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上輩子陸家謀反,我本意想留陸長樂一命。
下旨陸長樂入宮為後那日。
我和太後大吵了一架。
因為本來後位是留給顧婉的。
還是皇子的時候,因為父皇偏愛劉貴妃生的兒子,我跟母後在宮中的日子並不好過。
有次在太學被太子刁難,婉兒出手相救,不然我早就死在那場暴雨中。
這個恩情,我從來沒有忘過。
即便婉兒的父親是先太子太傅。
先太子倒台之後,我還是選了顧婉的父親繼續當我太傅。
立陸長樂為後,確實虧欠了與顧婉的少年情誼。
隻記得和母後爭吵到最後,母後眼眶通紅:
“澤兒,並非母後狠心阻止你,隻是先帝去世匆忙,朝中仍有先太子餘孽,西邊匈奴虎視眈眈,剩下的幾個藩王勢力頗大,而陸振霆手握兵權,陸家又隻有陸長樂一個女兒,我們別無選擇。”
那日終究沒有阻止母後的懿旨到將軍府。
和陸長樂從一開始我的忍辱負重,大概就注定結局不會圓滿。
陸長樂本就霸道,顧婉被封為德妃後處處伏低做小。
辰兒雖在顧婉處不幸夭折,但是我和顧婉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在婉兒被罰跪長樂宮時沒的。
沒人對不起她。
隻要陸家安分守己,她一直會是皇後。
顯然陸振霆狼子野心。
抄家將軍府那日,雨下的很大。
不知陸長樂從哪得知的消息,冒著大雨在太極殿外撕心裂肺的哭喊:
“陛下!陛下!臣妾的父親沒有謀反,臣妾的父親是冤枉的!”
“請陛下明察!”
印象裏陸長樂很少哭泣。
那是第三次見陸長樂哭。
第一次是辰兒夭折。
第二次是陸長安戰死疆場。
想起陸長安,朕突然有些慚愧,少年將軍驚才絕豔......到底是在北擊匈奴中立下過汗馬功勞。
或許同樣可以留下陸振霆一命。
顧太傅適時進諫:“陛下,為君之道不可婦人之仁。”
陸長樂陸長安,怨就怨你們父親浪子野心。
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
臥榻之前豈容別人酣睡!
我終究還是沒見她。
再後來,宮人來傳罪後自盡的時候,我恍惚了好久。
好像有什麼抓不住的東西徹底消散。
後來一連幾日朕都噩夢連連。
得虧是婉兒陪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