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布衣梟士布衣梟士
小徐不吃香菜

第8章

錢,送來了。

五千兩銀子,絕非一筆小數目。

陳天河跟呂師爺願意在劉貴身上賭一把。

就是期待他可以為郡守府創造一個奇跡出來。

辦成了,陳天河就可以交差,甚至大功一件。

所以,深知這其中關節的呂青鬆自然不敢太過大意。

他看著劉貴,麵帶微笑道:“劉公子,定錢到位,這是我們郡守府的誠意,不知道劉公子接下來怎麼計劃的?”

劉貴請呂青鬆坐下後道:“計劃談不上,怎麼做,腦袋裏早就想好了。”

“開始這三天,我打算請工匠師傅改造出更多的脫棉機跟紡織機。”

“所謂欲要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嘛,而後的五天內,至少能先做一半出來。”

呂青鬆並沒發表什麼意見。

說是問計劃,其實就是想快些見到成效而已。

若八天能做完一半,那對於郡守府來說,時間還算充足。

畢竟,十五天是劉貴自己提出來的。

“你改造過機器?”

一旁的唐婧雪聽了這話後卻目瞪口呆。

雖然其父母做布匹買賣,但劉貴明明每天都吃喝玩樂。

他從未用心學過一天,更別說前身工序了。

“恩!這次能拿到郡守府的訂單,就因為我改進的機器工作效率提高了。”

劉貴點頭笑道。

接著他又轉向呂長青:“在請人製作更多脫棉機跟紡織機的同時,這個時間空擋可以順便用來抓緊采購棉子。”

呂青鬆再次點點頭,“那一切就全靠你了!”

唐婧雪卻聽的一愣一愣的。

這些年因為劉氏布行的存在,丹陽城盛產棉花。

要在五天內收集足夠多的棉籽,這絕對不是問題。

錢到位,會有大批中間商戶將棉籽如數送來。

難題還在機器的改進上。

她沒親眼見過劉貴改進的機器到底如何。

但她很清楚,製造脫棉機的工藝,隻有隔壁鳳陽城裏的少數工匠會。

當年義父,還曾試圖用大價錢要買對方的工藝,可都被對方拒絕了。

最後隻能訂購幾台脫麵機,試圖請本地工匠複製,但效果並不好。

因為劉貴是跟郡守府做買賣,這買賣要是存在紕漏,可不是簡單賠銀子那麼簡單,後果可能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她不由得謹慎道:“據我所知,丹陽城的工匠對脫棉機製造不得其法,貴哥,你又從那裏學來的技術?而且可以製作的比別人更好?”

這個問題,不用劉貴回答。

呂青鬆就笑道:“唐姑娘還不知道啊,你們家劉公子改進的脫棉機器已經超出了普通範疇。”

“就單憑這手技術,也足以恢複你們劉家往日榮光了!”

劉貴則打了一個馬虎眼,順坡下驢,“從小就跟在父母左右,耳熏目染,自然而然就做出來了,非要說個理由,那隻能說是天賦吧。”

“天賦?”

唐婧雪將信將疑。

但呂青鬆都對劉貴改進的脫棉機高度肯定,那想必就是如此。

劉貴岔開話題,繼續道:“我會將脫棉機器的改進圖紙繪製出來,然後交給丹陽城的工匠,讓他們日夜趕工。”

劉貴話一出口。

呂青鬆跟唐婧雪頓時震驚了。

要知道,擁有這項獨門技術,就算不做布匹買賣。

哪怕隻是幫別人改造更加優良的機器,也可以賺的盆滿缽滿。

甚至,可以將周邊幾個郡城的買賣給壟斷了。

就算劉貴依舊幹他父母的營生,也可以在同行業內占據絕對優勢。

這要是換一個人,悶聲發大財都來不及,他居然毫不吝嗇的願意分享出去?

呂青鬆不由開口道:“劉公子,你這獨門技術攥在手心裏那都是真金白銀,若分享出去,可就失去優勢了啊!”

“是啊!這可是我們劉氏布行起來的機會!”唐婧雪也附合道。

劉貴卻擺擺手,笑吟吟道:“捏在手裏固然可以利益最大化,但未免太小家子氣。”

“社會要發展,各行各業生產力提高都是最基礎的條件,我將技術分享出去,可以讓咱們大周紡織業發生改天換地的變化。”

“也能側麵拉動老百姓的就業率,讓他們賺更多錢,日子過得更好。”

“老百姓手裏有錢了,咱們郡城自然而然也就富裕了,郡守的政績就跟著漂亮。”

“有這種讓大家都好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他嘴上說的慷慨陳詞。

但其實,心中完全沒將這個技術放在眼裏。

劉貴覺得分享出去落個好名聲的同時,加深自己在陳天心中的印象罷了。

所謂商靠官。

官員對商人有好印象,那以後幹別的也自然而然就有了便利之處。

他知道,改進脫棉機和紡織機不過是冰山一角。

等自己日後發展起來,還會改變更多東西。

“劉公子的胸襟,讓呂某不禁佩服。”

呂青鬆站起身,行君子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是所有人都能如公子這般,何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我大周不能越來越強盛!”

唐婧雪也不禁用崇拜的眼神望著劉貴,沒想到貴哥如此胸襟開闊。

她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自豪感!

劉貴連忙還禮,神色淡然道;“這是我應該做的,呂師爺不必如此。”

呂青鬆開懷大笑,“劉公子不禁胸襟開闊,為人更是謙虛,如此的話,剩下就是人力問題,需不需要郡守府幫你張貼告示,招攬工人?”

郡守府肯出麵,自然能夠吸引更多人來,這也是回報劉貴慷慨的一點小意思。

劉貴婉拒道:“呂師爺的好意心領了,我已經有了想法,隻需要將城內工匠聚集過來即可。”

工人問題,劉貴壓根兒就沒打算在城內招工。

城外流民很多,工錢可比城內人便宜的多,何必要在城內折騰呢?

反正就是能省則省,再無私,做買賣還是要以賺錢為重!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