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有多遠?
傳言過了慶陽關,一路向北,穿過荒蕪的戈壁,滿目所及皆是漫漫黃沙,若是還能有命見到綠洲,大約便是到了。
京都貴女,一聽說甘州,秀眉蹙了一片。
太子蘇久屹過了十八,皇庶長子蘇懷岷在京都的處境就變得無比尷尬。皇帝終於同意了鎮北大將軍劉敏真的再三奏請,二十二歲的黎王蘇懷岷被準許前往封地甘州。
臨行前,皇帝要為皇長子選妃。
京都貴女,人人自危。
大理寺卿曲蕤颺的嫡女曲倪裳以為自己不在這場選妃危機中,因為她自小便覺得自己長大後會嫁給太子蘇久屹。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曲倪裳的父親在做大理寺卿之前給太子做過幾年太傅,她的母親同太子生母中宮皇後是自小的手帕交,門楣般配,故交甚篤,曲倪裳與太子蘇久屹年歲也合適,差了兩歲,生肖與八字都是絕配。
太子待倪裳也極好,多次在公眾場合熱烈地表達過對她的偏愛。
他陪她度過十四歲前的每一個生辰,他看見她就會露出笑,他為她捧場不遺餘力,他總是搜羅珍奇的玩物奉到她的眼前,他在外麵發了多大的脾氣麵對她的時候也是和風細雨的,她生病時他縱使做不了什麼也要晝夜守著她,他為了見她甚至翻過大理寺卿後宅的院牆,他在她麵前,真誠又熾熱,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
他在等她長大,然後娶她。
因而,在京都貴女們日日為自己的婚嫁憂愁的時候,十四歲的曲倪裳從沒有在婚姻大事上有過太多的思慮。
她預見了自己的歸宿,也默認了自己的命運。
東宮太子妃,蘇久屹的妻子。
直到那一日花宴,左相女兒馮千語輕搖了折扇,在賞花亭中與京都貴女們炫耀皓腕上的一對新得的翡翠鐲子,眉眼得意,巧笑嫣然:
“據說這帝王綠的鐲子是先祖元皇後的愛物,我同太子說,這鐲子太貴重了,還是留給倪裳妹妹吧。”
馮千語打眼瞧著曲倪裳自小徑繞進了賞花亭,故意又把音量提高了些許:
“太子偏說,你既喜歡就賞與你了。我本想再作推辭,可後來一想,東宮珍寶無數,倪裳妹妹總不能一個人獨占吧!”
珍寶如是,太子如是。
總有人想要分上一杯羹。
馮千語鬥膽挑明的話,正是京中無數貴女的心聲。一眾人舉目望向曲倪裳,翹首期盼她的回答。
一對翡翠鐲子事小,未來太子妃對太子納妾的態度,卻很重要。
曲倪裳眼波平平,未理會馮千語投過來的充滿挑釁的目光,瞥了一眼她腕上一對通體碧綠的鐲子,在眾貴女的注目中,低頭把玩自己手上的玉戒:
“馮姐姐言重,太子的物什,問我作甚?妹妹我手短,伸不到東宮去。”
她說著,一不留神,玉戒就掉到了地上,碎了。
昆侖玉戒,是太子上個月南巡回來送予曲倪裳的,據說是南地開過光的聖物,稀世的帝王綠,天底下隻得這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