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邊書坊和宋濂的名氣越來越大,整個縣城裏四處都在討論這新的話本子裏故事。
大家對於用紙張寫的畫本子興趣極大,一方麵是對紙張這個興新玩意感興趣,另一方麵是畫本子的故事是他們從來沒有聽過的,而且價格比他們之前買的竹簡的話本更便宜。
由於話本的火爆,漸漸的也在其他縣城流傳起來。對於紙張這個代替竹簡的新事物,很多人都抱有極大的興趣,畢竟這玩意能關係著整個社會的讀書人,能改變關於知識獲取的方式,因此對於紙張的產生也吸引了當地知府大人包龍星的注意。
終於在包龍星知道關於紙張的話本子事情後的第二天,對身邊的管家說道:“你去給我買幾本紙張寫的話本回來,我要看看這紙張到底是何物。”
“是,大人”管家彎腰回道。
一刻鐘後,管家手裏拿著3本紙張寫的話本回來,彎腰雙手呈上:“大人,您要的話本子已經給您買回來了。”
包龍星趕緊放下手裏的茶杯,結過管家遞過來的畫本子。心裏大為震驚。
沒想到紙張竟是這樣薄如絲帛的紙張,並且還比絲帛要輕上些許。
立刻意識到紙張寫的話本能被大家喜愛的原因。
同時也想著設想,要是能把紙張在全國推廣使用,那麼將對讀書人是一個極大益處。
並且如果全部都使用紙張,對於朝廷來講公文的書寫和保存也是,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得不說,包大人確實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思及此,包大人趕緊問:“你知道這紙張時何人所為?”
管家答道:“啟稟大人,據奴才聽聞,是一個叫宋濂的秀才所出,而且他們還開了個書坊,專用於出售紙張和話本子呢.”
包大人一聽,吩咐管家:“給我備馬車,我要去哪書坊瞧瞧!”
仆人頷首回:“是”,便轉身出了房門,去準備馬車了。
半刻鐘後,包大人坐著馬車往書坊而去,駕車的是剛才那管家。
馬車行了兩刻鐘後到達了書坊門口,包大人剛掀開馬車的簾子,就瞧見裏麵極為熱鬧,人數頗多。
便下了馬車,進入了書坊,一入門便看到左右兩邊分開擺放著白紙和畫本子,大家都在討論話本上的故事,或是討論著紙張的妙用。
隻聽到其中一人說:“這三國的畫本子確實不錯哦,我已經看過2本了,還意猶未盡啊!”
另一人回道:“王兄,別說是你了,就是我平常不愛看書的人,我也看了好幾本了,這不今天又來買,這畫本子比竹簡輕多了,我到哪去都可以隨身帶著呢。”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不但容易攜帶,而且價格比竹簡的還便宜啊!”
包大人聽到此番對話,對管家吩咐:“你去將這宋濂給本官尋來,本官有話要問他。”
管家趕緊過去找到店裏的掌櫃:“掌櫃的,請問宋濂宋秀才在麼?我家大人想見他”
掌櫃的回頭一看是知府大人,忙回複道:“送秀才在茶樓與老板商量事情,大人可以去茶樓找他便是了。”
於是包大人與管家有來到旁邊的茶樓,進入茶樓後,看到茶樓也是熱鬧至極,座無虛席,讓管家先別找宋濂,自己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來,聽著宋濂在講三國
“話說這東漢末年,黃巾賊出,天下大亂。
中山靖王後劉備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聲歎息。
被身後的本地屠戶張飛見到,就厲聲問其故。劉備見這個人相貌不俗,
就相互介紹並且說出了歎息的原由。
張飛一聽此人出生不俗,談吐間也相當投契,就拉著去酒館準備邊吃邊說。
正到門口,又遇一人嚷著急切投軍”
包大人聽的入迷了,直到宋濂講完整個故事,茶樓響起了熱烈的鼓掌聲以及叫好聲,包大人還意猶未盡的反應過來。
熟知包大人的達人都知道,其實包大人生平也沒有其他多少愛好,而這說書的講故事便是其一。
包大人今日聽宋濂一說,猶覺過癮。便回頭對管家道:“你去將宋秀才請過來。”
管家頷首稱是,便去找宋濂了。
宋濂此時剛下了說書人的位置,打算去後院看看紙張生產的情況。
便聽到有人喚他:“宋秀才,請留步,我家大人想見您。”
宋濂一聽“大人”兩個字,心裏犯嘀咕,貌似自己也沒做什麼不好的事,應該不至於會惹到官府吧!
畢竟宋濂作為一個穿過去的人,某些思想還是保留現代人的思維,總覺得要是當官的找,估計沒好事!
心裏邊嘀咕,邊點頭,然後跟著管家一起來到了包大人坐的角落。
在宋濂看來,這個穿著雖不名貴,但卻蕭蕭肅肅,爽朗清舉,眉目間散發著一股正義之氣的威嚴男子,麵露微笑。對包大人好感提升了幾個度。
宋濂見到包大人後,拱手對包大人行禮,行完禮:“草民宋濂,見過大人,不知大人找草民所為何事?”
包大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宋濂,看著眼前這麵目清秀俊朗,一身文人氣息,眼神透露著自信,即便見到自己也不吭不卑的男子。
立刻從剛才喜歡聽他說書,到此時是徹底喜歡上了宋濂,欣賞溢於言表
“來,來,來,這邊坐著,我們細細道來”便對宋濂說。
包大人邊說道邊指著旁邊的空位。
宋濂聽畢,在一旁空位坐下。
“我今日才找你,是確有一事想詢問於你,還望你如實回答”
宋濂一聽,趕緊正了下身子道:“大人請問,草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此時宋濂心理有點打鼓了,非常不確定自己是否在這個朝代幹了什麼驚為天人的事,而讓官府找上門來。
包大人點點頭,便問道:“我見現下在縣裏流傳著那用紙製的畫本子,聽說那紙是你製作出來的,確有其事?”
宋濂一聽是關於紙張的事,瞬間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拱手並點頭道:“是的,大人,這如今市麵上傳穿的紙張確實是出自草民之手。
草民乃一介書生,之前整日因為習字讀書而與竹簡打交道,草民深知竹簡書寫與攜帶的不便,
草民便想著,若有有一種物品能替代竹簡,而又如絲帛一般輕便,那用來書寫和攜帶是再方便不過了,
於是草民便日思夜想,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潛心學習,並經曆了無數次的實驗,最終將這紙張製作出來了,也就是大人您現在看到的這紙張了。
草民以為,這紙張不僅是讓我們讀書習字跟家方便,而且也更與保存和攜帶,並且成本比起竹簡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