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
鹹陽。
鹹陽宮。
回到鹹陽後,嬴政立即就召開了關於伐韓大朝會。
鹹陽百官皆參與。
“孤決定了!”
“東出崤山,今年伐韓,務必要讓這天下結束紛爭之世......”
東出六國,是大秦曆代秦王的畢生之願,自羋太後發展秦國以來,後代的數位秦王,都終生以覆滅六國為己任,然而,天下之事紛繁複雜。
一旦秦國要東出,六國就合縱,來對抗秦國。
導致秦王數代秦王遺憾而死。
嬴政可不想做這樣的一個遺憾者。
所以自從親政後,嬴政就一直在琢磨東出六國之事,昨年秦國與韓國大戰,得了韓國的南陽,算是大勝,至此,秦國勢力也是終於來到了中原。
但嬴政不滿於此。
尤其是從石門山上下來後,嬴政就更堅定了要東出。
於是在這時,在嬴政的拍板下,秦國伐韓之戰,便就這樣被拉上了序幕,此一戰不似之前,這一戰務必是要一戰功成,徹底消滅韓國。
“也不知道翰兒現在學的怎樣了!”
“若是翰兒再大一點,孤倒是可以帶上他,帶他去軍陣之中,見見血氣,開開膽量......”
“翰兒哪哪都是好,就是太過謹慎,太過小心,太過敏感了......”
唉......
朝堂上。
當百官離去。
嬴政隱約是覺得。
石門山上趙翰的那一席話將為真。
韓國今年可滅,六國十年可滅,天下一統指日可待,大秦帝國終將一掃六合,統一天下,蕩清寰宇,結束這天下數百年的亂世。
......
與此同時。
石門山上。
揮動著斧子,按照蒙恬所教的辦法。
一斧又一斧下去,趙翰的肌肉果真得到了訓練,雖然酸痛,但在酸痛之餘,趙翰也是清晰的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素質正在緩慢提升。
“我說的不錯吧......”
“要學武功,肯定要打基礎!”
“你雖然身體素質不錯,但這些年待在山上,吃喝沒跟上,導致你光有其身,而無其力,跟著我學武,後麵你可得吃苦了......”
其實,望著這砍樹孜孜不倦的趙翰。
蒙恬是非常滿意的。
不過這個滿意,蒙恬並未說出來,因為,自古嚴師出高徒,趙翰雖然努力,但他今年已經七歲,別的孩子三歲學武,趙翰其實在起跑線上就弱了別人一等。
趙翰要想學萬人敵!
這必須得付出比一般人百倍千倍的努力!
顯然,身為嬴政的長子,趙翰是有這個毅力的,山林裏,砍了一會兒樹就停下來的蒙恬李斯見著,他們倆也都覺得趙翰定將是人中之龍。
畢竟,這麼努力的一個孩子。
就算智商如牛馬,未來一定會有一番成就。
而躺在地上,望著山林裏孜孜不倦砍著樹的趙翰,李斯從懷裏掏出一壺清酒,此刻也是來到了蒙恬的身邊,一口大飲後,將酒遞給了蒙恬。
“蒙大人呀,咱倆有這樣的一位學生,未來咱們怕是要青史留名了喲......”
李斯之前接到的命令是上石門山來,教導一個孩子,至於這個孩子到底是什麼身份?嬴政也沒有告訴,雖說李斯在這些日子裏,也大概揣摩出了趙翰的身份。
但李斯不敢確定。
於是這一壺酒遞給蒙恬,李斯也是吹起了耳旁風。
“這是當然!”
“不說翰兒的身份,就說翰兒製作出來的這紙張和毛筆,以及之前的那四句言誌之語,還有對六國的那一番評論,翰兒就足以千古流芳,青史留名......”
蒙恬的話露出了一個漏洞。
讓老狐狸李斯抓住了,連忙問,“翰兒的優秀,咱倆都看在眼裏,隻是蒙大人你說除了翰兒的身份,難不成,翰兒不是一個普通的孩童,不是被大王偶然發現了一位天才,而另有其他身份!?”
“當然......”李斯的話傳來,一時間,蒙恬想也沒想就回答了。
不過,當又一想到嬴政要求自己不得向任何人透露趙翰身份的命令後,蒙恬立馬就改了說法,對著李斯道,“哪裏哪裏......”
“翰兒天生聰慧,是人中龍鳳,我和陛下隻是掃墓祭祀偶然遇見而已,翰兒根本沒啥身份的......”
蒙恬這話,李斯當然不信!
“可為什麼,陛下在昨日離開石門山後,就命蒙毅將周圍數百名村民給抓了,並連夜活埋在了石門山上,這裏麵沒有緣由,下官可不信!”
見李斯的猜測越來越接近事實真相。
蒙恬直接閉口不答了。
因為蒙恬可怕被嬴政責罰,這萬一有歹人算計於趙翰,蒙恬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然而蒙恬不答。
聰明的李斯在此刻則確認了趙翰的身份。
“看來,翰兒果然是大王的子嗣,並且,這還有可能是大王的長子,畢竟扶蘇公子現在才六歲出頭,而翰兒已經七歲了......”
“讓我來猜猜,猜猜翰兒究竟是哪位娘娘的孩子呢!?”
李斯笑著,言語間就即將接近謎底,然而,正當蒙恬即將藏不住趙翰的身份,趙翰的秦王長子身份即將暴露時,石門山上卻突然是多了許多的秦軍守衛。
並不一會兒。
就將整片石門山給層層包圍了。
這讓李斯和蒙恬都有些懵。
因為,石門山可是嬴政布下了重兵層層防禦的地方,還曾經有命令,說不許任何陌生人接近,可這些秦兵哪來的命令上山?
疑惑間。
李斯和蒙恬起身。
向秦兵坦露身份後。
就回到了趙翰的小院。
結果,此處更是被秦軍層層包圍,李斯和蒙恬走近了,這才發現前方有幾座尊貴的車架,而這車架,乃大秦除了秦王之外,最尊貴的。
這讓李斯和蒙恬更加疑惑了。
待李斯蒙恬坦明身份,進入士兵從中。
回到趙翰的茅草院,望見茅草院正中央桌子上坐著的那一婦人,李斯則瞬間懵了,因為這婦人的背影李斯非常熟悉,是她燒成灰的李斯也認識的那種。
~雍城行宮之主,當代秦王的生母趙太後。
“娘娘,您怎麼在這!?”走上前去,望著這本該被禁閉一生的婦人,李斯先做了一揖,隨後道。
而當婦人轉回過頭,望著李斯,卻也宛然一笑,“李大人,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