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向陽而生向陽而生
南瓜

第1章

看了那麼多漫漫追妻路的話本,沒想到有一天我也深陷其中。

可沒有追妻,我已經是具冰冷的屍體。

我變成一縷孤魂,縈繞在皇宮四周,看著傷害過我的男人,在我死後三天,他才又裝作深情的樣子,抱著我的屍身痛哭。

我定定的站著,沒有什麼情緒。

看著他痛苦的臉龐,我心中生出些欣慰來。

他越難受,我心裏就越是暢快。

1

我死之後,越發肯定宋聞景不曾對我有半分真心。

小太監去稟報死訊的時候,他還以為又是我的什麼把戲。

因為死之前我剛對他耍了性子,因為他要抬納蘭公主進宮,我在勤政殿聽到他要為她專門修漆宮牆,他曾告訴我讓她進宮隻是為了大局,可若真的隻是為了大局,何需如此。

很早之前,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與納蘭公主見過麵,他一直以為我不知道。

就連他與我大婚之夜,醉酒之際嘴裏還是她的名字。

昨日十五,本該是他留宿中宮之日,可因為禮部一句尚需定奪,他便撇下我一人離去。

這一樁樁一件件,壓的我終於忍受不住。

最終,宋聞景丟下一句,「皇後,注意自己的分寸。」

皇後,他這樣疏離的叫我,卻在禮部前喚納蘭公主的閨名,為何不像這般叫她容妃呢?

宋聞景說我是無理取鬧。

可他不知道,納蘭詞州不過是這些細微之事中的一件而已,我不想讓爭吵越演越烈,主動轉身離開寢殿。

2

可不想我竟如此不幸,本想去千鯉湖散心,就沒有帶人一同前往。

我正盯著湖麵發呆,卻不想被人從背後推了一下。

我不懂水性,掙紮了幾下便徹底沉了下去。

小太監發現去勤政殿稟報的時候。

宋聞景一臉的不耐煩:「皇後到底鬧夠了沒有,還有沒有點中宮該有的端莊?」

小太監不敢言語,我的貼身侍女來到勤政殿。

「陛下,皇後娘娘沒有胡鬧,昨晚皇後娘娘出門散心,溺斃在千鯉湖了,現在屍身在正殿擺放。」

我的屍身還未被清洗,雖被嚴嚴實實的蓋著,卻渾身散發著一股水鏽味,右胳膊露在外麵,胳膊被泡的發白。

宋聞景蹙眉盯著那隻腫脹的胳膊,手腕上還帶著個款式老舊的金手鐲。

發白的胳膊襯得手鐲格外刺眼。

那隻手鐲,是宋聞景母妃離世留給他的,那時候他還是個不受重視的皇子,我陪著他守在他母妃靈前。

他當時臉色平靜,語氣卻透著絕望,他說以後自己就是一個人了。

我從他手上拿過這隻手鐲,在他麵前戴上。

我隻想他能開心一點。

我舉著右手說道:「這個鐲子歸我,宋聞景,我一定會一直陪著你。」

所以,他不會一個人,也不會受人欺負。

他當時的反應我記不清了,可我倒是感動了許久,現在想來,當時他應該是生氣吧。

他想陪著他的人,一直都另有其人啊。

3

宋聞景死死的盯著那隻手鐲,眼神暗了下去。

他看起來很是平靜,隻是臉色有些蒼白。

小太監告訴他:「現場沒有什麼痕跡,隻是,掉落了一串手鏈,不知是不是皇後娘娘的。」

不是的,那是之前柔妃進宮,看她思念家人,我特意去寺院為她求的。

我被推進湖中掙紮的時候,她都沒有回頭。

真是倒黴。

我站在宋聞景麵前哭,我自小怕水,嚇死我了。

不過好在,他不打算掀開白布看我,我現在肯定醜死了。

宋聞景出寢殿的時候踉蹌了一下。

他在牆邊駐足良久,他肯定在想要怎麼和我的族人交代,可我的家人都為他守護江山戰死了,族人不過是趁機討些利益。

宋聞景給了好多金銀說是補償,我也並不意外。

鳳宜殿一時間掛滿了白幡,我挺討厭白色的。

宋聞景隻是略看看那白幡,就又轉身回了勤政殿。

我瞪大雙眼想從他蒼白的臉上找出一絲悲傷。

哪怕一點點,就為我留一滴眼淚呢?

就連他身邊的太監都不免為我難受了好一陣,這麼多年的夫妻,怎麼著也得哭兩下意思意思吧?

可惜的是,我沒找到。

4

我跟著宋聞景來到勤政殿,他坐在龍椅上發呆,像是突然有些發懵。

不隻是他,連我都覺得像是做了場夢。

明明昨天我還好好的,還因為納蘭公主進宮的事和他發脾氣,可今天,我就死了,還成了一縷孤魂。

我死了,整個身體被泡的腫白,千鯉湖的水還沒來得及供暖,深秋的湖水冷的刺骨,我死之前的每一刻都異常痛苦,而現在,我還渴求從我夫君身上找出他其實也喜歡我的蛛絲馬跡。

真是可悲又短暫的一生。

或許明天太陽升起,我就會魂飛魄散。

宋聞景瞪著眼拿著那本奏折看了一夜,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第二天是陰天我還沒有消散,我轉頭去找宋聞景。

他正和禮部商議容妃進宮的事,他要親自去納蘭部落,看一看新征收的領地。

哦,對,他要娶納蘭詞州了。

去年,納蘭部落來降,納蘭詞州進宮參加晚宴,而那場晚宴,本是宮中不曾舉辦的。

那之後我們就開始頻繁的生氣。

我記得我有一次氣急了,口不擇言道:「宋聞景,你是不是想把納蘭詞州抬進宮裏,是不是還要廢後啊!」

他站在窗邊,俊逸的臉龐沒有任何表情,就那樣冷淡的望著我,不曾開口。

其實說完我就後悔了,還是我自己找了台階下,邊讓侍女拿出珍藏的瑪瑙邊說道:「柔妃的孩子就要周歲了,陛下看這瑪瑙送他可還合適?」

他嗯了一聲。

於是我們又和好,倆人都若無其事的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

5

宋聞景簡單收拾了桌麵,我以為我死了他至少會難過幾天,可是顯而易見。

我的死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甚至連娶納蘭詞州進宮都沒有什麼耽誤。

我沒想過我死了之後他會是這樣的,這樣規律的上朝下朝,晚睡早起。

他的日子按部就班,除了有時候會盯著奏折發呆,他的生活好像沒有我的出現一樣。

說不定迎了納蘭詞州進宮後,就又找理由直接封她為後了。

反正我也已經死了。

真奇怪,我都成了孤魂,居然還會感受到心痛和難受。

我感覺身體輕飄飄的。

聽著禦駕出征的聲音,我本想跟著宋聞景一起去的。

可是,即便我去了又能如何呢。

他們若是在我麵前互訴衷腸,傾訴這些年來的思念,我又能如何,我躺在床上盯著帳頂,在寂靜的屋子裏回憶我和宋聞景的點點滴滴。

我一直知道他不喜歡我。

可我沒想到,陪在他身邊多年,他對我甚至連一旁的侍女都不如。

6

我和宋聞景認識的時候,他還是最不受重視的皇子。

我是相府的千金,太後讓我到皇宮裏陪她。

從慈寧宮出來,我站在千鯉湖看魚,宋聞景好奇的站在不遠處,仔細小心的望著我。

正所謂,食色性也,宋聞景漂亮的像個瓷娃娃。

眼睛亮晶晶的盯著我,我就這樣一頭栽了進去。

結果可想而知,整日裏我剛靠近他,他就躲到別處。

那時候我還小,隻想著每日能見到他就好,可沒想過這樣的行為會給他帶來困擾。

在我又一次攔住宋聞景送給他糕點的時候,他定睛看著我,「你沒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嗎?」

我當時沒聽懂他話外的意思,笑道:「我要做的就是跟著你啊。」

說完,我還舉著手給他看做糕點時燙傷的地方。

「你看,好疼的。」

他的目光從我指的地方掃了一下,漆黑的雙眸定睛看著我,眉頭緊蹙說道:「阮雲清,你做這些隻是自我感動,你的這些行為會給我帶來很多困擾。」

我眼眶發熱,他停頓了下還是開口。

「而且,我不喜歡你。你很好,可是我不喜歡你這樣的姑娘,你明白嗎?」

我這樣的姑娘。

我撐著頭看向千鯉湖的水,我知道宋聞景的意思,我中規中矩,和其他大臣家的小姐一樣隻知道學習賢德。

他喜歡的是納蘭詞州那樣,豪放直爽,可以與他談天論地那樣的女子。

從那之後,我就在宋聞景的世界裏消失了。

做人要懂得分寸的。

7

後來爹爹問我,到底喜歡宋聞景什麼?

就因為那張臉嗎?

為什麼他那樣對我,我還是不肯迷途知返?

到底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那次從皇宮回來的時候,看到他在城門口給那些乞討的人分他僅存不多的食物。

下著細雨,他一個人身形單薄,耐心的蹲下身從懷裏掏出些饅頭和糕點,然後均勻的分給那些饑餓的人。

他當時的側臉很是溫柔,我恍惚的望著他,那場雨更像是落在了我心裏。

我很想和他說,我也是個沒有家的人,母親早逝,爹爹雖然對我不錯,可後來有了繼母,我便再也沒有體會過任何親切了。

他對他們都那樣溫柔,對我會不會也能有這樣的溫柔呢?

可是現在想想,他所有的溫柔,都給了除我之外的人。

8

宋聞景三天後就回來了,我就這樣在床上躺了三天。

但很奇怪,他明明可以直接進來,可卻挺身站在宮門口。

就好像在等人迎接一樣。

以前我活著的時候,每次他從各地巡撫回來,我都會守在宮門口等他。

有時候他有事耽擱了我就在門口一直坐到晚上,等看到他的身影,我就跑過去笑著和他講話。

他會不動聲色的避開我,淡淡的丟下一句:「皇後,天色已晚了。」

我每次都會命人給他準備好多愛吃的菜,因為我知道巡撫的時候吃的肯定不好。

我的侍女注意到宮門口的人,連忙上前。

「陛下,明日便是下葬之日了,這是娘娘生前說給容妃娘娘的見麵禮。」

侍女雙眼續滿淚水,不卑不亢的舉著那隻玫瑰發簪。

那隻發簪是我剛嫁給宋聞景的時,回門後自己掏錢買的。

那時候,我拉著他去廟會,走到飾品鋪前,他一眼就看中了這隻發簪。

攤販看著宋聞景道:「公子,這發簪可是獨一無二的,送給你家小娘子正合適。」

許是攤販的話,宋聞景猶豫了下還是放下了簪子,我是趁他不注意又轉回去偷偷買的。

那時我還以為是他沒錢買,現在看來不過是他不願意買給我。

9

宋聞景目光直直盯著那木棺,聲音嘶啞道:「放到皇後木棺裏吧。」

他朝著寢殿走去,腳步沉緩。

寢殿裏有些暗沉,桌麵上還有些雜亂的書籍,那是我和他吵架後沒來得及整理的。

他在寢殿門口站了好久才緩步走進來,我縫了一半的絨帽放在窗邊,他隻是愣了愣,我以為他會隨手丟掉,他卻好好的收在一旁,開始收拾散落的書籍。

我從來不知道鳳宜殿竟會如此安靜,他收拾完東西,隨意的躺在床上,好像有些疲累。

這次去納蘭,他好像格外疲累,眼睛裏充滿了紅血絲。

難道,此次去納蘭情況不對?

今晚不是納蘭詞州進宮的日子嗎?他為什麼會來這裏。

他眼睛瞪的大大的,卻很空洞,直直的盯著麵前的衣架,那上麵還掛著我的外衣。

過了不知多久,他輕輕的吐出一句:「皇後。」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