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情無緣情無緣
陳叔第

第11章

卻說丁裴字別遠,蒙山上陽人,少隨吳夕為從事員,從事員者與史官相同,都是記錄主上、國家的大事年表,平生喜愛怪石奇鐵,曾與柳寒、凝安鑄祥雲劍,後來辭官回鄉,與楚劍雙交厚,今至衝遠看望友人,聽聞楚劍雙在山林雲海,因此來見,劍雙曰:“別遠因何認識此人?”裴曰:“故友張煜在武進門下做從事,因此聽說,此人名喚李焉,由劉度舉薦追隨白祿,不知因何在這裏?”楚劍雙將李焉所言告訴了,丁裴不疑,李焉心中暗喜,劍雙曰:“別遠閑暇無事,在這裏小住如何?”丁裴從之,當時五日一過,李焉病即痊愈,與丁裴楚劍雙共議笑事,當時天色不錯,但見慕容非在一旁端坐觀賞,林霜吹簫、林雪彈琴、楚劍雙舞劍、李焉唱詞、丁裴書序曰:

‘少時玩恭,疏遇不起,與山南三傑共有趣事,少長成,遊遍三江無以為樂,四尊禍霍,稱製鷹揚,天下何其之亂,由治而衰也。當世時,英雄竊發,天下用武之地眾,與群雄共舉義事。不過三載便平定天下,安撫百姓,何其義氣之盛。分封平賞,不為富貴所動,急流勇退,願與百姓親人同,共享平凡之樂,廝為生中之幸也。如今天下草治,不敢不有懷而發,當歌詞以慶祝之,享以盛世。看草木生長,賞落花在地。風拂吹過,楊柳為之漂浮,竹木為之搖擺,聽清爽之樂,觀美妙之子,平生之願足顯矣。’

李焉唱詞曰:

‘今觀詩畫書與共,冬日凋零共參同。燕飛南方東流水,蛙藏龍引人窩冬。三江不流何貫海,日暮趨行與昨同。千年百載獨不變,人間朝事換幾重。伯公已歿豺豹起,方見英雄起山東。民心所向平亂世,三載夕陽血染紅。不為分封富貴動,願效來豐與子融。嗟乎!不免人亦須發出,願與楊柳隨風逐。寶劍未出豪氣引,笑聲足抵萬事重。今有美人並才子,與我同處心方足。’

書畢交給慕容非看,非曰:“不想濟瑜有此大才,此篇文章足以流傳後世。”焉曰:“別遠並序更妙,濟瑜不過聽聞性至耳。”裴曰:“不想濟瑜如此豪情,寫得一手好詞,隻是相見恨晚,此行無虧矣。”幾人大笑,但見笑聲中慕容非一個眼神掃視文章,又想起先前門柱上的三封信,字跡相差甚大,又想起丁裴所說李焉是白祿身邊的紅人,想起這個緣故不由得心中疑惑,腦袋左右擺動,林雪照顧著,非曰:“端坐許久,腰背不支耳。”霜曰:“我與妹妹先扶進堂。”當時慕容非身孕八月有餘,著實不便,因此攙扶入堂,先教林雪取了前麵的三封信,雪曰:“姐姐有何主意?”非曰:“這李焉不過是百姓人家,書不曾讀得,如今卻寫得一首好詞,又見文章字跡與先前門柱上的大不相同,不知是其有謀還是我想多了。”霜曰:“姐姐疑惑的是,隻是哥哥重情義的人,李焉又有恩於我,若直與哥哥說了恐怕不好。”非曰:“這也是我所擔心的,若李焉果真是白祿的細作,我等皆處於危險之中,如何是好?”霜曰:“姐姐放心,此事都在子荷身上,每日盯著那李焉便是,若有嫌疑人來定逃不過子荷的眼睛。”

慕容非說了聲謝,林霜出門伺候去了,當時李焉丁裴鬥畫,丁裴畫竹林,綠玉匆匆是幅好作品,又見李焉畫天上的一對兒小燕,栩栩如生如生活般,林霜不由得想起慕容非這句話來,這個李焉真不像是普通人,劍雙曰:“不怪劍雙偏私,別遠所畫實在比不得這對兒小燕。”裴曰:“甘拜下風。”劍雙曰:“若能使濟瑜與眾兄弟相見,真是一件幸事。”裴曰:“有何不可,靖西兄弟時常團聚,隻是南北分界,路途遙遠,又怕南國查了來不得此。”劍雙曰:“此有何難,就如我等前往靖西如何?”裴曰:“萬裏之遙,隻怕小關受不得顛簸。”楚劍雙無言,丁裴說李焉曰:“濟瑜之意如何?”焉曰:“此亦心中所願。”三人撫掌大笑,林霜暗查李焉神色,心中有些感覺。

時隔七八日,林霜跟隨李焉無事發生,李焉隻在山林中畫圖,不知用處,林霜按捺不住,一夜間前往李焉住舍竊取圖紙,回房燈下查看,見所畫圖紙是山林雲海詳圖,各個路口、可登山崖通往何方,一一注明,隻是尚未全成,不禁尋思曰:‘畫這個圖做什麼用?’當時還了回去,連日跟蹤全無結果,林霜心中煩悶,將此事告訴慕容非,非曰:“閑來無事聊作消遣也不是解不得,你再跟去,若畫成後自己保管便是好人,若偷摸潛逃交給了什麼人便是奸賊。”林霜從之,過了幾日一個夜中林霜起身觀察,不見李焉,燈下尚有殘明,追出堂外順道南下,月下見著李焉鬼鬼祟祟,林霜不敢走近,遠處觀察至林口忽見一人,李焉把圖紙交付了,在耳邊嘀咕一陣然後分開。

林霜不敢怠慢,急忙告訴慕容非,大驚失色曰:“原來賊已到身邊,如何是好?”霜曰:“是子荷親眼所見,哥哥想必認可,不如與哥哥實話說了。”非曰:“不可,劍雙是心思醇厚的人,他交的朋友推心置腹,與親兄弟之禮相待,自從出道以來無一奸賊,如今出了這樣的事,告訴劍雙必接受不了。”霜曰:“卻此,如之奈何?”非曰:“不如明日招李焉來問話,你卻將劍雙拽至門口教他竊聽。”林霜從之,旦日告訴曰:“我姐姐叫先生有話說。”李焉見其無好臉色,話中也無敬意,心自想著,見慕容非端坐,答禮曰:“不知先師教濟瑜來有何話說?”慕容非見旁邊有身影,知楚劍雙在了,起身曰:“先生才思敏捷,又善詩畫,不知師從何人?”焉曰:“濟瑜不才,少讀《文》《易》③⑤無師自通,至於畫作,但有筆手而已,信手畫來,有何不可?”非曰:“聽聞先生所畫山林草圖,不知現在何處,敢煩拿來,小關願意欣賞。”

‖③⑤文易-注:申康,字健如,平州眉陽人,共父的弟子之一,和盤島本土派的代表人物,當時和盤島上正在進行浩浩蕩蕩的大規模建設,和盤島本土的人不管是有點能力的還是有點知識的,都想追隨共父一展自己,申康這個人是社會最底層的了,也很想跟隨共父,但是家人、鄰居都笑話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缺少引路人,申康找不到共父,所以幹脆自學成才,後來幹出點名聲,共父主動找到申康,申康也很謙虛,終於得償所願,後來寫了《文》這本書,主要是闡述人應該有的理性,內容主要是寫在拜師共父前,後來又寫了《易》這本書,主要是闡述人應該有的德行,內容主要是寫在拜師共父後,這兩本書傳到後世基本上成為讀書人必讀的兩本書。‖

李焉聽聞心自涼了一截,急尋對策,轉過頭來,不禁失聲笑曰:“原來是為這個緣故,罷罷罷,先師所問,濟瑜不敢不答,草圖確實所畫,已送同城友人。”非曰:“不知這個友人姓甚名誰?”焉曰:“石貫人魏雅,字高君,現在李曦門下做參謀。”非曰:“倒是有這麼個人,不知濟瑜送畫與彼,卻是為何?”焉曰:“故友多年,推心置腹耳。”非曰:“既是同城故友,卻為何三更半夜交送?李曦的參謀又為何巧到與濟瑜同一時辰在山林口相見?”焉曰:“濟瑜被白盟主下獄,高君聽聞東奔西走,送金贈銀,以賂盟主左右為濟瑜說話,濟瑜曾對高君說,若有朝一日濟瑜人間失蹤,必在山林雲海之中,由楚劍雙夫婦所救,現果然之,高君前來打聽已非一朝之事,隻是先師不知這個緣故,事本光明正大,隻是濟瑜若白日下山必遭先師疑惑,因此晚上行動。”非曰:“小關所見先前三封救急書信與先生所寫詩詞筆記大不一樣,不知為何?”焉曰:“濟瑜能寫八種四十六筆書法,以假亂真無人可辨。”慕容非無話可答,呆住不言,焉曰:“先師疑惑的對,疑惑的是,濟瑜多情之人,現在才知,卻先告辭。”

言畢回屋,旦日清晨林霜早起,去了李焉屋舍左右不見人影,回堂見桌上壓信一封,方知李焉已不辭而別,急將信給了慕容非,慕容非無話可說,劍雙曰:“若是白祿的細作為何不辭而別?小關疑慮錯了。”非曰:“可追回濟瑜,我自謝罪。”劍雙曰:“難得有此心意,我便就去,勢必追回濟瑜。”李焉趁夜而回,未行的遠,隻在山林口等,見楚劍雙追來佯作失落之色對天長歎,楚劍雙三拜曰:“濟瑜因何遠行?”焉曰:“濟瑜已是遠遁之人,何如此相逼耶?”劍雙曰:“非也,錯怪先生是我夫妻之過,特來請先生回去,再不疑惑。”焉曰:“人世冷暖虛華其表,致使濟瑜心灰意冷,恩兄不必來勸,濟瑜現未遠行者隻因這片山林深為有情,欣賞半日再走,恩兄自回便是。”恰逢二林慕容非至,四人共勸,焉曰:“濟瑜本意與恩兄參蒙山會,詩詞歌賦以傳當世,結英雄豪傑以慰平生,如今才知此心真是單純幼稚也,人情世故但有心不足矣,濟瑜今日真知,先師不必再勸,自回請便,濟瑜當遠行他土,不在踏此一步。”劍雙曰:“吾與濟瑜不敢不披肝瀝膽,濟瑜此說,是要我責怪獻此間隙之言的人麼?”

李焉聽聞方與眾人同回,當日安排好宴,共說心事,焉曰:“恩兄憂慮過矣,白祿要取祥雲劍實在是失了計較,若要強來從此失去天下民心,何況憑借靈山之力如何能是恩兄對手?若來講理隻怕來個三五百人也不是先師對手,先師席間辯論七人使人萬分敬服,堪稱當世豪傑,此事濟瑜心中甚服。”劍雙曰:“濟瑜至此,再無人報信,不知他用何計來對付我?”焉曰:“那白祿是個一心到底的人,若不成功勢必再來,何況心思毒辣,所發之計還未可知。”劍雙曰:“既與濟瑜相交,劍雙有心腹事說,彼若強來吾自不怕,隻是苦了小關,如此身體動彈不得。”焉曰:“若恩兄信任,濟瑜當走巨城一回,衝遠之地與濟瑜相交者不少,使人打聽也不是不可。”楚劍雙從之,李焉輕裝簡行前往東銘府見白祿,祿曰:“若非先生巧言,此計又徒功矣。”

焉曰:“丁裴組織蒙山會,楚劍雙必去,盟主可率眾臣返回,以安楚劍雙之心,到時剩下慕容非一人才好下手。”祿曰:“若楚劍雙攜祥雲劍前往,又當如何?”焉曰:“慕容非生產將至,所生之子必無人照顧,到時濟瑜竊嬰,楚劍雙安有不束手就擒之理?”白祿喜上眉梢,連連稱讚,就令群臣準備歸事,李焉再回安逸堂告知,劍雙曰:“因何匆忙?”焉曰:“南國十州皆有內亂,互相征伐,暗鬥不迭,黃通告急因此返回。”丁裴再至,二人接入,裴曰:“連日奔走使我疲憊不堪。”劍雙曰:“你倒是著急的很,忘了有這麼個事。”言畢說慕容非的大肚子,裴曰:“哎呀,走的急卻忘了這事,如今約定好了,你又不去,如何是好?”非曰:“事卻恰巧,那白祿已回靈山,這裏卻無事了,你隻管去,我與子荷子柔在,一定沒事。”楚劍雙猶豫不決,焉曰:“難得別遠有心,南北奔走,如若不去是失了計較,恩兄若放不下心,濟瑜也留在此,如若出事願納下這顆頭來。”裴曰:“組織了許多好友都是為你二人,若這般為難,吾自去辭了便是。”非曰:“如此豈不掃興。”楚劍雙按捺不住,暫且答應。

且說蒙山有五個兄弟,都不是親生的,你道因何結成的兄弟?其中有個緣故,蘭果後期在川門地界有個倒賣兒童的販子化成富商,對外說府上不能生養,要收個孩子做兒子,鄰裏街坊傳說,都有心思賣,價錢也是好,這假富商收了五個便賣五個,有一日收了四個,湊了個雙姓名喚仲孫的,仲孫時年五歲,好鬧膽大,砸了門子燒了屋子,莊院裏的大漢捉他不得,又趁夜潛入關人的地兒放了四個兒童,因此結成良伴,在蒙山都取了個雙姓的名,老大仲孫、老二閭丘,後鐘離、樂正、亓官,這五個兄弟在山中拜師學藝,長成後做善事,因此人們都稱蒙山五俠士,當日宴請了許多吳夕舊部。

丁裴逐一引見,各問姓名,施禮畢坐於客位,眾人先聞李焉之才,有心討教,原賓州主管黃服,字惠朋,曰:“吾等在座兄弟追隨吳盟主以來,少有輝煌,邊防大位獨居一方,如今落得山野草民,衣食成優,與先前比較有殊壤之別,世人隻知我等疏懶成性,而我等又以君子自居,笑之世人,不知濟瑜對我等有何見解?”焉曰:“惠朋所言非也,山林之徒笑於民,市民之人笑與彼,此皆順其自然之理也,假使以此為題辯論殊分,乃是庸人自擾之事,人之天性自分三九之流,三笑之於九九笑之於三毫無道理,但問心無愧足矣,何用觀察他人所言?”裴曰:“惠朋有心難之當讀詩書方可。”眾人大笑,幾十人端坐蒙山暢談山水,評論時事、指點詩書,好一派熱鬧景象,但見:

綠山翠水,高楊壯柳。波蕩起伏,搖擺觀賞。樹枝有鶯雀叫嚷,水底有遊魚圍繞。聽北方波濤洶湧之聲,賞南江順流直下之景。北國之風蒙山為最,山中不時有煙霧繚繞,天空偶爾有鷹雁叫囂。幾十個高矮大漢並作於凳旁椅上。談論之聲有回旋餘地,闊論之音有小童聽旁。好個蒙山會,疑是誰家過年慶,不見新人添衣裳,熱鬧非常。

靖西商人酈休曰:“吾與君等同受伯公恩惠,天下清平共如一家,不想伯公年至先喪,天下盜賊先後而起,吾等與吳盟主共舉義事,先戰山東後霸靈山,如今不覺須發盡出,好友又如此相聚,時光飛逝,歲月無常矣,眾兄弟當年皆有才智,獨當一麵,鎮守一方,如今卻落得此等下場,不知是幸是悲。”眾人聽到酈休講到酸處都感歎的緊,仲孫曰:“說起這個事我倒忘了,劍雙來此,小關在何處?”裴曰:“這個卻是我的錯,隻想朋友聚會,忘了小關身孕九月,受不得顛簸,因此劍雙獨來。”仲孫曰:“你倒會說,這個真是你的錯,劍雙明日還是早歸為好。”楚劍雙不從,陳釜曰:“蒙山五俠仲孫為大,今在蒙山豈有不聽之理?還是早早歸家為好。”眾人都勸,楚劍雙把二林的事說了仲孫方休,當時薛灝唱詞楚劍雙不該殺吳夕曰:“堂王不聽豪臣語,致使國家一旦休。”③⑥閭丘曰:“修義之事卻怪天書緣故,端的不怪劍雙,紹之何出此言?”灝曰:“如今被白祿驅逐,不能建功立業,吾常天歎,心實不甘。”稽順曰:“紹之若想建功何不追隨李節?”灝曰:“祖宗家鄉皆在南國,在此怎好建功?”

‖③⑥堂王豪臣-注:鄭容王周端,字宗正,第二次十八王期鄭國第一位君王,周端有兩個兒子,長子周理,字公揚,次子周豫,字仲悅,周端晚年並沒有廢長立幼,但同時又封周豫為堂王,封地在堂州(今慶豐、如豐一帶)周理繼位後開始驕奢淫逸,國家出現起義軍,打的旗號就是周理幹的壞事太多,應該下台,與此同時周豫開始起兵,並且聲勢浩大,很快推翻了周理,周豫很想誅殺周理自立為君,周豫有個臣子叫公西候,字百川,號豪臣,勸周豫說:“周理不遵祖訓,把國家搞的烏煙瘴氣,您順應時勢推翻了他,這是被人民所讚揚的,但如果殺了他別人就會說您是亂臣,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軟禁周理,然後和國內的起義軍商量,這樣人民才會歌頌您啊。”周豫不聽,後來起義軍繼續起義,打的旗號就是周豫弑君,周豫也很快被推翻了。‖

眾人默然,裴曰:“聽聞白祿要取祥雲劍,不知此事真實否?”眾人都問楚劍雙,楚劍雙不得已把事說了,順曰:“這卻不是個好人主,毒辣的事他都做,某見南國不過數年必亂。”仲孫曰:“這祥雲劍幹係重大,不與他是對的,若落到這般人物手裏,不知會鬧出什麼事來。”劍雙曰:“弟便是想到這裏,因此劍都隨身帶著。”焉曰:“既在身上,請來一舞。”眾人盡皆應喝,裴曰:“濟瑜琴棋詩畫樣樣行,此情此景不可不做,敢煩動筆。”李焉坳不過,先作詩詞,然後畫畫,其詩曰:

和盤之書闊四海,百地才俊齊一堂。憶昔少時破宇荒,藍黃彩旗映日輪。

今與柔風相對盞,劍毫不起笑蒼天。英雄豪傑歡聚處,敢叫皇天翻為複。

唱罷眾人喝彩,李焉又作畫,完畢但見:

山水山林之間,有鴉雀安然,有展翅鵬飛之意。小橋流水下有鯉魚遊越,似潛水動嘴之感。中間木橋搭訕,通向人家之路,上放一輪落月,重啟晝夜之間。

裴曰:“如此佳作,別遠卻不可為,眾兄弟可有能比之者?”眾人皆服,卻說楚劍雙在旁邊舞劍,見一對兒身影從旁疾馳而過,將手中的祥雲劍一把奪了,翻來覆去在旁邊玩耍,你道那人是誰?正是五通山上麵的江嵊、荀封兩個,當時無聊下山消遣,聽見蒙山笑語歡聲,因此來過,楚劍雙見過二人,大笑曰:“師傅來晚了矣。”嵊曰:“都怪仲孫那個矮子,有這般好的事也不早叫我,害我來晚了,去怪他。”卻說五通山上江嵊荀封這二人年四十八歲,常好玩鬧,心如孩童,五通山衰敗,二人常年在山,有好友聚會自然趕來,江嵊玩耍良久將祥雲劍交付了,孟羨有感而發曰:

童當行天,冠而當事。而立則醉,不惑則安。天命茶思,花古月熄。

當如江嵊,對唱絕般。心思天下,誅心便論。笑居山林,才更傳唱。

有誰真偽,時人更知。隻論英雄,無往今來。

嵊曰:“唱的什麼鬼東西,我聽不懂,你給我說說,花古月熄,當如江嵊是個什麼意思?”眾皆大笑,沉醉其中,不覺之中七八個時辰過了,日暮趨行,李焉辭別曰:“不勝酒力矣。”小童各自安排住處去了,當夜無事不提,卻說李焉夜晚尋思曰:‘盜取祥雲劍甚為不便,楚劍雙身手敏捷的人,發現這事定來追趕,若被追上了是前功盡棄,不如算計好日子返回山林,挾持慕容非為上,慕容非雖是先師,武藝高強,但是要生孩子,必定無力,可以事半功倍。’當時尋思妥當,計算著日子就回山林雲海。

有分教,正是這個決定,致使李濟瑜命喪九泉,身首異處,天降雙子星,致使此書有後,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