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私底下偷偷摸摸的忍不住議論紛紛,澹台月的凶殘行為。
動不動便屠殺人家滿門,實在是暴君行為。
心中雖然憤憤不平,可誰也不敢做第一個觸怒澹台月的人。
那下場,可想而知到底有多慘。
"陛下駕臨!"
隨著高喊聲響徹雲霄。
一隊隊士兵湧入通向正陽殿的階梯之上,左右兩邊護佑著新帝登基。
他們身披盔甲,腰間佩刀,手執長槍,氣勢洶洶。
一道人影走上了台階,穿上龍袍進入了大殿。
澹台月端坐於高台之上,目光如炬,俯瞰整座宮殿。
“澹台月,你乃宮女庶出,這個位置與你無緣,快快下來。”
吏部侍郎許文靜跳了出來,指責澹台燼得鼻子罵他庶出。
好友沈大人就是因為這事冒犯了他,全家被屠,他自然是當著眾人的麵子黑他難堪。
他看了站在不遠處的丞相孫誌一眼,群臣早已經溝通好。
要給這澹台月一個大大的下馬威,許文性子急忍不住,第一時間便站了出來。
他所想的是一呼百應,隻要眾官員門反對一致,就能夠逼退澹台月。
殊不知,他一來便觸碰到了澹台月的底線了,他根本忍不了有人指責他的生母。
“來人,將這個辱朕母親的狗官拉出正陽宮外,亂棍打死!”
“是!”
禁軍大統領林傑親自動手,這是陛下對群臣的一個震懾,事關顏麵問題。
許文也傻了,自己也就說了一句話而已,然後就被禁軍拖走了。
“孫丞相,你到是說句話啊!”
“救我,丞相。”
他一臉懵逼的大叫起來丞相的名字,可孫誌心中罵他愚蠢無比。
實在是太冒進了,自己怎麼會遇到這種隊友。
隨後正陽宮外傳來了仗殺的聲音,一聲聲慘叫聲不止,可怕的叫聲讓人毛骨悚然。
直到聲音停止了,眾位官員心裏都清楚人已經死了。
嚇得額頭上汗珠密密麻麻的,拿手帕擦個不停。
“孫丞相,你似乎有話要說?”
他身為百官之首,澹台月自然會悠閑照顧孫丞相。
“殿下,臣沒有話要說。”
孫誌低下了腦袋,剛剛澹台月的舉動已經說明了一切。
殺雞儆猴,但凡還有人敢站出來就會落得同樣的下場。
“有誰還有意見的,站出來讓朕看看?”
“澹台月,你手握重兵強攻皇宮,殺害了太子和皇後,就你也配登基稱帝!”
“我第一個不服!”
這時,隨後又有一道聲音在大殿中響了起來。
“陛下如今還在世,你如此做法,豈不是大逆不道!”
這是戶部尚書李隆的聲音,他乃是景皇重臣,誓死效忠景皇的那種。
為官清廉,是那種專門為百姓謀實事的好官。
景皇在位時,他多次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從未被責罰過。
見到澹台月無君無父,將底下的群臣和百官視為目中無人。
敢於直言的他他願意身先士卒,主動站出來做這第一人。
身為百官之首的孫丞相並未說一句話,他靜靜的看著事情的發展。
剛剛他已經被許文出賣過一次了,若是再出頭的話,隻怕沒命活下去了。
大殿之上,原本一幅莊嚴肅穆的氣氛,瞬間凝固了。
一瞬之間,整個正陽殿得大廳之中安靜了下來。
連空氣都仿佛靜止了一般,連呼吸聲都不敢太大了。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的注視著上方坐於龍椅上得澹台月。
這位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登基的二十歲少年。
他不說一句話,誰敢多說什麼?
隻見得他嘴角微揚,露出一抹嘲諷得笑容。
“殿下何人說話?”
他低沉的嗓音緩緩傳出,帶著無比得霸氣。
“十二殿下初回景京,就忙著登基稱帝,不知道下官也正常,本官乃是戶部尚書李隆。”
“殿下不知道下官,下官可是知道殿下的,在邊疆守衛景國江山十二年,立下戰功赫赫,乃是我欽佩的對象。”
“你可為何要舉兵造反,奪取皇位,濫殺無辜,難道這帝王之位真的這麼重要嗎?”
李隆在大殿之上氣勢不減半分,用著洪亮聲音反問澹台月。
他剛正不阿,眼神中帶著堅毅,完全不怕將澹台月惹怒了。
“原來是李大人,李大人今日外朕登基大典之上,是打算指正朕的滔滔罪行嗎?”
澹台月早就已經料到了有人在他登基大典上搗亂,自然一點也不驚訝?
要說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他登基,澹台月才會覺得不正常。
至於問他為什麼要造反?
澹台月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隻有他自己清楚自己為什麼造反?
童年血淋淋的教訓告訴他,手中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會成為別人案板上的牛羊。
“今日本官必須要為景國黎明百姓討伐暴政,還景國一個太平盛世。”
李隆挺直了腰杆,義正辭嚴得說著。
“澹台月,你弑兄篡位,舉兵造反,其罪當誅!”
此刻的大殿之中,這位戶部尚書李隆仿佛是正義的化身一樣,站在大殿中央,慷慨激昂得說著。
可惜他的話,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共鳴。
群臣已經將心懸在了胸口處,接下來麵對的可能就是澹台月狂風暴雨的後果了。
大殿石柱的兩邊,穿著盔甲的禁軍手握著冰冷刺骨的鋼刀,密密麻麻的將大殿圍滿了。
“所有人,都給我退下!”
澹台月低喝了一聲,自從他決定強行登基,早就預料到了困難重重。
聽著李隆義憤填膺得聲音,澹台月突兀得笑了起來。
“哈哈哈......”
這笑聲震耳欲聾,驚得百官差點沒有站穩。
眾人不解的望著上麵的澹台月,這位年僅二十歲的小兒,不知道他在笑什麼?
“朕倒要問問李尚書,你說朕弑兄篡位,你有什麼證據嗎?”
澹台月冷哼一聲,語氣充滿著威懾力。
“太子殿下昨晚不小心闖入了大火之中,他的死宮中眾人都是看見的,你說朕弑兄篡位,何來一說?”
“父皇病重,先皇後把持後宮,意圖染指我景國得政權,朕舉兵清君側卻被你們稱為造反!”
“朕一向都是以德服人,想來李尚書是道聽途書,信了小人的蒙蔽,你冒犯朕的事情,朕一概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