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揣測凶手心理
“北、京、烤、鴨?”
廖凡東看西看,眼神都快把照片戳出洞來也沒明白吳淞的意思。
吳淞將照片按照先後順序,排列好給廖凡看。
“看到沒,片皮鴨,最嫩最好吃的部位,精心切片擺放,然後將肉和骨頭分離分別擺盤......”
這麼一說,還真是那麼回事,要真是烤鴨,這骨頭和肉恐怕會做成椒鹽鴨肉和鴨架湯吧!
廖凡吞了吞口水,胃裏麵又是一陣翻江倒海,估計這片皮鴨也有段時間吃不下去了。
“師傅,現在我們怎麼辦?失蹤人口那邊沒有任何線索,也就是說,死者很可能是單獨一個人在這裏生活,不然上班的地方沒出現,家裏也不在,肯定會有人來報案吧!”
案發已經整整十二天,各個警局都沒有收到失蹤報案,DNA庫裏也沒有匹配的數據,案件陷入了難題。
目前警方能做的,就是依靠已經發現的,可能有用的線索來進行地毯式搜查。
他還記得,當年那個碎屍案,在經曆了一個多月的搜索之後,才找到頭顱,如果凶手有意模仿,那拋屍手法上應該也會雷同。
根據前麵幾個藏屍袋發現的情況,吳淞恐怕是猜中了。
凶手沒有把藏屍袋丟棄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這些拋屍的地點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人口密集,屬於鬧市區。
吳淞讓廖凡拿來了學校那個片區的地圖,他們發現拋屍的地點,幾乎將學校圍成了一個圈,這就說明,凶手不但熟悉學校周圍的環境,還很有可能長期在附近某個地方進行活動。
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現在隻能破釜沉舟試一試,否則,凶手很可能會逃離,或許也有可能跟那起案件一樣,最後真相石沉大海。
“廖凡,你帶一隊人,找蛙人一起,去護城河附近搜索。通知靳宸,讓小李帶二組去橋蔭路後麵的江邊公園搜查。”
說完,他立即動身,自己帶了一組人,擴大學校附近的搜索範圍,進行地毯式搜索。
吳淞幾乎是把學校翻了個遍,周圍所有的住戶,小區,店鋪都受到了盤問,小到街邊的乞丐,大到商業樓物業政府部門,吳淞不敢放過任何細節。
而廖凡那邊,蛙人在護城河內,來回搜索了兩天兩夜,一隊人沿著護城河兩邊走了近二十公裏,也沒發現人頭。
但是,廖凡卻發現了另外一樣東西。
在護城河靠近兩區交界的地方,廖凡發現了一件血衣,裏麵還有一雙帶血的棉布手套。
他立即通知了吳淞,吳淞此刻正在對學校一公裏開外最大的菜市場進行盤查,在靳宸和物證檢驗同事的幫助下,很快對廖凡帶回的證物進行了調查。
吳淞趕回來的時候,小李帶隊的那組人,正在江邊打撈可疑物品。
沒想到經過三天的搜查,會有如此大的突破。
廖凡被吳淞的辦案邏輯感到驚歎,他一見到吳淞,便急切詢問。
“師傅,您是怎麼知道的,這幾個地方可能有發現。”
吳淞看了一眼廖凡,輕笑一聲回答。
“帶入罪犯的思維模式,如果你是凶手,你會怎麼做?”
廖凡皺起眉,這個他實在帶入不了,他也沒那個本事,能把屍體分成這麼多份,何況那肉還切得那麼薄。
吳淞笑了笑繼續說道:“凶手對屍體的處理,確實很專業,但是凶手的其他方麵可不是專業的,相比之下我們才是專業的,警察有時候和凶手一樣,需要的是犯罪邏輯。”
檢驗報告都沒出來,所以吳淞也願意花時間來帶帶新人。
“為什麼凶手會把藏屍袋放在鬧市區?為什麼要單獨把頭顱藏起來?”
凶手是害怕的,他可以冷靜的給屍體清理,切片,碎屍,但他一定也會害怕,害怕被人發現,害怕被繩之以法,害怕失去人生自由。
這也表示,凶手在下手的時候,就清楚地知道,這件事的後果。
為自己延長逃脫法律製裁的時間,所以他切片,碎屍,單獨藏起頭顱。
處理屍體顯然花掉了他很多時間,一種近乎於藝術化的處理方法,讓他沒有簡單的將屍體一同打包丟棄,而是選擇了模仿作案。
正常的人,恐怕在犯案後都難以自拔,那種恐懼和興奮纏於一身,他需要冷靜,吹吹風,讓頭腦保持清醒,然後處理剩下的事情。
比如帶血的衣服,比如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