上問那個老頭子是怎麼回事,要不,末將去問問王爺跟前那位齊護衛?”
扈邕心說,要問我不會問麼?我也不是沒長嘴。擺擺手讓寇忠下去了,寇忠剛一走,他又把寇忠叫住。
“你去把抓回來的那個老頭子給帶來,王爺叫審審他。”
寇忠領命就去了馬圈。
馬圈裏,耍猴的老頭子雙手被綁在柱子上不高不低的位置,站著嫌低,人得貓著腰;蹲著又嫌高,胳膊得一直舉著。
他是站也不是,蹲也不是,那叫一個難受。
那猴子的待遇就比他好多了,看馬棚的兵士手裏拿著馬鞭,另一隻手攥著栓猴子的繩子,正在看小猴給他表演,一會翻跟頭,一會立正敬禮,逗得兵士們哈哈大笑。
寇忠進來,看見晏王那匹碧驄駒,伸手拍了拍馬屁股,忍不住讚一句:“真是匹好馬!”
看馬棚的兵士見寇忠進來,趕緊起身,也不耍猴了。
“把那個抓回來的老頭子給我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