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在自在宮百無聊賴,居然養了幾隻仙鶴,每日每天親自喂食。
突然有一人,穿著五色的珠衣,頭上戴香草冠,來至自在宮。
“是何道人,來我寶地。”祝融此刻已被周山安排,當了守山之巫。
那道人笑道:“口含靈寶攜日月,勾陳太乙數我尊,三皇五帝未得道,吾已為尊掌天門。”
祝融看著道人口氣特別大,心中早已不悅,提劍就打。
那道人也不祭出法寶,但也不管祝融如何相打,卻化作了九個道人,具是穿著五色的珠衣,頭上戴香草冠,都是一般模樣。
“道友,你本命為火,如此剛直。”
祝融火冒三丈,本命真火晃動,耳穿火蛇嘶嘶作響,可是左劈右砍,始終無法得手。
“住手!”
周山淩空而立,“此不是待客之禮。”
周山雖然不知道此人是誰,但還是想知道此人來此的目的。
那道人稽首道:“掌教聖人。”
周山也不還禮,“你從何而來?來我自在宮何幹?”
那道人言道:“我乃勾陳天皇大帝,途經貴處準備討些茶飯用。”
周山笑道:“那昊天上帝正在天空之中煩惱。想要開封神之戰,取諸位仙家為神,而勾陳大帝卻在人間遊玩,這是在讓我不太相信呀!”
勾陳大帝攤開雙手笑道:“我乃一閑雲散鶴而已,昊天上帝乃是鴻鈞老祖法旨欽封,怎敢與他相提並論。”
周山將勾陳大帝引入洞府,命共工取泉水以煮茶相待。
周山心裏想著,這勾陳大帝此時過來肯定是因為對封神之事不滿,所以他就開門見山說道:“勾陳,你來此處,是否為了封神之事?”
勾陳大帝見周山直呼他為勾陳,也不氣憤,乃如實說話。
“我掌昊天上帝武事,乃是天下全妖之帝。可妖怪之類不尊王化,隻認女媧。我想你與女媧有仇,故來一同商議。”
原來是這個樣子的,不過周山心裏還是對勾陳大帝不是很信任,開口說道:“我乃掌教教主,不曾參與爾等爭端,何故來此求我?”
勾陳大帝笑道:“聖人不說,我且不知。聖人感闡教之無恥,乃助截教。何說不參爭端。”
周山苦笑,“但不知你的心思。”
勾陳大帝抿了一口茶,說道:“隻要聖人能夠幫我完成一統妖界的目的。我就可以幫助聖人擾亂封神榜。”
周山一聽,點頭答應。
兩個人品茶良久,隻見周山養的一隻仙鶴,騰空而起,扇翅而飛,飛到半空中之後,突然全開翅膀。
一道霞光照進了他的腹部,他對天叫了三聲,居然化作了人形。
“恭喜掌教大老爺!這個仙鶴由於掌教大老爺的悉心喂養。今天終於幻化人形,也算是福報所致。”
那小孩光著身子,跑到周山麵前。
周山苦笑不得,用手一指,那孩童變做一年青之人,“我既然喂養你長大,我便是你的父,以後你就叫仙鶴童子。跟在我的身邊一起參悟大道吧!”
仙鶴童子點頭,但似乎不能說話。
勾陳大帝笑道:“此子乃是仙鶴所化,不會說人話。”
隨後,勾陳大帝從自己的袖口之中拿出來了一把玉如意,用玉如意在仙鶴童子頭上一點,那仙鶴童子方才能夠說話。
“參見父上大人。”
那仙鶴童子磕頭,勾陳大帝又笑道:“恭喜聖人,喜得一子,不過為何不為他取一個人間名字?”
周山左思右想,“勾陳,可為我的兒子取名諱。”
勾陳大帝想了半天,“此子乃是仙鶴所變。受天地之靈氣,享日月之精華,又得聖人垂憐。便取一個憐字。”
那周憐得了名字,喜笑顏開,撲騰著雙手化翅,向天空飛去,盤旋三周方才會轉。
“闡教有雷震子,我天教有仙鶴童子,定能夠讓他們有來無回。”
剛提到截教,周山才突然想到人間的封神之戰還在繼續。
隨即問共工道:“如今商周之爭已到何等地步?”
共工言道:“那聞太師命張桂芳率領精兵強將攻打西岐,西岐已岌岌可危。”
周山搖頭,“那張桂芳善用妖術,但是根基較淺,又怎麼能夠打敗了一些老謀深算的闡教之輩?”
共工點頭,“父神之意,乃是要我相助於他。”
周山言道:“不錯,我正是此意,但你此去需要等到有一三頭六臂的神將與張桂芳鏖戰,你便用落寶金錢將其武器落掉。”
共工領命而去,隻見勾陳大帝言道:“既然如此,我便不好再次打擾聖人。希望聖人能夠幫助於我。”
勾陳大帝稽首而走。
暫且不說勾陳大帝如何如何,且說那張桂芳連連打的勝仗,興高采烈準備趁勝追擊,領著十萬大軍逐漸靠近西岐。
可沒料到的是,薑子牙不知從哪裏請來一個神將,此人看上去年紀不是很大,但足下踏著風火輪,手上拿著兩杆槍,威風凜凜。
張桂芳心中不免遲疑,但又聽得他人說道,此人乃是陳塘關李靖之子哪吒。
因此心中也有了勝算。在萬馬叢中大喊哪吒三聲。
那哪吒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受到妖術的影響,腳踏風火輪立於空中,舉槍就來相殺。
哪吒一乾坤圈,將張桂芳雙臂打得筋斷骨折,疼痛難忍,落下馬來。
哪吒趁勝追擊,準備將張桂芳殺於馬下。不曾想到,天空之上突然傳來一陣殺音。
混沌燥熱之氣立馬罩了整個戰場,隻見一個黑影在天空之上叫道。
“此時不落,更待何時?”
哪吒突然覺得自己手中武器不穩,那雙槍都飛向了天空,混天綾乾坤圈風火輪也紛紛掉落,失了法力。
張桂芳看到機會,便叫左右兩將同時出陣,將哪吒刺死在馬下。
薑子牙在陣前,大呼不好,急忙將大軍齊出。將哪吒屍首奪回,抬回寶賬之中。
“那道人到底是什麼來曆?”所有人都搖頭不語,並不認識那收寶之人。
“看來我隻能去往那昆侖山玉虛宮見掌教大真人為好。”
於是沐浴更衣,前往昆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