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寅略一挑眉道:“可是呂布反了董卓?”
荀彧聞言,愕然不已,許久後他才緩過神來,感慨不已:“趙將軍料事如神,竟致如此!”
“不錯,正依將軍所言,呂布受一舞女貂蟬離間,與董卓兵戈相向,最後伺機將董卓斬首!”
趙寅聞言,唏噓不已。
史書上,貂蟬的記載語焉不詳,許多人懷疑曆史上根本沒有貂蟬此人。
趙寅此時聽到真實答案,難免有所感慨。
“董卓死後,其手下的賈詡、郭汜帶著兵馬趕到,攻打呂布。呂布固然武力無雙,但畢竟兵力有限,難以抵擋,帶著數千心腹並州狼騎逃出長安,轉投袁術麾下。”
荀彧將得來的情報緩緩道出。
趙寅單手撐頷,緩緩點頭。
這一切都與後世曆史記載沒有出入。
“趙將軍,此時董賊已誅,天下固然除卻一害,可也有不少諸侯虎視眈眈......”荀彧臉上表情淡然:“如今局勢,趙將軍有何看法?”
說罷,荀彧一雙深沉似海的眼神掃向趙寅,隱隱有期待流出。
趙寅沉吟片刻,緩緩道:“如今天下動蕩,漢室衰微,朝綱霍亂,諸侯並起已是不可逆之勢。”
“但若要說逐鹿中原,還為時尚早。依我之見,宜繼續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是也!”
荀彧情不自禁地撫掌讚道,他出身不俗,自有聰慧,對於天下大勢自有一番見解,往往別人看一步兩步,而他卻能看到七步、八步!
也正是因為這份高瞻遠矚,荀彧才認定袁紹麾下不是久居之地,早早脫身離開。
而趙寅所說,正是荀彧心中所思所想。
如今曹操勢力衰微,遠遠還未到出兵之時。
“某自幼聰慧,眼光獨到。與俗人交談,往往談不至一處,不料今日得遇知音,實乃萬幸!”
荀彧臉上浮現出一絲激動之情,同時對趙寅更加敬佩。
要知道他荀彧可是一個純粹的謀士,看清時局,把握大勢無可厚非。
而趙寅不但武力過人,可比呂布,更兼智計無雙,算無遺策,荀彧焉能不服?
有此人輔佐曹公,天下不日可定!
荀彧心中如是想到。
......
入夜,青州太尉府,曹操府邸。
大廳中燈火通明,趙寅等人各自盤坐於一張案桌前。
此時案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酒佳肴,令人食指大動。
曹操坐於大廳正首,舉杯慶賀道。
“董賊已死,可喜可賀!曹某先幹未盡!”
“董賊已死,可喜可賀!”
大廳內眾人紛紛舉杯慶賀。
放下酒杯後,曹操看向身側的趙寅,高興道。
“兄弟,這一月來,多虧有你操練虎豹軍,軍中氣象一改頹靡,銳不可當!”
趙寅撕下一隻羊腿,邊啃邊說道:“此乃某將職責。”
此時大廳內坐著許多新鮮麵孔。
曹操一一向眾人介紹。
除了趙寅已經見過的荀彧,還有他的侄子荀攸。
還有不少後世出名的武將謀士的名字出現。
例如郭嘉、程昱、典韋、滿寵、於禁、呂虔等人。
這些人都是曹操來到青州後,廣招賢士後吸納的。
可以說,此時的曹操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已經初具鋒芒,假以時日定能衝天而起。
大廳內熱鬧的氣氛維持許久,郭嘉、荀攸等謀士也紛紛來到趙寅身前敬酒。
經過荀彧吹捧,趙寅在這些謀士心中已經占據了十足地位,可謂是智慧的化身。
而典韋、於禁等武將得知趙寅武力可比呂布,紛紛興奮不已,上前約戰切磋。
趙寅一口羊肉就著美酒,瀟灑道:“切磋武藝,小意思。明日演武場上見!”
“趙將軍夠爽快,某佩服!”典韋等人見趙寅如此爽快,對他好感直線上升。
一時間,趙寅就和這些曆史上的名臣武將打成了一片,交談不已。
一個時辰後,酒過三巡,正當宴席即將結束之時,一位士卒走入廳內,半跪在曹操身前,呈上一份文書。
“報!曹太尉命人送來加急文書!”
曹太尉是曹操的父親曹嵩。
此人門蔭入仕,曆任司隸校尉、鴻臚卿、大司農,位列九卿,位高權重。
聽到是父親送來的加急文書,曹操一身酒意醒了大半,慌忙拆開文書查看起來。
大廳內眾人見狀,紛紛安靜下來,等待後續。
而趙寅臉上則露出遲疑神情,喃喃自語。
“算算時間,好像是快到曹太尉出事的時間了......”
半晌後,曹操放下文書,仰天大笑。
“虛驚一場,原來是吾父得知吾有稱雄之心,已變賣家當,帶著一家老小趕來與我團聚!”
“好事!主公能得太尉支持,雄踞天下,更進一步!”
大廳眾人聞言,紛紛稱頌不已。
隻有趙寅心中咯噔一下。
壞了,果然要壞事!
“主公,此時萬萬不妥,應火速命人去迎接曹太尉,否則曹太尉一家老小將有殺身之禍!”
趙寅顧不得其他,出列沉聲道。
大廳內頓時陷入死寂,沒有人知道趙寅為什麼這麼說。
哪怕是向來自詡智計超然的荀彧、郭嘉等人也是深深皺眉,暗自猜測趙寅話裏意味。
有了先前經曆的種種,曹操對趙寅已經十分信任,此時聽到趙寅出言不遜,仍然沒有生氣,而是耐下性子問道。
“兄弟何出此言?”
趙寅神情嚴肅,道:“曹太尉信中可是說要借道徐州,趕赴琅琊青州?”
曹操點頭道:“不錯。徐州太守陶謙,為人溫厚純篤,近來頻頻派使者來信,說要投入我麾下,有此人坐鎮,我父何來殺身之禍?”
“陶謙此人確實不會危害曹太尉,但其手下之人則未必......”
趙寅目光閃爍,緩緩道。
此言一出,荀彧、郭嘉紛紛變色,一個可怕的想法浮現在腦海中。
“兄弟,你的意思是......陶謙不會為難我父,但他手下人會?”
曹操呐呐道。
“正是!”趙寅仔細回憶腦海中的記憶,緩緩道:“陶謙手下有一都尉名叫張闓,此人乃黃巾餘黨,因不敵陶公而勉強降順,表麵忠心耿耿,實則包藏禍心!”
“如今曹太尉攜一家老小,身居財寶輜重,此人利欲熏心,必反陶謙,禍害曹太尉!”
安靜的大廳回蕩著趙寅擲地有聲的話語。
許久後,曹操臉上露出一絲遲疑。
“兄弟,你此言未免太過驚世駭俗,吾實在不好相信。再說,徐州乃陶謙地界,吾若出兵,難免惹得陶公不滿,那時才是鑄成大錯......此事還是暫且作罷吧。”
趙寅聞言,深深長歎一聲。
沒辦法。
這種未卜先知的事,無論誰聽了都不會相信的,就算相信,也很難擺出大陣仗去應對。
哪怕趙寅自己,要不是從後世穿越而來,也不會輕信這種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