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7章

朱元璋不想過多解釋,直接下令道:“你派人暗中盯著胡惟庸,與誰來往,與誰書信,書信內容是什麼,務必調查清楚。”

徐達不解,胡惟庸乃是當朝右相,聖上親信,怎的忽然開始調查了?

難不成是因為那個仙人?

“臣遵旨,隻是不知胡大人犯了何錯?”

“疑有謀逆之罪,尚不可定論。你先替咱盯著便是!”朱元璋覺得此事沒查清楚,且這是仙人告訴他一人的,還是先不要多說為好。

“遵旨。”如若真是意圖造反,可不是小事,徐達隻得遵命。

朱元璋微服離宮已有幾天,身邊隻帶了朱標這個太子出行。其他孩子年紀尚小,就都在宮裏讀書識字。

想起沈乾說的大明亡了,朱元璋就覺得有股火在胸腔。

他辛辛苦苦奪下的大明朝,決不能落入女真人手裏。

若真像仙人說,被四弟朱棣那小子當了皇帝,那他這幾個孩子都去哪了?

於是在回京第二件事,就是去看看他那些皇子們。

不看不知道,一看給朱元璋氣的夠嗆。

他隻駐足在文華殿門口,一打眼就看見他的老八老九,小十二小十三幾個皇子在院子裏鑽進水缸摸魚玩!

請了先生,找了書本,這幾個孩子偏偏不肯好好念書,給朱元璋氣壞了。

一想到大明未來,朱元璋怒從中來,上前揪住一個小皇子,扒了褲子就按在凳子上,朝著屁股上就落下幾個巴掌。

“我打死你我!讓你不讀書,我看看你還敢不敢亂來!”

突然衝上來的父皇把皇子 宮女太監們都嚇得夠嗆,一個個不敢吱聲,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朱標聞訊,叫上了劉基劉伯溫急忙趕來救場。

劉基劉伯溫乃開國功臣之一,飽覽詩書,頗有文采,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文臣。

“我打死你個小王八蛋!”朱元璋找了個趁手的木棍,直接往小皇子屁股上招呼。

劉基上前趕緊攔住:“使不得啊皇上!”

“伯溫,你來的正好!”朱元璋扔了木棍,“你可知道這些不孝子,不好好上早課,在這摸魚的摸魚,抓貓的抓貓。成何體統!”

“罷手啊皇上!”劉基扶著朱元璋坐下,“皇子們厭學,乃是內臣與先生之過,您氣的當眾打皇子,有失皇家尊貴啊!”

朱元璋那管得了這些,他出身本就低,自打當了皇上以來,也並不注重什麼細節禮法。

反正他從小讀書少,不懂這些禮儀。

所以才特別指著後代認真讀書,莫要吃了沒文化的虧。

“朱標,你給咱聽著,把宮裏的這些玩具玩意兒,都扔到護城河裏去!”

“是。”朱標應。

“皇上,您別氣壞了。得趕緊上朝去啊,臣子們都候著呢!”

劉基這麼一提醒,朱元璋才想起來,確定到了上朝的時辰。

他離宮數日,回來一趟也該聽聽朝中瑣事,簡單處理一下政務了。

於是趕緊理了理黃袍,說:“對對對,趕緊走吧。”

走了兩步又不忘回頭怒罵。

“你們都給我在這跪著!等咱下朝了,看咱怎麼收拾你們!”

幾人匆匆忙忙的朝著大殿快步行走,劉基一邊走一邊彙報著目前形勢:“皇上,目前朝中似有些不安,似有些流言蜚語。”

“什麼流言啊?”朱元璋問。

“皇上微服出巡數日未歸,傳言皇上被舊朝餘孽脅迫;還有的說......”

“說什麼?”

“說皇上被路上遇到的妖怪蠱惑,要嚴查不忠之人。”

“嗬,你們消息倒是靈通!咱前幾日才下的旨意,今日就什麼猜測都出來了?”朱元璋冷笑。

他故意慢下腳步,僅僅幾日就流言四起,他今日晚了一刻鐘上朝,他偏偏就要看看,還能有什麼流言!

反正奉天殿現在已經有一大堆的流言了,多一個少一個又能如何?

不遠處,一個紅色官服的身影前來。

走近一看,竟是東太子朱標的師傅宋濂。

宋濂一見到朱元璋便要下跪,“臣,宋濂特來向皇上請罪!”

朱元璋趕緊扶起宋濂,問道:“你來請什麼罪?”

“臣聽聞皇子們沉溺玩鬧,惹得皇上雷霆大怒,耽誤了早朝。臣有失職之罪!”

朱標與宋濂算得上是師徒,便即刻站出來為宋濂開脫道:“宋師,八弟九弟不歸您管教,何罪之有啊?”

“是啊!今日之事,與你無關。”朱元璋到並不覺得宋濂失職,“你平日做的不錯了。”

“皇上,朝上還等著呢。”劉基小聲提醒。

“怕什麼?他們不是愛傳流言嗎,讓他們自己多交流交流。”朱元璋也想看看,這其中有沒有不忠不義之臣,“今日的朝,取消了,咱要與宋大人聊聊。”

說著就拉著宋濂往前走。

劉基和朱標對視一眼,這樣雖說不妥當,但還是皇上說了算。

朱元璋此次回宮,本就被沈乾一番話說的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特地後來徹查。

一看到他的後代們都如此不上進,更覺得火燒眉毛,仿佛下一刻沈乾說的未來就要到來了。

要想留住大明江山,還得從這些皇子抓起。

東宮的那些先生師傅,論才學皆不如劉基宋濂,論膽識不如徐達常遇春,論資曆不如宋濂李善長。

“這些師傅們都太無能了,根本管束不了咱那些淘氣的皇子啊。”

“皇子天資聰穎,活潑好動。”宋濂倒是會說話。

“你教導太子朱標有功,所以咱想,幹脆讓你兼任東宮太師,替咱看著點那些皇子,可好?”

朱元璋有意提拔宋濂。

一是因為宋濂頗有才學,德行深厚,稱得上一位好老師;二是宋濂上了年紀,最沒有可能有什麼不忠的心思。

宋濂推脫道:“皇上,臣年老體弱,恐怕無法但此大任啊!”

“誒,咱讓你掌管所有皇子的學業就行。翰林院都察院甭管什麼院,你隻要看上了德才兼備的學子啊官吏啊,隨你調任。”

宋濂略顯為難道:“稟皇上,少兒治學,重在立規。臣的規矩,可比皇上的木板子厲害多了。”

“咱明白,治國理政,概莫能外。”朱元璋雖讀書少,但他帶兵打仗,治理國家還是懂得。

無規矩不成方圓。

隻要能管好這些皇子,吃點苦頭也無所謂。

自此,宋濂兼任東宮太師,統籌各位皇子的學業。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