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一早,禦書房之中。
“臣張亢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亢捂著腰子,行了一禮。
“昨日的差事完成的不錯,朕要重重賞你。”
趙禎容光煥發的坐在書案之後,翻著奏折:“既然太監總管已死,這個空缺就由你填上吧!從今往後,負責伴朕左右。沒朕吩咐,不得離開。”
給趙禎當貼身太監?
聽著好聽,實際上不還是對自己不放心,想將自己放在眼皮子底下,時刻監視?
“臣張亢,謝主隆恩。”
張亢深吸一口氣,躬身朝趙禎行了一禮,心中不住揣摩。
“小命保住了,不過隻是暫時保住了。怕是隻要讓趙禎覺得我對她產生半點威脅,馬上就會砍了我的狗頭。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啊。”
“嗯。”
趙禎不動聲色的輕輕點了下頭:“伺候朕上朝吧。”
大乾,山河殿!
伴隨著群臣山呼萬歲,張亢扶著趙禎緩緩走上龍椅。張亢站在龍椅一側,朝文武百官手一揮:“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這是哪兒冒出來的小太監?之前的太監總管呢?”
“不清楚。難道是事情發了,落到了皇帝手裏?”
看著張亢,群臣一陣窸窸窣窣的議論,排在第一位的丞相蘇天成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的盯著趙禎:“臣鬥膽請問陛下,之前的太監總管,哪裏去了?”
“哦,蘇愛卿有所不知。那老東西對朕圖謀不軌,意圖行刺。幸虧被剛入宮的小張子發現,已經被護衛格殺了。朕念小張子護駕有功,就提拔了他做這太監總管。”
趙禎侃侃而談:“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之前的太監總管行刺失敗被格殺了?”
“絕無這種可能......定是趙禎想扶這小子上位,因此痛下殺手!”
蘇天成身後,一眾丞相一派的文武死死盯著張亢,巴不得能用眼神直接將張亢殺了。
老太監可是他們在宮中的一大眼線,眼下莫名其妙被張亢代替,丞相一派自然不滿。
“怪不得讓我當這個太監總管呢。”
看著麵色不善的文武百官,張亢也不由得在心中苦笑了一聲:“明麵上賞了我,其實暗地裏監視我,還讓我徹底站到了丞相派的對立麵!這個趙禎,好毒的手腕!”
可眼下,除了抱緊趙禎這條玉腿,張亢也別無其他出路。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兵部尚書黃利上前兩步,一臉痛心疾首:“前線八百裏加急,匈奴人十萬騎兵入犯我玉門關!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死傷慘重,望陛下早發援兵,解生靈倒懸之急!”
“援兵援兵,又要援兵。京中到底還有多少兵,黃愛卿應該比朕更清楚才對!”
趙禎一拍扶手:“北線要兵,南線也要兵。朕哪兒來那麼多將士跟糧草?”
“啟稟陛下,不隻是糧草。戶部近年來早已是拙荊見肘,此番戰端又開,實在是拿不出一點銀子來了!”
戶部尚書王光祖跟著上前一步,開始大聲哭窮,跟兵部尚書配合的無懈可擊。
“兵部就會要兵,戶部隻會哭窮!滿朝文武,就無一人,能獻策於朕嗎?”
趙禎一拍扶手,話音未落,蘇天成已經拱了拱手:“臣有一計!”
“眼下玉門關危急,為今之計,隻有派禁軍騎兵營,用宮中內庫補貼騎兵營軍餉糧草,派騎兵營出關退敵!”
“這個蘇天成,是要扒趙禎的皮啊。”
張亢站在一旁,嘖嘖稱奇。
趙禎雖是皇帝,可手中能打的牌本就不多。若再被調走騎兵營,無異於元氣大傷。內庫一空,誰還能忠心耿耿的為她賣命?隻怕從今往後,會再無半點反抗跟製衡丞相一派的能力!
“這?”
趙禎眉頭頓時緊鎖!
她心中,太清楚蘇天成的那點小九九了!
可除此之外,她又想不出別的更好的辦法!
“陛下,若匈奴破關而入,玉門關內外百姓將盡喪於敵手,淪為奴隸!臣代玉門關百姓,跪求陛下,發兵救關!”
兵部尚書帶頭一個滑跪,滿臉情真意切,愛民如子。
“黃愛卿!”
趙禎眉頭一皺,剛要嗬斥,隻見戶部尚書王光祖跟著下跪,邊下跪邊哭邊用膝蓋朝龍椅走路:“陛下!玉門關,不可丟!若丟失玉門關,使我大乾國土淪喪於匈奴,我等有何顏麵見先帝呀!陛下!”
“求陛下發兵救關,解救百姓倒懸之急!”
山河殿上,文武百官稀稀拉拉跪倒了一大片。
這跟逼宮有什麼區別?
“陛下!陛下留著這騎兵營,無非就是陪陛下外出打獵,遊玩!陛下內庫之中的金銀,留著無非就是修建宮殿,添置奇珍!”
蘇天成大義淩然的盯著趙禎:“臣鬥膽請陛下以百姓為主,以大乾江山為主!拿出這騎兵營跟內庫積蓄,發兵救關!”
“你!你們!”
趙禎眼睛瞪的渾.圓,蘇天成最後的這些話,無疑是直接將她綁在了火上烤!
若是自己不同意,馬上就會變成蘇天成口中,隻知道遊玩,享樂的昏君!
“為了百姓,為了我大乾江山!臣等今日冒死進諫,求陛下發兵救關!若是陛下一日不答應,我等就一日不起來!若是陛下一直不答應,我等就跪到死為止!”
蘇天成嘴角微微上揚,拱手道。
“蘇愛卿!諸位愛卿,你們這又是何苦?朕並非不愛惜百姓之人,諸位何必苦苦逼迫到這種地步?”
趙禎眉頭緊鎖,大腦飛速轉動,不住的思索著對策。
若是點頭答應, 名聲是保住了,可會失去騎兵營跟內庫錢財,怕是從今往後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可若是不答應?
別說這群文武不會善罷甘休,若是傳出去,不是讓自己變成了蘇天成口中的暴君,讓皇家顏麵掃地?
“一定還有什麼辦法......”
細汗冒出,趙禎的手指不自覺的不停敲打著扶手。
“陛下,臣有一計。不費陛下一兵一卒,也不用國庫一分一毫,便能退敵於千裏之外,救援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