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7章

下了朝的胡惟庸,那是心煩意亂的回到了家,而其同黨南雄候趙章,滎陽候鄭玉春等也聯袂而來。

落座以後,趙章脫口說道:“這次得罪皇孫,對於丞相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呀,我們本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眼下我們該如何是好?”

胡惟庸憤憤不平,擦拭著額頭上的傷痕說道:“本官就不明白,一個黃口小兒而已,聖上和皇後竟然如此重視,真是氣煞老夫也。”

胡惟庸略一沉思,又說道:“而今聖上身子康健,太子又勝券在握,以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準,況且皇孫向來身子不怎麼樣。”

說完這番話,胡惟庸心裏倒是有些安慰,看著兩人說道:“此事需要慢慢周旋,萬不可操之過急。”

鄭玉春應道:“丞相言之有理,區區黃口小兒也拿丞相沒辦法,隻是這次聖上心中有了芥蒂,該如何是好?”

胡惟庸思慮片刻說道:“這一年來,尊師李善長雖然還掛著官身,但卻不問朝事,整日待在家裏修養,聽聞近幾日就要告老還鄉了,那麼以後朝堂自然是我們說了算的,還怕聖上會孤立我們嗎?還怕什麼皇太孫嗎?”

趙章笑道:“如今文官以丞相為首,聖上萬事自然要與丞相商議的,到時候慢慢找機會彈劾皇孫報今天之仇。”

胡惟庸點頭說道:“正是這個道理。”

對於皇孫來說,胡惟庸壓根是沒放在眼裏的,畢竟在他看來等到皇孫登基為帝,尚且遙遙無期。

況且,自己身為左丞相,總理天下事務,想找個辦法對付區區皇孫,那還不手到擒來。

對於今天遭受的屈辱,胡惟庸那是及其的憤恨,好歹自己也是左丞相,皇孫直接就扇了一巴掌。

簡直是豈有此理。

這個奇恥大辱,終究是要報的。

今日的胡惟庸可以說是及其的憤恨,恨皇孫,恨朱元璋,甚至也恨起了太子朱標。

坤寧宮內,朱元璋吸溜著一碗麵,漫不經心地看著發呆的朱雄英問道:“作何去了?”

:“自然是看爹去了。”

朱元璋毫無顧忌的用袖子擦了擦嘴巴,咧嘴一笑說道:“你爹呀,千好萬好,就是太板正,估計是被那群書生給教壞了。”

:“老子說兒子,那是天經地義,兒子說老子,那可就違反您製定的《大明律》了。”

朱元璋搓著手說道:“你小子猴精猴精的,比你爹強。”

朱雄英脫口說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總比一代強吧,若爹和我將來敗壞了您千辛萬苦打來的江山,那豈不是成了胡亥,楊廣那樣的敗家玩意兒,到那個時候,恐怕您非得氣的從閻羅王那裏逃出來,收拾我和爹爹。”

:“哎呀,啥時候咱乖孫竟然能出口成章了,了不起呀,不過,你爹可比胡亥和楊廣那廝強多了,咱是很放心的,不過你嘛,現在太小,咱還琢磨不來。”

話落下以後,朱元璋思慮片刻,看著馬皇後問道:“是不是該給這小子找個先生了?”

馬皇後撇了一眼朱元璋說道:“咱孫兒身子好了沒幾天,又要去讀書,這恐怕不太好吧。”

朱元璋思索道:“你沒聽見這小子出口成章嗎?況且,他身體也好的七七八八了,不讀書終歸是不行的,當年太子五六歲的時候,咱就找人給他啟蒙。”

馬皇後無語道:“你親自定下的後宮不得幹政,俺也給不了什麼建議,省的你說俺幹政,這樣大的罪名,俺可是承受不起的。”

朱元璋嘿嘿一笑說道:“這大明朝能建立起來,你至少有一半的功勞,咱可沒忘,之所以說後宮不得幹政,不過是說給後世子孫的。”

朱元璋與馬皇後一人一句,商議著給朱雄英入學的事情。

在馬皇後看來,如今大本堂那裏諸多皇子,都在那裏學習,倒不如讓朱雄英和他們一起讀書寫字,也能培養感情,將來朱雄英登基為帝,那些宗室們也就好管理一些。

朱元璋原本想從翰林選三兩個大儒,專門在文華殿指教朱雄英。

畢竟在朱元璋看來,那些皇室子孫日後是要去往封地的,學的東西自然與朱雄英不同。

隻是考慮到,自己那些兒子們到了年紀就要去往封地,倘若是與皇帝沒有感情,犯了錯,朱雄英毫不客氣的就處理了,那就真不妙了。

於是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明日就讓朱雄英去大本堂,與諸多皇室子孫一起讀書。

其實大本堂內有的也是一些皇叔,當然還有朱允炆這個皇孫。

翌日不過六點多鐘的樣子,天邊一抹魚肚白才才瞧得見,樸狗兒就將朱雄英給喊了起來。

:“什麼時辰了?”朱雄英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問道。

樸狗兒笑道:“卯時了,該去大本堂讀書了。”

:“煩死了,讀了十幾年書,沒想到又要讀書。”

朱雄英囔囔道。

樸狗兒瞬間無語,皇孫不過八歲,說什麼讀了十幾年書?

這簡直就是胡言亂語,不過作為朱雄英的貼身宦官,樸狗兒早就習慣朱雄英偶爾說那麼一兩句聽不懂的話語了。

大本堂距離坤寧宮並不是很遠,也就是二十多分鐘的樣子,原本朱雄英想要坐著躺椅去,然而朱元璋卻有令在先,讓其走著去。

明明可以坐著躺椅,非要讓人走著去,朱雄英及其的不滿,不過他也毫無任何辦法,畢竟這天下朱元璋說了算。

於是乎,朱雄英拖著疲憊的身子,緩緩走去。

等來到大本堂的時候,十三歲的六叔朱楨,十三歲的七叔朱榑,九歲的八叔朱梓,九歲的九叔朱杞,七歲的十叔朱檀,六歲的十一叔朱椿和那坐在最前麵的六歲的朱允炆,都坐的板正盯著朱雄英。

隨著朱雄英邁步進來,今日講學的翰林侍郎劉三吾與諸多皇子紛紛行禮:“拜見皇孫。”

今日第一天入學就遲到了,遲到了也就不說了,偏偏這麼多人,還要恭敬的迎接自己。

朱雄英有些尷尬,急忙回了一禮:“在下乃是學生,豈有先生向學生行禮之說,以後萬不可如此了。”

劉三吾回應道:“皇孫為君,臣向君行禮,乃是理所應當,不然亂了本分。”

朱雄英自然是說不過劉三吾的。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