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而在更早前,她的這個壞毛病就有跡可循。
她六歲之前是在農村跟著奶奶生活的,後麵爸媽工作穩定了,才將她接到身邊,同年也意外有了我。
爸媽對她有愧,凡事便多了幾分寬容忍讓。
在發現她每次犯錯後都會習慣性甩鍋給我,也隻是簡單的語言教育,並沒有什麼效果。
後來她在學校犯錯,又想甩鍋給同學,別人可不會縱容她。
她受到了教訓,卻沒有收斂,反而將甩鍋技能進行了升級,琢磨出了一套責任分攤法。
從此,她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先問別人的建議,直到借別人的口說出她心裏的答案,她才心滿意足。
後續這個事情不出問題還好,一出問題,說話的那個人就成了最好的背鍋俠了。
比如姐姐小學的時候,她跟姑姑家的表姐是同班同學。
有一天卻被發現姐姐背地裏欺負了表姐將近兩年。
當時大家都很震驚,爸媽當著姑姑與表姐的麵狠狠揍了一頓姐姐。
姐姐卻哭著說:「明明是爸媽你們讓我打她的,你們還說姑姑家窮,不會計較......」
爸媽幾欲吐血。
他們跟我們說過被欺負了要打回去,也說過姑姑家窮但人性格好,不會太計較得失,平日可以多走動。
可這話一拚接,完全變了味。
無論爸媽怎麼解釋,兩家人還是鬧掰了。
後來姐姐高中的時候,也發生過一件事,這次受害者是她當時的閨蜜。
她看上閨蜜的男友。
就問閨蜜:「如果我遇到一個很喜歡的人,想勇敢一次追求他,你會不會祝福我?」
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她對閨蜜男友發起了進攻。
這事被閨蜜知道了,她卻說:「我事先就問過你的,是你同意了我才做,你現在又怪我,真綠茶啊。」
諸如此類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犯錯的明明是姐姐,可她總能怪到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