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沒注意到,提著燈籠走來的施子雪。
得知李雲會作詩,施子雪都很訝異。
雖訝異,但施子雪沒太大驚小怪。
在她心目中,李雲並非別人所說,那麼愚鈍。
“你們不知道啊,咱們世子爺兩首詩,把那王巡之說的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還贏一千兩的彩頭回來。”
聞言,施子雪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千兩是文會彩頭啊。
但,那王巡之是盞不省油的燈,今日叫她夫君過去,果然沒安好心!
“今日世子作什麼詩?可否說來給本妃聽聽?”
施子雪忽然出聲,嗓音清冷如簷上初融之雪。
幾位侍衛一驚,向施子雪行禮。
“參見世子妃。”
縱使李雲不喜施子雪,但施子雪在王府裏,頗有威望,更是李重武親口承認的兒媳婦!
再加上,她待人彬彬有禮,從不苛待侍衛仆從,侍衛們也願意敬重她。
施子雪微微頷首,叫他們免禮,再度追問李雲的詩。
“夫君有何等佳作?本妃這個做娘子的,該當明白啊!”
“噢,世子爺做出一首將進酒,還有一首不知名的詩......”
侍衛把將進酒和那首勸人珍惜光陰,好生讀書的詩句,念給施子雪聽。
施子雪聽完,一直在反複品鑒!
“將進酒,杯莫停,再飲長風一盅,好詩!”
施子雪喃喃自語,連李雲那句讀書不覺春意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都喜歡得緊。
這真是李雲作出的詩嗎?
施子雪內心浮現出這樣一個疑惑。
她不質疑,李雲會做出那種偷竊別人詩詞絕句的事。
隻感歎她嫁進來,沒能多與李雲共處,不知道他居然有這樣的文采。
施子雪隻想,或許是李雲和徐芳芳在一起那段時間,文采突飛猛進!
回到居住的王府偏殿,施子雪動筆,將李雲所作的詩句,親筆摘抄下來。
李雲,臨睡前得到嶽進忠寫給文帝的第一封密函。
裏麵大致內容是,伯南郡的情況。
嶽進忠在信中寫道,伯南郡確實百姓生活艱難困苦。
多虧郡太守王焉變賣家產,倒貼救濟百姓!
看到這裏,李雲不禁冷笑:“這嶽進忠,還真幫王焉說好話呢,不知是收下王焉多少好處。”
林羽在一邊點頭,替施子雪打抱不平。
“分明這都是世子妃的功勞!這兩個老家夥,真是臭不要臉!”
信裏,除去嶽進忠內涵李重武管理封地不當,還提及他。
信中說,他荒婬無度,仗著帝王侄子,對郡太守之子動輒打罵,更提及他疑似藏拙,文采非凡一事。
李雲拿來紙筆,仿著嶽進忠的字跡,重新寫歐封密函。
伯南郡百姓困苦一事,李雲給寫上,這是事實,不能不提。
但,李雲在信中沒提及王焉,徐家吞並百姓土地一事,也沒提。
他父親李重武治理封地不當,李雲寫。
他紈絝風流,仗著伯父皇帝一事,跟郡太守之子屢有衝突,包括對嶽進忠讓他不敬也提。
李雲想,文帝應該很樂意看到,他被捧殺徹底糾正不過來的情況。
寫完這一切,李雲將信件折好放進信封,遞給林羽。
“讓這封密函送到京城去,做事記得謹慎點,別被嶽進忠和文帝那邊發覺!”
“是!”
“文帝那邊來信都留意著些。文帝,若有密函給嶽進忠,我要第一個看到內容。”
林羽鄭重點頭,將這封密函放回原來的地方。
等到明日一早,會有人送去京城。
誰能想到,看似紈絝不務正業的李雲,已能偷天換日,顛倒陰陽呢。
截到嶽進忠給文帝的信件,並篡改,算是了結李雲心頭一樁心事!
今日,總算可以安眠,隻是不知道他那親王父親,還要幾日回來?
本來,李雲是打算休息。
但想到,他爹那個火爆的脾氣。
若是他爹回來,知道伯南郡,被他縱容小老婆搞成這樣子......七匹狼給他,他都能抽斷吧?
我淦!
不行,他得在李重武回來之前,盡可能讓伯南郡好起來一點。
要不然,怕是大業沒幹成,先死親爹手裏。
想想,李雲就覺得可怕,若不是天色已晚,他非得出去幹點實事!
次日一早,草草用過早膳,李雲出去走動遛彎。
自打王府被搜查之後,李雲的夥食一落千丈。
施子雪更一早出去,給揭不開鍋的百姓們施粥,分發糧食!
這樣做不夠,問題源頭沒有解決,多少糧食送出去都不夠。
走在街上時,李雲看到施子雪帶著侍女在外施粥。
她一身月白衣裙,麵上蒙著一層薄紗,叫人不太能看清她的容貌。
但,光憑施子雪露出的光潔額頭及秋水般的眸子,都足以讓人確定,她是個大美人兒。
施子雪在外施粥救濟百姓挺好。
因李雲對她不好,這些百姓沒因李王府的緣故遷怒於她,對她始終是客客氣氣!
瞧見這一切,李雲很僥幸,幸好他沒做錯選擇。
不然此刻,施子雪的處境,絕對不能夠置身事外。
少不得要因她是李王府的世子妃,被百姓不喜。
李雲這麼遠遠看著,不打算過去。
直到,有另外一人過去騷擾。
施子雪美貌無雙,又不受李雲喜歡。
這引得不少人,對她暗藏挖牆腳的想法。
比方說,郡太守之子王巡之!
“施姑娘,又來給百姓施粥啊?真是辛苦你!”
“分明是李世子不作為,卻要你來幫他收拾爛攤子。”
“唉,李世子真是,施姑娘這麼好,他竟還冷落不喜歡你!”
“要我說,施姑娘你又何苦受委屈呢?”
好小子!
王巡之竟敢這麼挑撥離間,騷擾施子雪,李雲怒上心頭!
施子雪是王巡之這飯桶,能覬覦的嗎?
李雲攥緊拳頭,強忍著沒衝過去,把王巡之一頓痛扁。
他命人把這個消息,傳去給徐芳芳聽。
徐芳芳一口一個巡之哥哥,不可能對王巡之沒男女方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