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隻知道,楚元澤是敬平侯府的世子,將來會承襲敬平侯的位置。
從來都沒有人注意到過,敬平侯府不隻是有世子爺,還有一個庶子,叫做楚元逸。
楚元逸跟楚元澤是同一年出生,出生時,整個敬平侯府對於兩位少爺的降臨,都十分的看重。
楚元澤跟楚元逸是一塊長大的,兩人一起讀書,一起騎馬射箭,教他們學習功課的先生也是同一個人。
但是在楚元澤跟楚元逸都長大以後,敬平侯表現的十分偏袒。
隻因為楚元澤是嫡出,是正房生的孩子,所以被封為世子的是楚元澤。
就算楚元逸表現的再優秀,但是他隻是一個庶子,隻有有楚元澤在的一天,那麼敬平侯府世子的位置,就隻能是楚元澤的,永遠都輪不到楚元逸來做。
江與卿剛嫁過來的時候,見過這位小叔叔一麵,以後再也沒有見過。
楚元逸的事情,還是江與卿有心打聽才打聽到的。
好像是說,自打楚元澤做了世子爺以後,楚元澤便有心提防著自己這位弟弟,打發弟弟去打理下麵的莊子,不願意讓弟弟走上仕途。
生怕弟弟對自己產生一絲一毫的威脅性,楚元逸好歹是敬平侯府的後代,是楚元澤的親生兄弟,楚元逸的行為,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楚元澤是世子爺。
自從楚元澤成了世子爺以後,敬平侯就有心想要幫助楚元澤坐穩這個位置,把自己手裏的權利給了不少,還幫助楚元澤在朝中找了一個職位。
並且楚元澤自己也有心思往上爬,攀附著太子爺這個高枝。
有了太子殿下的庇護,他算是順風順水,但凡是遇到了什麼阻礙都有太子殿下的幫助。
所以江與卿想要對付楚元澤,首先想到的是從太子殿下這邊入手,隻有太子殿下這邊出現了問題,那麼江與卿的計劃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
江與卿把他的弟楚元逸弟給帶回了敬平侯府。
讓楚元逸來見了江與卿。
“嫂嫂找我有什麼事兒?你有事兒可以直接讓下人告訴我一聲,沒有必要讓我回來特意跑這一趟。”
楚元逸是不願意回來的。
對於敬平侯府,除了他的親生母親,他已經沒有任何牽掛了,畢竟他比不過。
隻能心甘情願的認了,現在他隻希望母親能夠平安快樂,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江與卿對他釋放善意。
“我找你來是來幫助你的,我知道你是有野心的,也是有才華的,你肯定不甘心隻做一個碌碌無用的人,隻要你願意跟我合作,我會幫助你平步青雲,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江與卿知道她是個聰明人,也不願意跟對方兜圈子,直接就講出了自己的真正的目的。
“你在開玩笑嗎?你知道我想要什麼嗎?我想要把你的夫君拉下馬,想要坐上你夫君的位置,他能得到的我也可以。如果你要幫我,你確定你想好了?”
楚元逸感到意外。
這世間竟然有人想要對付自己的丈夫。甚至要聯合自己丈夫的弟弟,要把丈夫拉下來,這還是他頭一次聽說呢。
看對方的反應,江與卿就知道有希望。
他現在要利用的就是對方的野心,隻要對方願意合作,江與卿是願意幫助他做上世子的位置,畢竟那個位置對於江與卿來說並不是很重要,主要是能讓他看到楚元澤的笑話。
江與卿想要看到高高在上的楚元澤被拉下馬來,讓楚元澤再也不能囂張的對著他說話。
到那個時候,江與卿更想知道安悅然會不會還一如既往的對待楚元澤,會不會因為楚元澤無權無勢離開他?
想到這裏江與卿就感到非常的有意思。
沒錯,江與卿就是要報複出原則,隻要出原則過的不容易,江與卿心中都暢快。他是不會讓楚元澤還跟從前一樣過上好日子的。
“你是我夫君的弟弟,也是這個府的人,你是有希望做成世子的位置的。什麼嫡庶分別?向來都是不公平的。”
“他傷了我的心,我們是要和離的,但是我也不想看到他過得順心如意,在我們合離之前,我要把這裏攪得天翻地覆,你可願意跟我合作?”
楚元逸看到了江與卿眼底的恨意。
楚元逸瞬間就明白了,然後他痛快的答應了跟江與卿的合作。
因為他自己也知道,這或許是他唯一發生的機會了,在莊子裏的生活十分艱苦,他跟那些下人好像並沒有區別。
在莊子裏他一直在思考,憑什麼他們是兄弟,但是因為出生不好,自己隻能做這些卑賤的事情,而楚元澤在人前風光無限,可以封官,可以做風風光光的世子爺,但是他就不能呢。
敬平侯現在是不如從前了,但是也沒有落到苛待庶子的地步。
楚元逸的所有遭遇,分明是被精心安排的。
而這件事情的背後的主使不言而喻,隻有楚元澤會對他存著忌憚,不希望他過得如意,才會讓人故意的針對自己。
“嫂嫂倒是個爽快人,我倒是很欣賞嫂嫂的性格。”
僅僅是因為丈夫有了小妾,便要把丈夫給休掉,並且還要報複丈夫,這樣潑辣的性格倒是非常的少見。
江與卿搖了搖頭,說道:“你隻管做好你的事情就可以,不需要管我跟我父親的事情,我向你保證,隻要你乖乖聽我的話,你想要的所有我都會幫助你實現,我一定會說到做到。”
江與卿早就對那個男人死心了,但是江與卿不會讓那個男人如意的生活下去。
假如就這麼痛快的和離了,那麼豈不是放任了狗男女逍遙快活,江與卿是要和離,但是也不會讓那對狗男女好過,他要讓楚元澤嘗一嘗,背叛自己的滋味。
看著楚元逸離開的背影,勾起了唇角。
平心而論,以楚元逸的才華跟聰慧,如果坐上世子爺的位置肯定會比楚元澤做的更加好。
但是誰讓敬平侯隻在乎出身呢。
敬平侯壓根就不在乎聰慧不聰慧的,隻要是嫡出的兒子,就應該繼承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