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我媽還是不死心,她繼續對我暗示:
“珠珠長得快,你看她身上的衣服都不合身了。身為她的姑姑你是不是理應對她多一些關愛?”
我似笑非笑,故意揚高聲調:
“小孩子長得快,衣服買了也穿不了多久。”
“嫂嫂說了,吃苦耐勞的品格可是要從小培養,我們可不能妨礙天才的誕生。”
我媽還想說些什麼,被嫂嫂警示的眼神堵了回去。
沒過多久,珠珠斷掉母乳,陳柳開始每天指使我媽在家裏熬米湯。
三個月後的深夜,一則電話將我從睡夢中吵醒。
是我媽打來的。
“書姚,珠珠可能身體不舒服,今夜都哭到幹嘔了!你趕緊來接她去醫院看看!”
還跟上輩子一樣,珠珠有什麼小災小病,一家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通知我!
由於我奉行不婚主義。
所以前世家人總會拿那句“等你年紀大了,不還得指望珠珠給你養老。”對我進行pua。
她們甚至不用去醫院。排隊,掛號,繳費,全讓我負責。
我揉著惺忪的睡眼,慵懶的打了個哈欠,“不行啊媽,我還在開會走不開,你讓哥嫂去吧。”
電話的另一頭,突然傳來我哥急躁的聲音:“你怎麼這麼沒良心,你侄女都病了,你還有心情開什麼狗屁會議!”
我不鹹不淡的開口:
“嫂嫂不是說了嗎,窮養的孩子更容易養成吃苦耐勞的品格,按理說珠珠的體質也會比一般的孩子強很多。我也沒想到她會病啊。”
我哥氣憤的朝我爆了句粗口。
然後將矛頭指向陳柳,“你不是說吃苦耐勞的孩子身體會更好嗎,珠珠怎麼會生病?”
陳柳也不肯服輸,“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這孩子從小吃苦耐勞,毅力頑強,我看哪怕不去醫院也能痊愈!”
電話那頭傳來無休止的爭吵。
伴隨著鍋碗瓢盆的摔打聲。
我起身倒了杯溫水,在電話的另一頭饒有興致的聽著這場鬧劇。
直到珠珠哭得喘不上氣,小臉憋得發紫,哥嫂才急趕著將她送往醫院。
珠珠自從米湯喂養後,身體缺乏維生素,鈣等物質,才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大哭大鬧的現象。
她在醫院輸了一晚上營養液,身體的營養得到了補給。
第二天再也沒有哭鬧過。
陳柳非常激動,越發覺得是自己窮養式育娃的功勞。
立馬在微博發表了自己的育娃心得:
“別家寶寶生病,少則半月,多則半年。我家窮養的寶寶,吃苦耐勞,毅力頑強,不過一夜,大病痊愈。看來窮養式育娃不僅省錢,還有利於給寶寶一個強健的體魄!”
評論區一水的誇讚,大批的寶媽和孕婦成了陳柳的忠實信徒。
後來聽說她還專門建了粉絲群,跟誌同道合的網友共同探討窮養式孩子如何成才的問題。
我聽了,也隻是平靜的笑笑。
隻能說,尊重她人命運,放下助人情節。
做父母的種下什麼因,理應由孩子承擔怎樣的果。
再次見到珠珠是她五歲的時候。
她跟上一世的模樣相差甚大。
這一世的她肉眼可見的比同齡孩子瘦小,皮膚蠟黃,頭發稀疏沒有光澤。
連上身的袖子都長出了半截,一看就是撿了別人穿剩下的。
她現在連玩玩具都要暗暗觀察陳柳的臉色。得到陳柳的允許才敢小心翼翼的抱起自己的舊娃娃。
陳柳還是一貫奉行窮養孩子的準則。
珠珠從剛會說話就要被陳柳逼著學英文,背唐詩。
她長這麼大,連遊樂園都沒有去過。之前過生日,我媽偷偷塞給她一個冰激淩,都要被陳柳追著罵好幾天。
這些年在陳柳的洗腦下,家裏沒人再敢給珠珠買新玩具和零食。
對此陳柳很是得意,逢人便要炫耀:“我家珠珠啊,對一切葷腥都不感興趣。這種節儉的品行以後是要做人上人的!”
我聽後隻覺得好笑。
葷腥不沾屬於挑食厭食,這可是營養不良的表現啊!
一個連基本常識都不清楚的母親,怎麼可能培養出健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