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小屁孩的戰鬥力也有待商榷,隻是好歹比她一個人強。
就這樣靠著冰棍和雪糕的大餅,張小草忽悠了一批童工,背著筐挎著籃拎著小鋤頭打拚事業去了。
這些孩子也跟家裏大人說了,大人們並沒有當回事,一天累得要死,哪有精力操心孩子的事,隻要活蹦亂跳地回來吃飯就行了,不但如此還都會吼一嗓子。
“別光顧玩,看好驢!”
所有孩子都是帶著任務工作的,張小草不禁很是同情,可憐的娃們!
別看這麼想,可使喚起來可半點可憐都沒有。
“你今天要撿兩筐蘑菇!”
“你,要挖一簍子野菜!”
“你要去遠一點去挖黃芪!”
“中途退出就沒冰棍吃了,更不要說雪糕了。”
“中途不好好幹的,冰棍隻能吃一根。”
“中途搗亂的,一根冰棍都沒得吃!”
......
整個一個周扒皮!
很快,因為張小草周扒皮的緣故,有的家長找上門來。
“小草媽啊!”
鄉下稱呼對方父母,除了叫什麼大嫂子嬸子大叔大伯啥的,大都稱對方孩子名字他媽。
“你家小草可真行!把我們家孩子使喚的都尿炕了!”前街老呂家的媽媽語氣不善。
她和西院老呂家是一呂,還是親妯娌,個高,壯實,姓啥不知道,人們都稱其為栓柱他媽。栓柱就是她的大兒子。
因為人有點軸,背後人送外號“軸滾子”,還是很形象的。
沒等老媽說話,張小草從屋裏跑出來道。
“我咋使喚你家孩子了?挖出的野菜我留下一棵了嗎?”
叫孩子們挖野菜就是防這個,多少也得叫孩子們拿回去些東西,不然也說不過去。
再說野菜在鄉下曬幹了也沒人買,她才不要呢。
栓柱他媽卻沒唬住。
“那幾棵野菜算啥,你叫我們家孩子給你挖黃芪撿蘑菇咋沒看見呢!”
張小草哼了一聲。
“挖黃芪撿蘑菇是他們自願給我的,不是我勉強的,你不信回去問你家孩子去!還有啊,回去告訴你家孩子,以後他們就算給我我也不要了!”
“死丫頭,咋回事啊!”終於插上嘴的張媽媽忙道。
“沒咋回事,是她家孩子說話不算數,不和他們玩了!”
栓柱他媽不樂意了,轉頭跟張媽媽告狀。
“你可不知道啊,你家小草叫我們家孩子,還有其他孩子,給她挖黃芪撿蘑菇!”
“我說了他們是自願的!”
“你咋不說你答應給他們買冰棍呢?”栓柱他媽沒好氣地道,接著對張媽媽道,“你家小丫頭也太精了,幾根冰棍值幾個錢,那蘑菇和黃芪值多少!”
張媽媽聞言作勢過來打張小草。
張小草想著上次老媽化解西院呂媽媽的事,就沒躲,叫老媽打了幾巴掌。
張媽媽邊打邊罵。
“這死丫頭也不知道抽哪門子風,不好好的玩,就整幺蛾子!栓柱他媽啊,真是對不住了,我回頭好好收拾她!”
張小草忙道。
“我接受收拾,但是蘑菇和黃芪是我的,誰也不許拿走!”
栓柱他媽黑著的臉抽了幾抽。
“你家這小丫頭可真行!”
張媽媽氣的又抬腳去踹。
“這死丫頭被她爺爺奶奶慣得不成樣子了,她爸又不在家......”
不用說,又拿出了上次那一套,不過,這次不管用了,栓柱他媽還是吵吵著她家孩子給張小草挖了好多黃芪撿了好多蘑菇,那意思很明顯,要分一些。
氣的張小草道。
“你家孩子多大啊,他們能撿多少蘑菇挖多少黃芪?那是我們大家一起的勞動成果,你那麼大人了,和我們孩子分東西你也好意思?”
栓柱他媽頓時黑了臉,剛要發作,張媽媽嗷嘮一嗓子。
“死丫頭,你給我回屋待著去!”
然後拉著栓柱他媽的手一通說落張小草。
張小草也不吭聲,就站在那沉著臉看著,她倒要聽聽這個女人想咋樣!
最終栓柱他媽沒好意思說出要分錢的話,卻也拿了四個雞蛋走了。
人一走,張媽媽就對張小草冷笑道。
“死丫頭,你就知道給我惹事!”
“他們是自願的。”張小草忙分辨道,“我沒有逼他們!”
“自願的人家大人咋找來了?”
“我哪知道,明天我就不帶他們了!”
“再有人來你自己解決。”
“媽......”
“別媽媽的,買的錢也不給我,我憑什麼給你管!”
哇,原來這才是重點!
張小草幽怨地看著老媽。
“媽,這點錢你也看在眼裏?”
“你一個小孩子要錢幹啥!”
“不幹啥我也要自己留著!”
“行,那再有人找我就踢死你!還有,四個雞蛋錢你得給我!”張媽媽說完走了。
張小草忍不住道。
“我上次還給你買褲衩了呢!”
“那是你願意的,我又沒給你要!”老媽的話從屋裏飆出來。
張小草哼了一聲,不滿地道。
“那雞還是我喂的呢!”心裏想著,這樣下去可不行,隊伍就不好帶了啊。
不行,得把獎勵拿出來了。
村頭有家姓李,是開小賣鋪的,利用門房,買些劣質的煙酒茶糖文具啥的。
質量好的村人也買不起,所以都是劣質的,不過也能賺個仨瓜倆棗的。
他們家有個冰櫃,男主人說是在市裏撿來的,可村人卻說是偷來的。
張小草猜測應該是撿來的,隻是鄉下人覺得電器這樣好東西不可能有人丟出來,就說人家偷的,估計是嫉妒。
李家的冰櫃就放在小賣鋪裏當擺設,沒用,因為費電,每當來買東西的人,不管看店的李家大人還是孩子都會說一句。
“看,這是我家的冰櫃!”
語氣充滿了優越感和驕傲感,特別是孩子,往往還會加上一句:你們家都沒有!
這話說的沒錯,整個村子隻有李家這一個冰櫃。
上輩子張小草姐弟們可沒少羨慕了李家的冰櫃,雖然都不知道幹啥用的。
想起來都好笑的很。
李家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孩,和張小草差不多,小的和大寶差不多,他們並不經常在一起玩,不過也算熟悉。
“大丫姐姐!”
求人辦事嘴巴得甜點,不管年紀大小,都該叫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