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濂等了兩刻鐘後,掌櫃的領著一個穿著一件洗的發白並且打滿補丁的長衫的男子進門,男子四方臉,麵黃肌瘦,但目光堅定,表情有點木訥,一看就是忠厚老實之人。
“宋秀才,這個便是我的堂弟,叫羅誌,是個木匠,木匠手藝也是遠近聞名的好。”掌櫃與宋濂介紹道。
接著便又對羅誌說:“堂弟,這個就是我跟你提到的宋秀才,他現在要找木匠幫忙幹活。”
“宋秀才好,在下便是羅誌”羅誌聽了,連忙拱手行禮。
宋濂回應道:“羅木匠,你好,相比我要找個木匠的事掌櫃已經跟你講了,但我在這裏還是再跟你講一遍。”
“我現在要找幾個木匠幫我做一個活計,這個關係到以後我跟陳先生的書坊生意的,所以我找的木匠一定要品性過關,”
“那我再說下我的條件,你在幫我們做的任何關於我們的活計後都不得跟任何人提起,更不能將這技術私自使用,否則便要賠償我50萬錢。
你看如果這個條件能接收,我便給你每個月600錢。”
羅誌一聽這每個月600錢,比他自己去幫人家做活計高出了近一倍的價格,至於不要泄露這項技術,羅誌覺得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別人賺錢的生意肯定不想讓人知道。
“宋秀才的條件我能接受,但是我想以我一個人的肯定是有限的,您看是否需要多兩個人呢?”
“這邊自然是想多找幾個,但是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有羅木匠的品質,所以我們還要慢慢去尋呢?”宋濂回應道。
“我有兩個徒兒,自幼跟著我學習木匠之術,兩個也是孤兒,當初我也是好心收留,並教他們木匠,就是不想看他們流落街頭,你看能否用我這兩個徒兒。”
說罷羅誌又忙補充道:“雖然他們年紀尚輕,但是也跟著我學藝多年,現如今他們的技藝也是與我不相上下的,隻不過看著我這一家老小沒人照顧,才一直不肯出去自立門戶。”
羅誌這麼一介紹,宋濂也明白,他的兩個徒兒也是有情有義之人。
“既然羅木匠開的口,而且也是跟著你長大的,我相信你的人品,自然你養大的孩子的人品也不會差的。
你看有時間把兩個孩子帶過來,我看看要是合適也可以跟著你一起做,這樣更好,我也就不要再去費力找人了。”便回應了羅誌的話。
羅誌聽到宋濂這樣說,就知道宋濂有意幫襯他的,心裏甚是感激。
“現在就可以見,我剛才在來時,已經帶著他們一起來的,”
於是轉身便把門外的兩個徒兒領了進來,進來後讓兩個徒兒分別自我介紹了下自己的名字。
兩個徒兒一個叫李山,今年十二歲,一個叫劉恒,今年十三歲。
宋濂見這個兩個孩子目光清澈,身材也是有點營養不良的瘦肉,但一身的衣服雖然舊但是也漿洗的幹淨整潔。
便點頭對羅誌說:“羅木匠的兩個徒兒看著也不錯,這樣,明天就跟著你一起過來,我們明天開始做雕版的活計了,他們一天的工錢就按照羅木匠的一半,你看是否接收。”
羅誌聽了,高興不已,有點語無倫次。
“好,好的,接受,宋秀才,我明天一早便帶著他們過來。太謝謝您了。”
“不用謝我,隻要你們能把我的要求做到,我一定不會虧待你們的。”
羅誌連忙點頭稱:“一定,一定”。
掌櫃的在旁邊也連忙附和道:“宋秀才,您就放心吧,他們一定會按照您的要求來的。”
宋濂也點頭,至此,雕版的木匠已經找到了,明天就可以開始投入製作和拓印了。
事情已談妥,掌櫃和羅誌也跟宋濂提了告辭,便離去。
路上羅誌也非常感激堂哥。“堂哥,此事真的萬分感謝你,要不是你,這活計也落不到我頭上,有了這個活計,我就能抓好點藥,我爹和奶奶的身體也能快點好起來。”
“不用感謝我,要謝還謝宋秀才,是他用你的,而且宋秀才也是個好人,隻要你好好做,日後定不會虧待於你的,你看看我現在在書坊就知道了,所以安心跟著宋秀才,日後隻定衣食無憂的。”掌櫃的拍拍羅誌肩膀道。
羅誌忙點頭,表示自己聽進去了堂哥的話,也會好好為宋濂做好活計。
掌櫃看著堂弟也是感慨萬分。“我也是希望你越來越好,我這叔叔也是命苦,你跟著宋濂日後定不會再過這樣的日子,所以你要把握機會。”
“我就不再誰送你了,我書坊還有事情要處理,你們自己回去,安排好家裏的事,明日一早待著兩個孩子過來茶樓找宋秀才便是,萬不可遲到。”
羅誌應下了。目送堂哥離去,而後便領著兩個徒兒往家裏趕。
路上一個徒兒劉恒問道:“師傅,明日我們便要來這裏做工了麼?”掌櫃的拍拍羅誌肩膀道。
羅誌耐心的回道:“是的,從明日開始我們便要來這裏給宋秀才做工了,你們要記得,我們來做工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跟別人提起,也絕對不能跟別人透露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明白嗎?”
“宋秀才是個好人,既然敢開那麼高的價格,就說明這東西很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嘴巴。”
此時的羅誌叮囑自己的徒兒不能泄露任何信息,也純粹是因為宋濂開看高的工錢和人品,答應的事一定會做到的。而並非是意識到自己將要做的東西對未來整個國家的文化傳播帶來多大影響。
而自己也因為這次的機會,從此一步一步跟著宋濂而走向人生的巔峰,一直到多年以後,自己兒孫滿堂時,他還會時不時的開口談到,當年就因為宋濂的一次善舉,而自己做到言而有信,才讓自己有如今的成就。每每想到今天都久久不能平靜。這是後話了。
兩個徒兒懵懂的聽著師傅的教誨,在日後也從師傅的言傳身教中學習到了跟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並此後一直與師傅跟隨者宋濂,而後他們的人生也是很多人無法企及的。
當然此刻他們誰都沒有往這些方麵想,隻想著能如何賺得這工錢。
羅誌回到家後,便對父親和奶奶說起了堂哥介紹工作的事,也跟父親和奶奶說了是給堂哥的老板做木匠活計,工錢這塊也沒有隱瞞。
父親和奶奶聽後便對羅誌說道,既是你堂哥介紹的,那應是不錯的,看給的工錢也不低,相比幹的活計也比較特殊,所以你們一定要按照東家的意思來。
不得不說羅誌的父親真相了,果然薑是老的辣,幾句話就聽出了裏麵的乾坤了。
“此次活計不止我一人過去,李山和劉恒也會跟著一起去做,那日後照顧奶奶就隻能是父親您多費心了”。
羅父擺擺手道:“去吧,照顧你奶奶的事情有我就可以了,你放心吧,我現在身體也慢慢好起來了,不用多久就能慢慢痊愈的。”
羅誌點點頭,他深知父親的病情是心病,這些年也慢慢的走出來了,隻不過身體還沒完全恢複過來,所以還需要些時日。
因此便不再多言了。
羅誌安排好了家裏的事,便去準備明天帶去做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