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的話使得在場頓時寂靜。
要知道,朱祁鎮帶出去的二十萬大軍可以算得上是大明朝的精銳,還有眾多的文臣武將也一並跟隨。
但是那些文臣武將也全都折損在土木堡戰役之中,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大明國力已然非常空虛。
必須得動用二十萬備倭軍,但是抽調二十萬軍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們最少得堅持十五天的時間,才能夠堅持到軍隊的到來。
“並沒有在開玩笑,瓦剌這種遊牧民族最不擅長攻城之戰,北京城城牆高,我們完全可以依托北京城的有利地形!”
於謙將自己腦海中的計劃和大家講述,早在得知土木堡戰役發生之後,於謙就有思考過這方麵的事情。
他甚至,都給自己的這個計劃命名好名字,名為北京保衛戰!
隻要能夠拖到山東的二十萬軍隊抽調完成,那麼瓦剌就會不攻而退。
【檢測到宿主麵臨選擇!】
【選擇一:聽從於謙的意見,固守北京城,等候二十萬大軍。獲得獎勵:一頂光環,屬性全方麵加五。】
【選擇二:天底下沒有議和的兵部,主動籌劃反擊!獲得獎勵:五名將軍級下屬,八千精銳騎兵!】
係統的選擇再度擺在了朱祁鈺的麵前,是要選擇聽從明天的作戰計劃,還是說自己籌備反攻?
這兩個選項,有好有壞。
第一個選項獎勵雖然不如第二個,但是勝在穩定。
朱祁鈺可是知道時間線的發展,如果真的按照於謙的計劃,那麼大明朝將會成功度過這一次的危機。
第二個的獎勵雖然極為豐厚,但同時也意味著不確定性。
眼下的大明朝,該拿什麼東西去反擊瓦剌呢?
能夠帶兵打仗的將領都死得幹幹淨淨,沙場征戰多年的老兵,同樣是所剩無幾。
“係統,可以提前預支獎勵嗎?”
朱祁鈺有些舍不得第二個選項的獎勵,於是在腦海中和係統進行溝通。
“可以,隻是宿主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需要額外完成一係列任務,否則將會扣除宿主壽命!”
係統的回複也很迅速,直接是答應朱祁鈺想要預支獎勵的想法。
朱祁鈺就如同吃了定心丸一樣,臉上的神色多了幾分的自信。
八千精銳騎兵,五名將軍級下屬,係統出品的所有人物,都會依據朱祁鈺現在的身體模板進行製造。
也就是說,朱祁鈺的魚多了八千個項羽,另外還有五個加強版的項羽。
一個項羽都能夠以一當千,八千個項羽,朱祁鈺甚至有信心反攻到漠北!
“監國,您看意下如何?”
正在布置作戰計劃的於謙,看朱祁鈺久久沒有開口表明態度,也是再度詢問。
“於尚書,你的計劃很好,我覺得可行性很高,但是,我有另外一個想法。”
朱祁鈺聽見於謙的話,也是回過神來,組織了一下言語。
“願聞其詳!”
於謙一聽朱祁鈺有更好的方法,頓時也是起了幾分興致,想要聽一聽。
在他看來,這一套計劃他苦思冥想了幾個日夜,這才敲定了最終版本。
朱祁鈺的計劃會比他的更好?於謙是打心底裏不相信。
“把夜不收的情報拿上來!”
朱祁鈺揮了揮手,開口吩咐著一旁的錦衣衛。
夜不收是錦衣衛中專門負責探聽情報,一般都是專門在軍中任職。
經過土木堡戰役之後,現在還在京城之中的夜不收,大多都是由錦衣衛的其他部門轉化而成。
幾份資料被同時拿上來,地圖上標記著紅點,圍繞在京城四周。
這些紅點無疑都是單獨前進的小股部隊,正在肆意妄為的打家劫舍。
“本王打算親自率領一支騎兵,先將京城周圍的瓦剌部隊清剿,然後再逐步組織反攻!”
朱祁鈺將想法說出,此舉直接是讓在場所有人臉色一變。
“萬萬不可!這種舉動太過冒險,一旦失敗或者有意外的話…”
於謙更是連忙開口,想要打消朱祁鈺不靠譜的想法。
騎兵一向都是大明朝的弱點,眼下聽朱祁鈺的意思,他這是打算率領最弱的騎兵和瓦剌最精銳的斥候部隊進行戰鬥。
這不是在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嗎?
“親王,你不懂戰局,沒有上過戰場,在作戰計劃這方麵最好還是聽於尚書的!”
孫太後也在一旁說道,語氣當中帶著幾分不屑和譏諷。
顯然,也是認為朱祁鈺的這番話實在不自量力。
就連永樂大帝時期的大明騎兵,在草原上都不是瓦剌的對手,必須得依靠火器來製衡騎兵。
眼下,大明遭遇大劫,現在能夠拿出來的騎兵更是不成氣候。
“三思而後行啊!”
“親王,大明最後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了。”
“你要是再出什麼事情的話,對整個大明都是極大的打擊。”
一眾朝臣說著,無一例外所有人都在反對朱祁鈺的想法。
因為,朱祁鈺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其實和送死沒什麼區別。
朱祁鈺麵對文武百官的反應並不感到意外,他也很清楚自己的這個作戰計劃,很是大膽。
“我們已經決定立你為下一任皇帝,這件事情本來是要明天等詔書擬好後再和監國說的!”
於謙更是在這個時候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原來內閣已經寫好了詔書,就差太後簽字。
太和殿中再度鴉雀無聲。
甚至就連孫太後本人都沒有想到,於謙和內閣成員動作會如此迅速,她甚至連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
應該是在看見軍報的那一刻,他們便是馬不停蹄的擬好登基詔書,打算立朱祁鈺為下一任皇帝。
“於尚書,這件事情哀家怎麼不知道?我並不認為朱祁鈺能夠當任皇帝!你們這樣做又把當今皇上置於何處?”
孫太後回過神來,臉色極為凝重的說道。
一旦朱祁鈺登基為帝,日後自己兒子回歸京都,該是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