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城西郊古玩街。
這是一條曆史悠久的老街,自清末就已經出現,原本是那些達官貴人家族敗落之後,用來變賣家裏資產的地方,後來才慢慢演變成了古玩和藝術品交易市場。
因為曆史原因,30年代到80年代,這條街蕭條了足足半個世紀,直到90年代才重新熱鬧起來。
後來又在附近修建了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使得這裏多了不少南來北往的外地人,隨著客流量增多,古玩市場也漸漸複蘇,變得更加熱鬧了起來。
不過,正兒八經的高檔古玩店和首飾店依然是稀稀疏疏的幾家,更多的還是那些流動的地攤。
一眼望去,街道往前數百米,多的是這樣的小攤位。
這些小攤位,隻不過是用報紙、舊布一類的東西攤開,上麵擺著一些銅器、古幣、陶瓷、書畫,還有玉器什麼的。
攤主一個個蹲在小地攤兒邊,手裏拿著小手電、放大鏡一類的東西,嘴上不停的呦嗬。
楊羽浩一連走過十幾個攤位,都沒有發現感興趣,或者說是值錢的東西。
“怎麼搞的,今天就沒有什麼可以撿漏的了?”
楊羽浩皺了皺眉,心裏嘀咕道。
“先生,我這裏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寶貝,你要是看上我直接開個低價,合適就帶走。”
中年攤主見楊羽浩一直在他的攤前轉悠,滿臉堆笑的招呼道。
“行,我先看看吧。”
楊羽浩隨便翻看了一下,似乎都是些仿製的工藝品。
“先生,你別小看這些古銀幣,可都是有一定曆史傳承的,好好看看吧。”
中年攤主再次笑嗬嗬的介紹。
楊羽浩笑了笑,不置可否,並開始仔細的逐一翻看一大堆銀幣。
突然,一塊外型不怎麼起眼的銀幣吸引了他。
凝神一看,腦海卻浮現出一排關於銀幣的信息:王莽時期的朱提銀.....
好家夥,居然是正宗的國寶級文物!
按照前世記憶,像這種王莽時期銀幣,有一次在拍賣會上拍出了百萬的天價。
“老板,這個銀幣怎麼賣?”
楊羽浩不露聲色的問道。
“這個啊......先生,你確實有眼光,這個是三國時期曹操的曹氏銀幣,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一口價五百元,你看怎麼樣?”
中年攤主接過楊羽浩手上的銀幣看了看,一本正經的說道。
“老板,你這就不對了,曹操根本就又沒有稱帝,那來的曹氏銀幣,再說了,三國時期流通的貨幣好像是叫五銖錢吧。”
楊羽浩故作驚訝,一臉玩味的說道。
“對,對,我搞混淆了。”
攤主見編故事忽悠不成,又換了個說法。
“不過,你說的是史書上的記載,一般真正有收藏和研究價值的東西,都是曆史遺漏的,你千萬別信那些白紙黑字,這銀幣說不定就是.....”
不愧是幹古玩這行的,忽悠起來那是滔滔不絕。
“行了,其實我也不懂,就是看著這個銀幣外型有點特別,想買回去送給我爺爺。”
楊羽浩也跟著胡扯了起來。
“行,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就給你打八折,夠意思了吧。”
中年攤主見楊羽浩有意向購買,就馬上自動掉價。
畢竟他自己心裏清楚,這些銀幣大多數是他收破爛的手上,花了幾十塊錢收來的,自己也認真的鑒別過,根本就不可能是有價值的古董。
“八折?價格倒是合理,可惜我口袋裏隻有398元,剛才吃拉麵去了2元,要不下次我帶夠了錢再買吧。”
楊羽浩裝作一副很無奈的樣子。
其實,楊羽浩心裏也清楚,就是50或者100元都可以買下,隻是不想太坑人,畢竟自己也賺太多了。
“行,行,今天還沒有開張,少2元就當我請你喝茶交個朋友吧。”
中年攤主瞬間笑得和彌勒佛一樣。
錢、貨兩清,雙方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離開了攤位,楊羽浩拿出了銀幣凝神仔細看了看,腦海裏又出現銀幣的相關信息。
不對啊?
難道自己還有純天然的鑒寶能力?就像是昨天收拾趙老四的打手一樣,腦海中無緣無故的出現搏擊伎倆。
楊羽浩皺了皺眉,也沒有去多想,反正重生的事情已經夠離奇了,多一點離奇的事情其實也不奇怪。
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賣書畫的攤子前。
“來,來,各位看一看,這裏有各大名家的手跡,價格絕對低得人你驚叫,快來看,快來選,所有曆代名畫都有。”
攤主高聲呦嗬著招攬生意。
看到堆積如山的畫卷,楊羽浩停下了腳步,隨便掃了一眼,都是些色彩鮮豔的藝術畫,雖然是名家的傑作,但都是一些現代的印刷品。
剛剛準備離開的時候,那攤邊一副陳舊老畫吸引了他的眼睛。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仕女圖》!
凝神一看,奇怪,這次腦海浮現出來的信息比較零亂,而且時隱時現的。
“老板,你那攤邊一副陳舊老畫怎麼賣?”
楊羽浩雖然不知道這次信息的具體含義是什麼,但他曾經身為一個收藏愛好者,多少還是懂行的,覺得這畫應該就是值得下手的精品。
“這副啊,是一個朋友托我幫他代售的,他規定了500元價格,如果你覺得可以就拿走,我不接受議價。”
攤主懶洋洋的說道。
“要500元?老板,你看,這畫的筆功粗糙,筆法隨意,沒有一絲名家的嚴謹,隨便一看就是一副假畫。”
楊羽浩再次走進端詳了一下,點評道。
不過,他已經看出,如果是真的《仕女圖》,那可是顧愷之在一次宮廷宴會喝醉之後所作,雖說寥寥數筆,看似粗糙,隨意,卻暗含飄逸,神韻,絕對是書畫的極品。
“真假靠眼力,我朋友開出了最低價,你看喜歡就拿走吧。”
攤主再次表明了態度。
“行,我倒是挺喜歡的,.....既然是這樣,那我也就不講價了,就500元吧,老板,麻煩你幫我包裝一下吧。”
楊羽浩爽朗的答應了下來。
就生意門道這塊,他已經是滾瓜爛熟了,老板這說辭,明顯就是一種欲擒故縱的營銷法。
拿下這兩件物品,楊羽浩頓時信心倍增,單一個王莽時期的朱提銀就可以妥妥的賺上百萬,不過眼下的行情最多值個三,五萬,要想值百萬估計得等到2005年左右。
但不管怎麼說,花個400來塊拿下王莽時期的朱提銀,怎麼說都是撿了個天大的漏。
“還是先把這幅《仕女圖》處理掉吧,帶在身上也麻煩。”
楊羽浩嘀咕著就朝那些大古玩店走去。
目前的燃眉之急就是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