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獨生女,結婚之前,爸媽已經提前給我準備好了全款房車。
我和老公劉陽結婚的時候,而劉洋家在農村,有個弟弟,父母都是農民,他家庭條件沒有我的好。
我們如願以償的辦了婚禮。
婚禮之前準,婆婆對我說她沒有錢,不能給我準備像樣的婚禮,但是以後一定會對我好。
我很感動於準婆婆的話,知道劉洋的家庭條件不好,我也就沒有要求他們買房買車,甚至不買也可以。
畢竟我自己名下也有,老公劉洋還一再的感謝我,對我說對不起,我太委屈我了。
我那時候一心覺得,隻要兩人過得好,物質條件大都是次要的。
我和劉洋結婚以後就來到我所在的城市生活,家裏的房車都是我爸媽出的,可以說劉洋在我家就像半入贅一樣。
劉洋帶我爸媽也好,我同樣很感激他。
隻是有一點,每年逢年過節的時候,劉洋就會帶著我回農村老家,尤其是過年這樣的大日子,一年一次。
劉洋說:“我一年到頭不在家孝順父母,你跟我回老家過年,這才算孝順,不然親戚朋友說起來,我們多沒麵子。”
雖然我不太樂意,可我還是聽了他的話。左右不過回去幾天,以後還是回我們的小家過日子。
隻是可憐我爸媽自己兩口子在,家裏過年冷冷清清的,想想就心酸。
我爸爸媽媽勸我:“既然已經嫁出去了,那就要以老公的事為先,不管怎麼樣,一年到頭還是在我們這邊的。”
我想想也就算了,過年的時候回到老家,忽然發現老家起了一棟兩層樓的房子。
我很奇怪,怎麼老家建房子沒人跟我說。
一問老公,老公說是小叔子見的,公公婆婆跟他提過,他也沒在意。
我有點不高興,家裏頭那麼大的事居然沒跟我說,就這樣兩層的小洋樓,至少也要二三十萬吧。
難道我就是媳婦嫁進來,真的把我當徹徹底底的外人嗎?
這一年過年,我都不高興,板著臉,對他的那些親戚朋友不過勉強有點笑意。
劉洋很不滿意。
“你板著臉做什麼?又是誰得罪你了?”
我生氣道:“你上半年從家裏拿了20萬出去,就是建這棟房子吧。”
“當時我還問你是要做什麼的,你說拿去投資,原來都是騙我的。”
“你看你,又提這事做什麼?我們的錢不也是爸媽的錢嗎?我們拿回來孝敬他有什麼錯?”
“是沒錯,可你聽聽他們怎麼說的?他們說那房子是你弟弟起的,合著他也一毛錢不出,都是你出了錢!那房子就成他的了!”
“誰說的?爸媽也出錢了啊,我出了20萬,他們出了15萬。”
“什麼?你爸媽出了15萬?劉洋你們什麼意思?當初結婚的時候跟我說沒錢,我沒要你們家聘禮,沒讓你買房買車,現在拿錢出來給你弟弟建房,你爸媽把我當什麼了啊?”
“我就是不值錢,倒貼的唄。”
我在他們家大鬧了一場。
才結婚一年啊,就那麼多糟心事等著我,這日子還能不能過了?
他媽媽,也就是我婆婆,一聽我鬧開了,馬上哭哭啼啼,委委屈抹著眼淚在我跟前辯解。
“小玉你別生氣,都是我跟他爸沒用,我們沒那麼多錢讓小陽娶你,是我們的錯,這大過年的,咱們也別鬧得那麼難看,親戚朋友都在那......”
“現在知道難看了?”我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對小叔子說,“劉光,那20萬是我和你哥哥的錢,按理說我們一人一半,你哥哥那10萬我不管,但是我那10萬你說什麼都得還給我,你怎麼說?”
劉光麵紅耳赤,見我咄咄逼人,也有了火氣。
“給就給了!有多大了不起的?果然是城裏的女人嬌貴,吃不得一點虧,這麼點錢要了你命啊!”
“是啊,是這麼點錢,你把錢還給我啊,你別要我的錢啊!”
我現在慶幸當初我結婚的時候,許洋爸媽沒有給我彩禮,我現在能硬著腰杆說話!
那20萬還是我爸媽給我小家庭支出的,無聲無息的就被雪陽拿出來給了婆家,我怎麼忍得下這口氣?
“別說是10萬了,就是20萬了,那也是我的!我們結婚這一年,你哥哥的錢全都拿回了老家,那20萬是我爸媽給我的嫁妝,你們憑什麼拿著?”
“你們現在就馬上給我還回來,不然就寫欠條,否則的話這日子沒法兒過了!”
劉洋被我嚇了一跳,怒吼道:“小玉你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字麵意思,不把那錢還回來,這日子就不過了!那是我爸媽的錢,你憑什麼私自處理?”
“當初說是去炒股,要是真去做了,那也就算了,可你是拿起我娘家的錢回婆家建房,這我能忍?”
劉洋拿我一點辦法都沒有,村裏來的親戚朋友坐在一旁看笑話,不知是誰又來了一句。
“他嫂子,你這大媳婦厲害啊!村裏城裏的女娃娃就是不一樣,還好你小兒子要娶媳婦了吧?聽說勤快能幹,你聘禮給了10萬,挺劃得來嘛。”
“你可閉嘴吧,少在這火上澆油了,沒看到人家正鬧事兒嗎?”
“就是,少說兩句。”
那人的話一出,婆婆和公公的臉色就變了,看著我的眼神躲躲閃閃。
“合著你們全家都騙我是吧?當初是怎麼跟我說的?怎麼?欺負我家沒人是吧?!”
“劉洋你說話!你們家到底是什麼意思?偏心眼也該有個度吧。”
“還能有什麼意思?小玉你能不能懂點事兒?我做大哥哥吃點虧怎麼了?”
劉洋跟我吵了起來。
“我弟弟不像我們,在大城市有工作,有正當收入,他就在農村孝敬爸媽,以後家裏老人仰仗著他的地方還多著呢,你少說兩句,再多說我可要生氣了。”
“那是孝順你父母,關我屁事!我拿他一毛錢了,我長得這麼大吃你家一粒米,吃穿你家一件衣服了?憑什麼我都得我就得吃這個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