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來到蘇梅發現水源的地方,裏麵果然有水往出來冒。
宋三山拿著鋤頭又往深的挖了挖,水冒的更厲害了,還滲出來流進了周邊的灌木叢裏。
等小譚裏渾濁的水變的清澈後,宋二山用大葉子舀起水嘗了口,還真是甘甜的味道。
“爹,這真是山泉水!”
宋裏正重重鬆了口氣,“太好了太好了!這下宋家村真的有救了!”
他連忙帶著兒子下山,召集全村每個家裏的代表開會。
現在除去已經逃荒的人家,宋家村還剩下一百八十戶人家,每家來一個,把宋裏正家的院子圍的滿滿當當。
宋裏正站上石磨,正要開口講話,有人忍不住大聲詢問:
“裏正,是不是宣布大家逃荒的事情?”
“這還用宣布嗎?水井都幹了,不逃荒等死嗎?”
“裏正,如果是宣布逃荒的事我就先回了,我家還得趕在天黑前到鎮上占個位子,再耗下去位子都被別村逃荒的人占沒了。”
說著就有人準備要離開了。
而村子的路上,已經有不少人家收拾好了包裹,隻等家裏的主心骨回來就立即啟程逃荒。
宋裏正肅著一張臉,叫住了準備離開的人。
“誰說我是要宣布逃荒!我是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蘇氏在山上發現了水源,我們已經去查探過了,是源源不斷的山泉水,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將這股山泉水引到山下,大家就都不用逃荒了!”
原本準備離開的人立刻又回到了原位,聞言都既震驚又不解。
“山下的井都快幹了,山上哪來的水?”
“是啊,哪有水往高處走的?”
“裏正,雖然蘇氏挺漂亮的,但你一把年紀了,總不會被蘇氏迷暈了頭吧?”
“就是啊,裏正,這話可不能亂說,逃荒才是現在大家活下來的唯一希望。”
宋裏正氣的不輕,怒問道:“既然山上不可能有水,那你們告訴我,蘇氏幾母女又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片刻後,才想清楚這個邏輯。
“是啊,山下的井都快幹了,那蘇氏又是咋活的?”
“難不成山上真有水?”
“可是那水要怎麼引下來?夠這麼多人喝嗎?”
宋裏正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講道:
“這就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一起來完成這件事,這方法也是蘇氏在三丫的提醒下想到的,如果我們宋家村能度過這次難關,蘇氏和三丫便是我們全村的救命恩人!”
接下來宋裏正便講了蘇梅說的引水方法。
然後強調道:“每家每戶必須出兩個年輕勞力,一個負責砍樹做支架,一個負責砍竹子,一定要砍最老的竹子,最好是碗口那麼大的,劈成兩半銜接起來,這樣才能引來更多的水。”
他話音剛落,老宋家的宋老頭就跳了出來。
“我不同意!”他竟是氣的吹胡子瞪眼的,“宋家村的竹林是咱爹娘留給老宋家的!憑啥因為蘇梅幾句話就要砍掉,她就是存心想報複我們!”
眾人都沉默了。
宋家村的確有一大片竹林,可那剛好是老宋家的地界。
蘇梅想的辦法居然是砍竹子引水,這還真像是在報複老宋家。
一旦竹子砍了,來年可就不容易生竹筍了。
每年老宋家挖的竹筍,都能去鎮上賣上不少錢,肯定舍不得砍掉。
宋裏正眉心緊皺,“我說的是砍老竹子,新竹子可以留著,來年一樣生竹筍。”
“反正我不同意!整個村就我孫兒最有出息,前年就上了學堂,這兩年也全靠那些竹筍換些銅錢交束脩費,蘇梅肯定是眼紅我老宋家越過越好,生怕我孫兒考上童生有大出息,所以才想出這種辦法斷我老宋家的財路,她就是個毒婦!”
宋裏正聞言心裏很氣,爹娘走的早,大哥是長子,所以爹娘才把那一片竹林留給了大哥,其餘的山地是正常劃分。
沒想到這時候,大哥居然為了那一點小利,不顧整個村子的死活,還把善良的蘇氏誤解成毒婦。
宋裏正深吸一口氣,平複下怒火,看向擁有另一小片竹林的宋大壯家。
“宋大壯,你願意貢獻出你們家的竹子救整個宋家村嗎?”
宋大壯低著頭在思索,他就知道老宋家不肯獻出竹子,裏正肯定會問他。
他們家的竹林雖然沒有老宋家的大,但也是他們的主要營生。
除了可以采摘竹筍賣錢,他還會砍些竹子回來編成背簍籃子去鎮上賣錢。
一旦砍掉,來年的生意肯定受影響。
可若不砍掉,山上的水就下不來,隻怕他很快就要帶著全家人去逃荒。
聽說逃荒的路上餓死的人很多,就算不餓死也肯定回不來了,那片竹林留著也沒用。
這麼想著,宋大壯一咬牙道:“行,我願意貢獻出我們家的竹林。”
宋裏正頓時鬆口氣,“好!大壯你放心,我不會讓你白白貢獻,這次宋家村如果能渡過難關有你一分功勞,明年豐收時,村子裏的每家每戶都必須上交一成糧食,作為你此次貢獻竹林的報酬。”
宋大壯很驚喜,本來心裏還很忐忑沒法回去給媳婦交代,沒想到還有這種意外之喜。
另一邊宋老頭臉色更差了,但一想到這大旱年,收成一年比一年差,明年隻會更差,一成糧食也沒幾斤,加起來隻怕還沒竹林裏的竹筍值錢,心裏就又舒坦了。
宋裏正又道:“至於那些明明可以做出貢獻,卻故意胡亂揣測別人的善舉,不肯做出貢獻的人,待到排隊打水的時候,無論何種情況,都得優先他人!”
這話分明說的是宋老頭。
宋老頭才不擔心,他斷定這不過是蘇梅報複他們的手段,那水能引下來才怪,到時候大家肯定還得去逃荒!
宋裏正不再遲疑,立即下令:“現在就讓我家二山把你們每家每戶派出的兩個年輕勞力登記一下,方便安排接下來的事情。”
宋二山走南闖北的時候識得一些字,隻是已經許多年沒用過了,基本上都忘幹淨了。
但是他會寫壹,貳,弎。
所以每家每戶派出的是老幾,他就在紙上寫上他們的排行。
說幹就幹,宋大壯的竹林很快就傳出了響聲,劈裏啪啦的全是竹子倒地的聲音。
宋裏正派了兩個兒子去跟著幹,他又帶著另外兩個兒子開始根據地形做標記,隻要撒上草木灰的地方,都得挖坑填木頭,需要把竹子架起來。
山下還得修個蓄水池。
宋裏正忽然沒了主意,標記做到一半就又上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