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雨往旁邊一向躲,但還是因為身上沒什麼力氣,被推了個趔趄。
這下子,周氏夫婦和周曉雷都緊張了起來,連周曉霞也跑出來扶著周曉雨坐下,關心地問:“曉雨,你沒事吧?”
周曉雨搖搖頭,周光良冷冰冰地看著馬大壯道:“馬大壯,不管怎麼樣,這是我家,你媳婦這是什麼意思?”
馬大壯低著頭扯了扯自家媳婦的衣角,馬陳氏卻一把打開他的手道:“誰叫你家傻子咒我兒子的!”
“我家雨兒不傻。”莫氏聽到馬陳氏罵自己女兒是個傻子,就算她平時脾氣再好也有些生氣,對馬陳氏怒目而視。
馬陳氏一點也不在意地說:“好,你家這丫頭不傻,就是晦氣!”
“兒啊,你先回去,免得沾了晦氣,影響你日後的前程。”馬陳氏對一旁的兒子說。
轉頭又對周氏夫婦不客氣地道:“趕緊的,快把釵子交出來,我們可不想沾上什麼不幹淨的東西。”
“你們......”莫氏氣得發抖,從來軟弱慣了的人,卻說不出一句狠話,最終隻擠出一句,“太欺負人了!”
“唷,這是還不出釵子想反咬一口了啊。”馬陳氏陰陽怪氣地道,一邊還狠狠地踩了一腳想說話的丈夫,阻止他開口。
“莫不是那釵子被你們給當了吧?”馬陳氏一臉鄙夷地道:“真是丟人,連女兒定親的聘禮都當,天底下有你們這麼做父母的嗎?”
“不是我們當的,是被我婆婆......”莫氏忍不住分辯,馬陳氏卻沒有給她說下去的機會,“我不管你們是當了,還是賣了,今兒個你們要是拿不出釵子,就拿五兩銀子出來,否則我們就去告官。”
“嬸子一口一個晦氣,就不怕那釵子拿回去,也把晦氣一起帶回去?”周曉雨剌了一句。
“你個傻子給我閉嘴!這兒哪有你說話的份!”馬陳氏被周曉雨噎了一下,看著她的眼神幾乎就要冒出火來。
說完不再理會周曉雨,直直看向莫氏冷笑道:“聽你們這意思是不準備還銀子了?”
“那隻釵子聽說隻當了二兩,你們居然獅子大張口的要五兩,這是準備訛人啊!”
周曉雷小聲地嘀咕了一聲,馬大壯聽了整張臉臊得通紅,他們送出的東西值多少銀子他們自己心裏清楚,自家婆娘開口要那麼多是有點不地道。
所以他猶豫再三,弱弱地開口,“要不,就......”說沒說完,腰間傳來一陣鈍痛,讓他差點痛呼出聲。
周曉雨看大姐的臉色越來越不好搶在父親開口前說:“咱們周家可不像有些人家那樣會做背信棄義的事,雖然這事你們做得不地道,可我爹娘也不會賴著不還。”
“你個傻子說話也當得數!”馬陳氏冷笑。
周光良這個老實人也被馬家人一而再的鄙視激出了火氣,“雨兒是我周家的一份子,她說的話也就是我想說的。”
“馬大壯,雖然你們不地道,但我們做不出那讓人戳脊梁骨的事兒。但現在我家的情況你們也清楚,是一個銅板也拿不出來,要不然這樣,你們再寬限一段時間......”
“寬限一段時間,你們就能把銀子還上?別扯了,你們......”馬陳氏陰陽怪氣地說。
“我爹說話一定算數,嬸子不用以己度人。”周曉霞也豁出麵子去了,“大不了我給人家去當丫鬟,也一定把欠你們家的銀子還上。”
“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啊。”馬陳氏見硬逼也逼不出什麼來,就退了一步,但她又補充道:“要還五兩銀子,一個子兒也不能少。”
“這五兩也太多了點......”莫氏話沒說完就被馬陳氏搶白道:“若是你現在拿得出釵子,我一個銅板也不多要你的。”
“要是你嫌多,咱們就隻能公堂上見了。”
“嬸子,你真以為鬧上公堂是啥光彩的事情?這件事鬧開了,怕是也會影響你兒子的名聲的吧?他可是一個秀才呢?”
“你這個喪門星,你敢......”馬陳氏一聽會影響兒子的名聲,心下也慌了,指著周曉雨就要開罵。
“我有什麼不敢的,嬸子都敢把這事兒捅到官府去,我們還不能說句實話了?”
“行了,雨兒少說兩句。”周光良開口直直地看向馬大壯,“大壯兄弟,你是個明白人,這件事倒底誰是誰非,你心裏也是門清,開口要五兩銀子是不是太多了?”
馬大壯臊紅著臉,喃喃了半天,才道:“要不我們給你家兩個月的時間籌銀子?”在馬陳氏凶狠的目光下,他根本不敢說減銀子的事,隻好把期限拉長些。
“怎麼能這樣?”馬陳氏一聽就嚷嚷起來了。
馬大壯卻一把拉住她,“就這樣吧,不然真把人逼急了,這事鬧出去多少會對兒子的名聲有影響。”
“有什麼影響?”馬陳氏不依不饒,卻還是被馬大壯拽出屋了。
他們夫妻是走了,可屋子的上空還飄蕩著馬陳氏不情不願的聲音,“就兩個月時間,五兩銀子,記住了!”
“嗚嗚嗚......”等馬家夫婦走了以後,周曉霞忍不住小聲地哭泣起來,莫氏上前摟著她,“我可憐的霞兒......”母女兩抱頭大哭。
周光良和周曉雷是男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安慰人,周曉雨在一邊發呆,最小的周曉雪雖然什麼都不懂,可看見娘和大姐哭得傷心,忍不住也跑過去加入她們。
“別哭了,為那樣的人哭不值得,今日他們看不起大姐你,他日我一定讓我們周家的女兒一家有女百家求!”
“對,曉雨說得對,為那樣的人不值得。”周曉雷也勸道,但他根本就沒把周曉雨的後半句話當回事,隻以為是勸慰之詞。
“行了,都別哭了,咱們還是想想辦法怎麼還那五兩銀子吧。”周光良歎了口氣道。
聽他這麼說,莫氏忍不住抱怨起來,“當初我說不能給娘,不能給娘,你硬說沒事,現在硬生生地要多被馬家訛走三兩銀子。”
“現在家裏都揭不開鍋了,我們上哪兒去湊那五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