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的問題解決了,可現在三個巨大問題擺在莫小雨麵前。
攝影師的問題,她得提前解決,還有主播。這兩個大問題,直接影響到項目中後期的成敗,不能忽視。
還有最要命的:資金。
沒錢什麼都做不成,可偏偏這個時候井嵐的媽媽手術住院,她想鐵麵無私的要錢,還真就做不到。
也沒轍,她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寄希望於會有奇跡發生。
那段時間,莫山的狀態好了不少。
從前,他經常一個人坐在工廠門口的石階上發呆,現在也沒機會了,他既要忙著廠裏的事兒,還要時不時的去老宅,看陳剛那幫人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整個大富春的狀態都跟從前大不相同了。
光是從車間師傅們敲擊的節奏聲中就能聽得出來。
明明是同樣的鍛造工藝,但如今的鍛打聲卻比從前歡快了很多。
張慶發住進了廠裏,據說每天也都是哼著小曲兒走的。
張慶發是多麵人才,加工手藝有,還很出眾。京劇小曲也是一絕,他都自嘲,當初不進鐵匠鋪,他現在應該是個名角了。
這天,廠裏來了個南方老板。
他是做連鎖生意的,專門買各地的特色文化產品,經過文集的時候,就直奔大富春去了。
了解了解大富春的現狀,順道做一下考察,看有沒有跟大富春合作的必要。
對於大富春來說,這顯然是個絕佳的機會。
能上著名連鎖品牌的櫃台銷售,那可不是單純的銷量上的提升,對大富春知名度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人名叫楊卓,以前是做文化生意的,後來經人指點做起了連鎖生意,在國內做的很大,知名度也很高。
楊卓來大富豪,莫山緊張的不行,他當然也想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本來打算待一天,有了主意就立馬回去,可第一天看到大富春的車間,檔案館之後,楊卓的興趣就被徹底激發出來了。
他見過很多打著老手藝名義的工廠,背地裏其實都是車間流水線,跟純手工沒有半點關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楊卓才從南方飛到北方考察大富春的工藝。
大富春的所有加工環節幾乎都是手工,每把剪刀的鍛造要求都出奇的高。尤其是大富春的上代產品,雖然價格偏高,但在楊卓看來,那已經是是藝術品的高度。
觀察了一天,楊卓沒有當天回南方,在附近的酒店住了下來。
當然,費用上都是莫山安排,這沒有什麼好說的。何況做了這麼多年的工廠,老板來了沒有當天走意味著設麼莫山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顯得很興奮。
第一天看了車間和檔案館,第二天楊卓又看了大富春的產品和經營狀況,有了粗略的了解。
大富春的經營狀況可以說十分慘淡,但楊卓對此並不意外,也並沒有表現出嫌棄的意思。
整個行業基本都是這樣的狀態,踏踏實實做老手藝的工廠,多半都已經餓死了,大富春能撐到現在,就不簡單。
中午吃完飯,楊卓終於說起了合作的事情。
“大富春的產品我還是很滿意的,不過,你們新一代的產品工藝水平上有下降,我知道,你們這也是無奈,不迎合市場的口味,大富春估計也撐不到今天。我覺得我們有合作的基礎。”
到底是做大生意的人,說話密不透風,明明已經有了合作的決定還得說成是有了基礎。
這種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楊卓要提條件了。
隻有答應了他的條件,合作的基礎才算紮實了,雙方也就能進行下一步了。
“楊總,大富春能走到今天的確不容易,您這樣的企業家,能看上大富春是我們的榮幸,有什麼要求您盡管提,我們可以商量。”
莫山適當的恭維幾句,雖然表現的有些迫切,但姿態拿捏的也算是恰到好處。
“如果合作話,我們肯定會選上一代產品,工藝上應該沒問題吧?”
“這個當然沒有問題,我們隻是暫時擱置上一代產品,並沒放棄。”
“那就好。”
楊卓頓了頓突然說道:“我還有個問題。聽你們師傅說,大富春最近要走電商路線了?我們這邊還是希望大富春能放棄這個打算。”
莫山有點懵了,合作過那麼多的商家,莫山還是第一次碰到想合作要放棄電商路線的要求。
看莫山有點遲疑,楊卓隱晦的留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把秘書留在了大富春,自己回酒店休息了。
臨走還大有深意的說了一句:“我們明天下午四點的飛機,回南方,到時候希望莫總能給我一個確切的答複。”
楊卓走後,跟楊作的秘書聊了一會,莫山才大體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楊卓是要打造一個全國連鎖的老品牌集合地,在高端消費市場上攥住老品牌這塊領域。
直播電商是時代的風口,楊卓自然也清楚,不過,他的野心很大。他想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和資源渠道,去打造屬於自己的直播帶貨基地,通過同類高端消費品的壟斷式經營,達到搶占品類市場的目的。
眼光放眼全國,這個胃口不可謂不大。
秘書告訴莫山,以楊總的銷售鏈規模,一旦合作,前期每個月都能有幾十萬的訂單量,後期上百萬的訂單也不是沒有可能,一旦直播電商的渠道打開,後麵的銷量那就真的是沒辦法估量了。
說實話,莫山動心了。
就算是前期幾十萬的訂單量,也足以養活大富春工廠了,一旦後期訂單量起來,大富春就真的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了。
雖然動心,但莫山還是冷靜的,他沒有當即答應,而是說要考慮一天,明天一定會給楊總確切的答複。
隨後,莫山就把張慶發和莫小雨他們叫了回來,把楊卓談合作的事兒告訴給了眾人。
張慶發差點跳起來:“老莫,這還有什麼好討論的,光是每個月幾十萬的訂單就夠我們活下去的了,真能到上百萬的訂單量,咱們就成了啊。”
莫山拍了拍張慶發的肩膀,讓他先冷靜下來:“我總覺得這件事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總覺得哪裏別扭,你們不覺得?”
的確,這件事怎麼看都像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太像了。
大富春做了這麼多年的線下營銷,從前的店鋪規模也不小,全國大大小小幾十個直營店,對全國市場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
張慶發也回過味來:“要說線下市場咱們的渠道少、模式舊,我其實是不太相信的,咱們之前的團隊也不差。這楊卓怎麼就那麼有信心,能帶這麼多老字號衝出重圍?這事兒似乎真不簡單。”
小飛幾個人本來是應該生氣的,畢竟這個時候莫山提出這個,他們的項目怎麼辦?
可莫山這麼直白毫無遮掩的告訴他們,那種感覺也就沒那麼強烈了。
“他們的網站有麼?給我台電腦。”
隨後,小飛就去了旁邊,鑽研起了楊卓的公司官網。
很快,小飛就搞到了一些內部資料,還有一些跟楊作合作過的老字號品牌。
其中有一家做宣紙的,莫山認識,以前打過交道,但並不算太熟。
電話直接打了過去。
“莫總,多少年沒聯係了,怎麼,有什麼事兒?”
莫山把楊卓來談合作的事兒說了。
對方回的很痛快:“能賺錢,真的能賺錢。”
聽到這話,陳剛的臉色瞬間暗了下去,項目好不容易才走出了第一步,這就要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