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滿朝文武總算知道了皇帝的意圖,原來是借此事敲打眾臣,文臣武臣不可相互煎迫過甚。
眾臣全都跪了,齊聲道:“謹記官家教誨!”
皇帝滿意了,看向喬南嶽的眼神愈發柔和,耿直,容易控製,又能順著自己的意思,戰功也有,仗也算能打。
而且,女兒是他的軟肋。
“喬卿家,此番風波皆因你女兒受辱而起,朕自當體恤,這樣吧,讓內府撥些衣帛綢緞,以示安撫。”
喬南嶽拜倒:“臣,替小女叩謝聖恩!”
......
自上次以後,顧氏便把監督喬明允學業的任務交給喬清鳶,孫姨娘巴不得這姐弟兩打起來,便也欣然同意了。
書房裏,喬明允整抱著書本神遊天外,突然“啪”地一聲,藤條落在了他麵前的書案上。
喬明允嚇得一哆嗦,立時回了魂。
“姐,這都一個時辰了,能讓我休息會嗎?”
喬清鳶斜他一眼:“說了兩個時辰,一刻也不許偷懶,否則,家法伺候。”
見說不通,喬明允在心裏咒罵了幾遍,繼續抄書。
大姐不知道怎地,突然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就連父親也對她言聽計從。哼,等學好了武功,一定要把場子找回來!
喬清鳶自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繼續把心思放到最新的邸報上,尤其是各地民變、反軍的相關消息,她格外關注。
大周建陵城富庶繁華,卻是烈火烹油,死水之上的浮華,在京畿之外,各地早已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北方邊地更有強敵在側,隨時準備從大周身上咬塊肉下來。
這便是當初陳晟振臂一呼,儋州百姓雲集響應的根源所在!
各地官員報喜不報憂,邸報上的消息大多輕描淡寫,極力粉飾,但是喬清鳶經曆過天下板蕩,自然能從中讀出不同尋常的信息。
留給自己,留給大周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但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還沒意識到危機的來臨。
正當喬清鳶憂心忡忡的時候,秀秀突然在外麵喊道:
“姑娘、姑娘,你快出來看,官家賜下了不少好東西,都是給你的!”
喬明允聽說有熱鬧可以湊,丟下筆正要起身,結果是賞賜喬清鳶的,翻了個白眼又坐下了。
喬清鳶晃了晃手中的藤條,重複了一句“兩個時辰”,然後出了書房。
官家賞賜自己,說明之前定下的計策起了效果,皇位上的那個老東西已經注意到了爹爹。
前世爹爹巴結文官,結果不但熱臉貼了冷屁股,而且連武臣也不待見他。其實真正想在朝堂上立足,靠得還得是官家的聖寵。
所以不管喬清鳶願不願意,都必須幫助喬南嶽獲得官家的賞識,之後的計劃好展開。
秀秀一直嘰嘰喳喳。
“姑娘、姑娘,宮裏的緞子可好看了,讓人給你新裁幾身衣裳吧!”
喬清鳶在她腦門上拍了一把。
“別高興得太早,尤其是見宮女內侍的時候,別忘了官家是因為什麼原因派人來安撫咱們家的。”
“哎呀,對對對,姑娘的清白名聲被毀了,不能這麼高興......啊,這麼一說,又高興不起來啊,姑娘往後你是不是說不到好親事了,嗚嗚嗚......”
喬清鳶哭笑不得,這丫頭啊,還是一點沒有變啊。