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與海是一首整體旋律比較平淡的歌。
唱的雖然是悲劇和遺憾,卻沒有尋常歌曲的撕心裂肺。
平鋪直敘,悲而不烈。
當副歌唱起的那一刻,洪海天的情緒並沒有太大的起伏。
隻有一股淡淡的哀傷無力感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較之沒有歌詞的純音樂,它是那麼清晰。
清晰到每一句歌詞唱起,都能讓人情不自禁的想找個人或事代入。
雲與海,不分開,不難捱,這不就是愛而不得的薛貴妃和小墨子嗎?
出現相同想法的不僅是洪海天。
導演張濤,製片,剪輯都是如此。
他們沒法.像洪海天一樣。
從一首方亭山發來的純音樂中,聽出那麼多的細節。
但一首帶有人聲的完整歌曲,要是再聽不出其中表達的情感,那就是傻子了。
而理解了歌曲表達的情感,再代入細想。
這不就是薛貴妃和小墨子的真實寫照嗎!?
一個是享盡尊崇的貴妃,一個是封建年代裏地位卑賤的太監。
二者相愛,如海映雲。
看似一體,實則永遠也無法靠近。
距離之遙遠,比起雲與海,有過之而無不及。
心中有了這樣的概念,再聽這首歌,是怎麼聽怎麼合適。
張濤的驚喜,都完全寫在了臉上。
等到一首三分鐘時長的歌聽完,他臉上的笑容都快蓋不住了。
但驚喜歸驚喜,張濤並沒有說話。
他還在回味歌詞。
其他人也沒有說話,全都若有所思。
房間裏詭異的陷入了安靜。
“怎麼樣?”
沉寂片刻,洪海天張口打破沉默。
少見的,是他詢問其他人的意見。
作為襄樊傳奇的聲樂總監,有過監製無數大作的監製經驗,還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見他的內心有多糾結。
“你覺得呢?”張濤反問,沒有回答。
洪海天負責劇集的配樂和配音等一切事宜。
最終選曲,要由他來做決定。
“方老的曲子各方麵都很符合劇情。”洪海天如是回應,接著露出一抹苦笑:“但是小穎發來的這一首......”
語氣一頓,他在考慮要怎麼說。
其他人的目光紛紛打來,也很是期待。
他們僅從自己聽到的感受來說,這首歌不論怎麼看都無比契合劇情。
但還是要聽聽洪海天這個專業聲樂導演的評價。
“這首曲子不論旋律還是人聲,都和劇情無比契合,歌詞更是為小墨子之死量身定製的。”
“唯一的問題是它帶有人聲,在劇情畫麵演出的時候,可能會喧賓奪主。”
洪海天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更多的問題來,隻能說出最開始的顧慮。
有人聲,觀眾的注意力就會被歌詞吸引,關注到畫麵的比重就降低了。
“也不是沒有人聲作為插曲的先例吧?”劇組監製提出不同意見。
他在完整的聽過一遍後,非常看好這首歌,傾向性更是明顯。
“雷電之神裏那首配樂就不錯。”攝像導演跟著附和。
人聲作為插曲不是有先例,而是已經運用到非常成熟。
比如威漫非常出名的電影《雷電之神3》中,就有一段非常炸裂的打戲。
在激昂跳脫的歌聲中,雷神手持錘子登場,與反派展開大戰。
這一段即使到現在,也經常被觀眾津津樂道。
所以,人聲配樂並不是什麼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
“和方老的曲子相比,你覺得哪一個更合適?”
張濤又提出一個問題,直入主題。
他知道老洪在顧慮什麼。
一邊是方亭山方老,國內有名的詞曲大家。
另一個是叫楚墨的詞曲人,名不見經傳,連聽都沒有聽過。
如果是以前,要在這二者之間做出選擇,幾乎不需要猶豫。
但現在,一首不論怎麼看都更加適合劇情的插曲,放到了眼前。
張濤提出問題,房間裏眾人心神都是一凜。
聽導演這意思,似乎是有選用這一首歌的打算啊。
這樣一來,方老的曲子豈不是要拒掉了?
拒絕掉方亭山方老親自寫的曲子,這種事可沒有哪個劇組做過。
也不敢做。
“你們不會想用這一首歌吧?”
沉寂的氣氛中,一道聲音不合時宜的響起。
胡承文滿目詫異,目光在張濤和洪海天身上來回掃視。
“既然是為了劇集,肯定是什麼合適用什麼。”
張濤不苟言笑的給出回答。
聞言,胡承文嗤笑:“為了請動方老出山,我可是連門檻都踏破了,現在人家送來了曲子,說拒就要拒掉?”
他根本不接受這個回答。
因為當初請方老為劇集配樂的人,是他。
需要曲子的時候,他們幾個人一人負責一個,去請國內的大師。
大多沒有成功,而他是少有的請來了方老的人。
眼看著播出將近,方老連曲子都發了過來。
隻要播出,就是一樁爆火新劇和作曲大家強強聯合的美談。
他作為中間的聯係人,功不可沒。
結果現在,明明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卻因為林穎送來的一首歌,要換配樂了。
這讓他怎麼接受!
“我們得為劇情考慮嘛。”知道他心有不岔,編輯出言安撫。
“劇情再好也得有人看吧,這個叫楚墨的,能和方老比嗎?”
胡承文根本不買賬,情緒激動道:“當時方老配樂的消息一出,這一集的觀眾期待投票就頂破天了!”
“現在換歌,拿什麼去回應觀眾?”
他情緒激動,卻也不是胡攪蠻纏。
問題一出,幾個人都不說話了。
劇集在播出後,網友們就發起了一個投票。
對每一周將要播出的劇集進行期待度投票,數據對比以往劇集,高出幾十倍。
而這一數據,在上周決定剪輯方式,放出可能會聯合方亭山的消息後,直接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次投票。
這些投票數字的背後,代表的是一位位真實的觀眾。
他們的投票,說明了對襄樊傳奇和方亭山合作的期待。
如今貿然換插曲,確實不好向觀眾交代。
“從劇情的角度考慮,這一首確實比方老的更合適。”
沉默中,洪海天如實給出自己的看法。
他是聲樂總監,隻負責劇集質量,並不考慮口碑與運營方麵的問題。
這首曲子如果拋開顧慮,那就是最貼合劇情的。
甚至連歌詞都無比貼切。
隻要選用,必然能讓小墨子之死的情緒,更上一層樓。
“你就是榆木腦子!”
洪海天公然作對的意見,惹怒了胡承文。
他尖聲道:“一個聽都沒聽過的音樂人,能和方老比嗎?他的歌再好,帶來的反響能比方老大?”
聽到這不加掩飾的訓斥,洪海天的臉色一黑。
其他部門導演的神色也有了變化。
雖說劇組除去導演外就是副導演最大,可以負責多數事宜,也能管洪海天帶領的聲樂部門。
但這並不代表,洪海天就是下屬。
劇組內各部門,更像是相互協作的關係。
都是在一個圈子裏摸爬滾打半輩子的人了,這樣被訓,誰還能沒點脾氣。
他們生怕胡承文這一句話,激怒洪海天。
“好了!”
正當時,張濤一聲嗬斥打斷了胡承文。
他臉色難看,沉聲道:“老胡你想做什麼?”
“我......”胡承文想回應,但看到張濤難看的臉色,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事情就這樣決定!”
張濤不管他想說什麼,不容置疑道:“插曲就選這首雲與海,老徐你負責剪輯,明天下午之前把成片送過來!”
“好。”剪輯導演立馬應聲。
接著,張濤又看向胡承文,冷聲道:“方老那邊我會去說,觀眾的事,也無需你操心,就這樣吧!”
因為胡承文一再跳臉,張濤對他沒有一點好臉色。
說完就不再理會他是什麼態度,幹脆果決的安排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