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兩個女大學生就帶著我們上山了,去地裏轉了轉。
兩個女大學生,一個叫楊蘭蘭,一個叫王夢琪,兩人都長得很漂亮。
楊蘭蘭看起來文靜一些,王夢琪看起來就要活潑許多。
路邊是一大塊冬豆田。
看到田裏的狀況,楊蘭蘭先開口了。
“其實種地也是講究科學的,不能光靠經驗。比如這豆科植物,會和根瘤菌共生,所以我們平時也可以適當用些促進根瘤菌生長的肥料。
“還有,豆科植物會合成一些磷肥等,最適合玉米等作物生長。所以,你們可以在旁邊種些玉米。而玉米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也可以促進豆科植物的生長。”
眾位鄉親就這麼微張著嘴看著那楊蘭蘭,聽著她的長篇大論。
看到大家都不說話,我忍不住當先開口了:“你們這是哪裏學來的理論?還什麼這樣肥那樣肥,你覺得什麼肥料能比得上我們自己產的黃湯?這糞坑裏麵隨便舀一瓢,稍微兌點水,一瓢下去,什麼營養沒有?還要什麼化肥?”
看到我出麵,村長頓時怒道:“劉二,你給我閉嘴,你懂什麼?人家兩位高材生給我們講的是科學,你大字不識一個,你懂科學嗎?別在這裏廢話。”
我笑了,卻還是忍不住繼續說道:“還有種玉米,現在是什麼時間?冬天能種玉米嗎?那不得開春了嗎?這是冬豆,在它旁邊種玉米,那玉米不死了?”
村長想要嗬斥我,旁邊的王夢琪卻攔住了他。
“我們說的是豆科植物,豆科植物可不僅僅指這冬豆,還有黃豆,還有平時的豆角,這些都是豆科植物。我們剛才隻是舉例說明一下。
“來年開春,你們種玉米的時候,就可以種下黃豆,或者一些四季豆,豇豆等,放在一起種,它們相互共生,結出來的量大又好,長勢也很喜人。不信你們可以試試,這是科學。”
旁邊頓時有一個村民笑道:“兩位高材生,可別和他計較。這劉二就是一個潑皮無賴,在我們村子裏麵遊手好閑的,連莊稼都不種一棵,他哪裏知道什麼是科學呀。”
我當即反駁:“我不種地不代表我不懂啊。就像你家男人,他不也不會生孩子嗎?卻也把你肚子搞大了!”
村長頓時怒道:“劉二住嘴,也不分什麼場合,在兩個女孩子麵前,竟然說出這樣不知羞恥的話來。趕緊滾回去,再不滾,我叫人打斷你的腿。”
我被罵習慣了,也不生氣,笑嘻嘻卻又罵罵咧咧的走了。
我離開後,就沒有理會她們了。
據說她們在山上轉悠了幾個小時,然後又去池塘邊轉悠,又去農戶家裏麵轉悠。
豬吃什麼,牛吃什麼,甚至狗吃什麼,都一一給大家做了講解,聽得一眾百姓暗自發笑。真正願意按照兩個女大學生說的做的人,怕是沒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