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東戀愛四年,大學畢業後我跟他回了家。
北方省城的農村家庭,距離我們工作的市區兩個小時車程。
大巴車直達的農村,林東執意開了我的車。
美其名曰【衣錦還鄉】。
車子駛入他家院子時,屋子裏探出十幾個腦袋。
林東媽媽張鳳娥穿著紅色的棉襖,喜氣洋洋拉開了駕駛門。
【哎呦,我的兒,瘦了。】
【乖乖,是不是外麵吃的不好,媽給你燉了你最愛吃的鴨子。】
看著眼前母慈子孝,我尷尬的杵在一邊。
林東輕咳一聲:【媽,這是安安。】
張鳳娥這才依依不舍將目光從寶貝兒子身上移開,看向我的眼神多了幾分打量和敵意。
我有些不爽,還是禮貌的和他媽媽打了個招呼。
他媽不鹹不淡的應了聲:【來了啊。】
一屋子老頭老太太三三兩兩從屋裏出來,林東的腰杆挺直了幾分,大手一揮摁下了後備箱的開關。
【媽,這是給你買的一些禮物,別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你兒子現在掙錢了。】
大大小小的禮盒堆得滿滿,看著眼前的燕窩和五糧液,張鳳娥笑得合不攏嘴。
親戚們奉承著說林東長大了出息了,懂事又孝順,前途無量。
我聽得皺眉,暗暗壓住心裏的火。
這些東西花了我兩個月的工資,現在聽著全是他的功勞了。
院子裏養了雞鴨,他媽並沒有提前收拾衛生,塵土和雞糞漚出惡心難聞的味道。
林東看出我的不爽,和親戚們寒暄幾句就領著我進了屋。
普通的農村大白牆,白色的瓷磚常年的煙熏火燎下泛著黃,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瓜子皮。
看得出在我們到來之前,這裏進行了一場六國峰會。
我屁股剛在沙發上落聽,他家親戚們就跟了進來,不約而同坐在我對麵的土炕上。
搶不到土炕的就搬來凳子,嗑著瓜子審視著我。
張鳳娥耷拉著腿坐在正中央,居高臨下盤問我的家庭情況。
我覺得有些尷尬,悄悄給林東使眼色。
他避開我的眼神,站在廚房大快朵頤。
漫長的盤問過程,就在我覺得這場查戶口臨近結束時,張鳳娥突然冒出來一句:【你們南方那邊人都沒什麼素質文化吧。】
【你看,網上的人都管你們叫南蠻子。】
【我們家注重規矩,你可真是走運,你那一身壞毛病,在我家都能改掉。】
張鳳娥掏出一本厚厚的冊子遞給我:【這是我們林府家規,你都能做到的話我肯定把你當親閨女。】
我一下子呆掉了,南蠻子本來就是個歧視稱呼,怎麼有人對第一次見麵的兒子女朋友地域歧視啊?
何況全國不僅普及了義務教育,也有一套完整的法規。
她還以為南方城市是幾百年前流放之地嗎?
何況就算是乾隆年間,我身份證上的江南地區也是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吧。
接過冊子一看,整整二百五十頁,密密麻麻一本封建王朝女子圖鑒。
早上四點起床給全家做早飯,要記得媽媽不吃蔥老公不吃薑。
每天要恭恭敬敬給婆婆請安。
老公回家之前做好飯,跪下給老公換鞋。
婚後三年必須生出兒子。
。。。。。。
我皮笑肉不笑的回懟:【網上說什麼的都有,還有管你們北方人叫侉子的。】
【當年您沒在皇宮給慈禧當參謀都算珍妃走運。】
張鳳娥沒有反應過來,他三姨姥不滿的哼了一聲。
【這第一次上門就頂撞婆婆,以後還了得?】
幾個人臉上掛著明晃晃的嫌棄,用晦澀難懂的方言指指點點,唯一能聽懂的就是【刁蠻】【沒家教】【林東沒攤上個好媳婦】。
死了半天的林東匆忙複活,手背抹了一把嘴上的油就急匆匆進了屋。
【行了媽,趕緊吃飯吧,這一路開車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