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悅然眸底的光黯淡下去。
他竟不是派人來接她的,隻是送些補品來而已?
江與卿將她的舉動盡收眼底,她趁機煽風點火,“用了絕子藥也好,沒有子嗣,也不影響世子爺對你的寵愛,也免了生養的苦。”
“你留在東苑,世子爺也放心。隻是你現在也隻能留在這裏養著身體。”
安悅然好像是被擊垮了最後一道防線,她搖著頭,嘴巴裏呢喃著,說:“不可能,世子爺怎麼可能不來接我,他心中是有我的,怎麼可能不來接我。”
江與卿無情的戳破真相,說道:“世子爺多在乎你,也不敢違抗父親的命令,你是敬平侯爺親自下令送來我這裏的,即便世子爺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忤逆自己的父親我。”
“你如今呢,就乖乖在東苑學習規矩。我答應過要成全你,但是在我跟他和離之前,我還是世子妃,還是這敬平侯府的女主人,管家的權利還是在我手裏。”
“隻要你乖乖的,聽我的話,我會成全你的。”
這句話,江與卿說的是真的,江與卿是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夠在一起的,畢竟的安悅然跟楚元澤在一起,還是挺般配的。
一個柔弱可憐,一個喜好英雄救美,保護美人。
說了一會話,江與卿便有些乏,許是點了安神香的緣故。
沒多時,便讓安悅然下去了。
安悅然回去以後,不可避免的想多了。
在此之前,安悅然是相信他們之間的感情的,楚元澤對待她溫柔體貼,事事依從,向來不會委屈了她。
這是第一次,楚元澤對她這樣冷淡。
她被關兩天,楚元澤一句問候都沒有,隻讓人送補身體的藥來。
就放任她被關在東苑,不關死活了?
想到這裏,安悅然就感到很委屈,她不禁有些懷疑,楚元澤對她的真心。
楚元澤究竟是真心喜歡她,還是說,從前的種種,隻是因為她腹中孩兒?
不然怎會在她出事以後,楚元澤沒有隻言片語,隻關心她的身子。
如今她已經不能生育,若被楚元澤知道,他還會如同往常一般,對她溫柔相待嗎?
安悅然心中七上八下,不斷猜忌。
與此同時。
江與卿這邊也沒有閑著。
楚元澤最大的靠山是太子雲昶,想要搞垮楚元澤,首先得從雲昶入手,唯有雲昶出事,讓太子府自顧不暇,她才有機會對楚元澤下手。
太子在朝中勢力龐大,自從娶太子妃進門以後,在朝中的威望與日俱增,陛下其他的皇子們很難嶄露頭角。
而且陛下的幾位皇子,表現都沒有太子殿下來的出色,太子天資聰穎,而且出身也不錯,很受陛下喜愛。
楚元澤早早的抱上了太子的大腿,在朝中也算如魚得水,仕途還算是順暢。
楚元澤跟太子是一黨,若江與卿想要撼動楚元澤的地位,必須先讓太子這邊出現問題。
好在她的人做事算不錯的,不多時,便帶回來了消息。
扶柳將紫蘇姑娘帶了進來。
一襲紫衣的女子跪在江與卿的麵前,乖聲磕頭。
“紫蘇謝過主子大恩,以後定對主子唯命是從,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主子有什麼命令,盡管吩咐奴婢就是。”
扶柳走到江與卿身側,附在她耳畔,將這紫蘇姑娘的來曆告知給她。
聽罷,江與卿眼睛亮了一下,不由對扶柳有些刮目。
扶柳的辦事能力果真不錯,她早上讓扶柳去外頭打聽太子府的事,不過下午,扶柳就將太子府上的丫鬟帶了來。
且紫蘇姑娘還曾是太子妃出閣前的貼身丫鬟。
“奴婢本是去太子府名下的鋪子逛一逛,不曾想還真遇到了世子妃想找的人。”
“姑娘折煞我了,我不過是一下人。自從太子妃成親以後,奴婢便因犯錯,被罰在鋪子裏做事,幸好今日有扶柳幫我。要不然,奴婢真要被人給活生生打死了!”
說著,紫蘇挽起袖口,漏出胳膊上青紅的傷痕,還有鞭子抽打過的痕跡,煞是觸目驚心。
“你本是太子妃的貼身丫鬟,又為何落到這般田地?”
外界傳聞,太子妃出身大家,是名門閨秀,與人為善,溫婉賢淑,是出了名的賢德。
素日裏連一隻螞蟻都舍不得踩死,每月都會去國安寺上香,為家國祈福。
提到這,紫蘇抹了眼淚。
“這一條命是恩人給的,奴婢也就如實相告了。”
“太子妃出閣前確實溫婉賢淑,但錯就錯在,奴婢知道太子妃跟她的昔年好友生了情誼,被奴婢撞見了。太子妃絕不容許敗壞她名頭的事傳出去,壞了跟太子府的姻緣。”
“於是太子妃便用了奴婢相好的性命,要挾奴婢不準說出去。因太子妃生性多疑,因那事對奴婢心生芥蒂,便尋了由頭,將奴婢打發來了鋪子裏做事,並派人盯著。”
太子妃派人監視,鋪子的人也是會看人眼色的,知曉紫蘇是太子妃不喜的人,紫蘇自然是沒有好果子吃。
鋪子裏最臟最累的活都是紫蘇做的,紫蘇從無怨言,可今日,掌櫃竟然對他通下毒手,隻因不甚打碎一盒胭脂,掌櫃硬生生讓人鞭笞她三十鞭。
幸而是扶柳路見不平,救走她一條性命,還用錢財堵住了掌櫃的嘴,她才能安然無虞。
江與卿瞧紫蘇很是可憐,便讓扶柳打賞她一袋銀錢。
“你相好的事,我會想法子把人帶出來,讓你們有情人團聚。”
“紫蘇姑娘可知道太子妃那位舊相好如今在何處?”
紫蘇搖了搖頭,“自打奴婢來鋪子後,便斷掉了跟太子妃的聯絡,若世子妃想要見他,奴婢倒也能想想法子。”
問過話後,江與卿便讓扶柳把人給帶下去好生照料著。
扳倒楚元澤一事,還需要慢慢來。
同時江與卿也囑咐了人,讓人在外麵散布一些謠言,破壞太子跟太子妃的感情,讓他們心生嫌隙。
謠言多是太子妃出閣前有一青梅竹馬,或是太子在外麵有外室。
京城百姓們通常不在乎真假,隻是聽個熱鬧,一來二去也就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