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日要出去做工,家裏隻有閨女一個人,這種環境他實在放心不下。
這宅子實在老舊,馮中人見他們看不上也習以為常,隨即帶著二人去長樂巷。
有了之前老舊宅子的對比,再看這處就顯得好太多了。
長樂巷雖然不十分寬敞,但一眼望過去很整潔。之前的長平巷裏有跑來跑去的邋遢孩子,還有一些開著院門嘮嗑的老婦人,這裏統統不見。
巷子裏來往的住戶穿得整齊利索,偶爾有人問起得知是來看宅子的也都客氣的朝他們點頭笑笑。
“這一帶住的大多是鎮上的老住戶,很多都是開鋪子的,不像之前那長平巷裏大多是到鎮上做工的租戶。”馮中人看到父女倆不住打量周圍,簡單的介紹了一句。
宅子就在離巷口不遠的地方,推開兩扇厚木門便是一個整潔的小院子。
院子真的很小,一共就三間正房,東西兩側各有一間小小耳房,看樣子應是灶屋和雜物間。院子東側是一小塊開出來的菜地,如今裏麵立著稀稀拉拉的幾根老蔥;西側拉了兩三根晾衣裳用的粗繩,出乎意料的是居然還有個地窖的入口。
“這宅子雖然不大,但年初翻新過後房梁加固了,牆壁都粉刷了一遍,家具也都換了新的。”馮中人說著,拿鑰匙將正房耳房的門鎖都打開,推開門挨間讓顧南山和顧晚瞧,“都是鬆木打的,結實耐用,上一個租客也沒用幾個月還跟新的一樣。”
父女倆走進去細看,隻見堂屋靠牆便是一張四仙桌,兩側各一把扶手椅,屋中間擺了一張四方飯桌並四條長凳。
東廂和西廂內的陳設差不多,都是一鋪炕帶著炕櫃、炕桌,還有一個立在地上的大櫃子和兩張板凳。
灶屋裏有兩個灶眼,還有個大水缸,收拾得挺幹淨的。鍋碗瓢盆這些應該是租戶自己采買,這裏都沒有。雜物間裏有個木頭架子,還有水桶、簸箕、掃帚等物。
這個宅子顧南山和顧晚都十分滿意,小小的一進院子對他們父女倆再合適不過了。
“這宅子不錯,隻是這價錢能否再便宜些?”顧南山躊躇了一下,看向馮中人。
馮中人笑笑,“不瞞老哥,張老先生托我找租戶,唯一的要求就是尋那老實本分、愛幹淨的人家。我一見老哥和您閨女就知道你們肯定不是那等不著調的,一兩半我報的就是實底兒。老實說,你們這是恰巧趕上了,就衝張老先生的名頭這宅子要不了兩天肯定有人租。”
顧南山看向顧晚,見閨女的眼睛明亮就知她很喜歡,於是爽快的答應了,“馮中人的信譽我們是知道的,鎮上的人都讚您,這宅子我們就租下了。”
雙方立了契,交接了鑰匙,顧南山利索的付了一年的租金還有中人費,這宅子就算是正式租下來了。
父女二人將馮中人送到門外,在家簡單的對了一下還缺什麼,便鎖了大門上街采買。
等到真正開始買東西,顧晚才知道什麼叫花錢如流水。家裏雖然看似東西齊全,但仔細想想鍋碗瓢盆、浴桶、被褥、米麵、調料、菜肉等等這些全都要買,還是要花上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