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關於南遷的事情,已經沒有人再敢提及。
說這樣一件提議的徐珵,已然被左右侍衛“送”出皇城。
沒有當場令其丟官,也算是太後還算仁慈。
隻是,太後接下來的話語,就讓一些朝臣有些聽不明白。
“太後,您是準備出兵支援土木堡嗎?”
商輅站出來詢問太後。
此時的商輅,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自大明科舉以來,連中三元者,唯有他商洛一人。
他雖說是明確的反對南遷。
可繼續出兵支援。
這就讓其深深遲疑。
在商輅的印象中,指揮大軍之人,乃是王振。
閹人之身,不通曉兵事,已經釀就這樣一種局麵。
還派遣軍隊去支援?
豈不是竹籃打水?
就算是要支援,也必須要先換了指揮之人才行。
而商輅的問話,也是不少大臣的疑惑。
一時間,不少目光都彙聚到太後身上。
“自然是派兵支援土木堡!”
太後也沒有隱瞞的意思。
本來,就無法進行隱瞞。
若是捂著不說,這些大臣們會認真辦事嗎?
籌備武器,糧草,都是需要諸多部門協調才行。
她終究是太後,不是皇帝。
專斷,反而會令其威嚴盡失。
到時候,大臣們反而不會聽從她,而是轉向監國的朱祁鈺。
畢竟,“後宮不可幹政”,給足這些大臣駁斥的理由。
太後剛做出回答,王直就站出來。
“土木堡情況不明,貿然支援,反而會讓京畿空虛,有害社稷。”
作為吏部尚書的王直說話,還算是委婉,沒有直接說王振的不是。
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不能隨便調兵。
這卻讓王振的一些黨羽不樂意。
“太後,理應支援土木堡。如今,土木堡有數十萬精兵,豈能放任不管,任由瓦剌屠戮?”
馬順先一步站出來,對出兵支援表示支持。
開玩笑,不支援。
那豈不是要讓王振被困在土木堡。
不管不顧,豈不是送其上路?
跟著,不少人也站出來附和馬順之言。
畢竟,他們都知道逃離出來的就皇帝朱祁鎮和駙馬都尉井源,其他人還在土木堡。
不救援土木堡,那王振也得跟著一起走啊!
另外,還有一些人也提議支援。
諸多文武百官,大明勳貴都在土木堡。
朝堂上的官員,與之關係密切,豈能說不支援呢?
放棄這麼多勳貴和大臣,他們做不到。
其中,就有他們的父親,或是兄弟朋友。
豈能坐視不管?
不少激進的臣子,直接就開始參奏王直。
甚至於直接說,他跟瓦剌勾結,謀害大明重臣。
王直也知道所言失當,站出來就進行補充。
“太後,臣並非反對支援。隻是茲事體大,還需要考慮周全。況且,據臣所知,自出兵以來,軍中大小事務都由王振掌管。臣擔憂出兵支援,恐怕......”
不等王直說完,馬順就下一步坐不住。
“王尚書這是什麼意思?”
然則,其他大臣也明白過來。
剛才隻是過於激動,一時間忘記。
被這樣一提醒,就想了起來。
“娘的,還是王振指揮。若是支援的話,那不是竹籃打水嗎?”
眾人明白過來後,也就開始進言。
必須要支援,但千萬不能讓王振繼續指揮大軍。
“王振奸賊,致使大明慘敗,臣以為應當立刻處死。”
“對,應當先行派遣錦衣衛潛入土木堡,褫奪王振之職,移交指揮之權,否則我等派遣大軍支援,不等於白白送死嗎?”
“不錯,繼續命王振指揮,禍國殃民,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
一時間,朝堂上群情激憤,紛紛訴說。
馬順等王振黨羽,還想要辯解一番。
可被暴躁的勳貴子弟一頓騎臉輸出,當即就沒有一點脾氣。
馬順,王雲等當場就被幹倒在地上。
鼻青臉腫,嘴角流血。
然後,帶著一絲“困意”進入沉沉的夢鄉,久久不願意醒來。
充滿“鮮花”的景象就在眼前,其他人哪裏還敢幫著王振說話?
在朝堂混亂的時候,朱祁鈺的家臣也將書信送來。
反正,在某種意義上,朱祁鈺就屬於吉祥物。
短暫的離開,並不能影響什麼。
“成敬受累了。”
朱祁鈺在看完書信後,不由得感歎一句。
書信自有親信去解決,不用讓朱祁鈺擔心。
“皇位嗎?”
朱祁鈺喃喃自語。
說句心裏話,朱祁鈺真不知道渴不渴望。
因為,其中的樂趣從來就沒有嘗試。
不過,朱祁鈺回憶起母親,與朱祁鎮。
“這大明,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敗壞。”
許是想到父親朱瞻基,朱祁鈺終究是堅定內心的想法。
“這一次的出兵,終究會敗嗎?”
朱祁鈺又想到另外一個名字。
“於謙!”
一時間,朱祁鈺腦海中不免就冒出來一些想法。
等到朱祁鈺回去的時候,朝堂上不可避免就爆出來一陣歡呼。
“王振那惡賊終於死了,不知道是何人,竟然這般有誌。”
“好!此等惡賊,隻恨不能親自手刃。”
“對,早就應該將其殺掉。”
......
作為皇帝的寵信宦官,此時卻好像是人人喊打一般。
當然是駙馬都尉井源的“功勞”。
駙馬都尉井源親自上朝說出來王振已死的消息,並且這個消息還是當今聖上朱祁鎮親口所說。
另外,在土木堡的時候,陛下剝奪王振的監軍之權。
這一點點披露出來,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王振作為閹人,出身平凡,也沒有強大的宗族作為後背。
之所以,能在朝堂上呼風喚雨,靠的不還是皇帝。
皇帝讓渡的權力,讓其有囂張的資本。
而現在他不僅死了,還有點被皇帝厭惡的意思。
豈能不被人人喊打呢?
相比之下,王振黨羽也就偃旗息鼓,更是不敢說話。
一些官員已經開始想著,是不是應該盡早改換門庭?
不然,等後麵指不定就會遭遇到朝臣的攻訐。
在沒有王振庇護的情況下,誰知道將會麵臨什麼。
“王振竟然死了,皇兄也不寵信於他?”
這不免讓朱祁鈺愣住。
若是朱祁鎮在此,必然會好好將井源誇讚一番。
其不僅說了朱祁鎮的一些行為,還腦補了諸多操作。
什麼經曆大變,陛下有明君之風。
什麼先祖托夢,性格大變,立誌發憤圖強。
......
諸如此類的言語,井源給出來不少。
一些大臣都被井源真誠而又自信,極富感染力的話語煽動,弄得有些相信。
覺得朱祁鎮經曆這麼多事情,或許真的性格大變,忽然成長,未來將會迎來治世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