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說呢?
遠處有一座雪山,由於夏季高溫融水增多。所以水源對趙村而言是充足的,但取水稍顯困難。
在靠近山腳的那片,由於植被茂盛,空氣濕度高。即使實在如此酷熱的時節也孕育出了一片苧麻。綠油油的,光是看著都讓人感覺涼爽。
不錯,苧麻,正是古時做衣物的重要原料之一。
而周村的遷入,為原本沉睡的趙村注入了鮮活的勞動力以及旺盛的需求。
周稻微微一笑,感覺接下來能大展身手的地方還真不少。
時間漸漸推移,不少周村人也忙碌著準備新生活了。
原先周村處於一個低窪處,在少雨的天氣,氣溫極高難以種植農作物。而逃到趙村這一明智之舉,又讓農耕重新有了盼頭。
不少人家帶了一些種子,在劃分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著。
而家徒四壁者,則自發加入幫農。
周稻打探得差不多回來了,路上甜甜地回應著友善的招呼。
“稻稻,起得真早啊!”背著重重的水的大叔,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自己的田地。
“哦,福叔好!”
......
回到家時,周稻看見蘇巧藝也起了。
蘇巧藝撲了上來:“寶貝,一早起來看不見你,媽媽都擔心了。”
獨屬於母親特有的溫暖縈繞在她周身。
周稻享受了這片刻的休憩後,輕輕將母親推開,隨後不懷好意地說:“媽媽,你能幫我一個忙嗎?”
“當然!”
周稻將苧麻的發現告訴蘇巧藝,並向她科普了苧麻纖維構造中的空隙大,透氣性好,傳熱快,吸水多而散濕快,並且不易受黴菌腐蝕和蟲蛀,而且穿著輕盈,非常適合做夏衣。
這番話馬上吸引到了好幾天沒換衣服的蘇巧藝。要知道,前世她可是天天穿衣不重樣的,而如今每天都穿著同一件衣服,已經讓她無法忍受了。
她不僅不反對,馬上就領悟了女兒的意圖。
細心交代好如何製作後,周稻使喚看起來正在打坐出神的喻鈞起去將苧麻采到家中來。
畢竟男孩子,當當苦力,鍛煉身體,也是培養的一部分。
喻鈞起也爽快地答應了。
接下來,找爸爸!
可周稻裏裏外外鑽遍了,也沒看見周為的影子。
她看著太陽越來越上日中天,幹脆直接在凳子上,伏在桌麵。
一手將紙鋪平,一手拿著昨日燒完火留下的有灰的木柴,費勁地畫起來。
她皺著眉,努力回想自己曾經在圖書上看見過的火鑽的模樣。
首先,製作火鑽需要一根小木棍,一根繩子,以及一塊配重塊鑽孔裝在木棍上,以保證足夠的轉動慣性。最後還需要一塊木板,中間打孔,兩邊綁上繩子。
然後,通過上下移動木板,就可以高速旋轉中間的木棍,從而達到底部生熱的效果,生火也就實現了。
有了火,一切都好說,製作火折子還給村長也不在話下。
周稻吹吹紙上多餘的灰,滿意地放下圖紙。
抬頭一看,才發現這下是真的到中午了,急忙拿了草帽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